第72章 城門失守
- 大明:我是朱祁鎮,開局土木堡
- 雨對云
- 2300字
- 2025-06-26 18:09:00
“殺!殺!殺!殺明狗!”
“烏拉!烏拉!烏拉!”
密密麻麻的瓦剌騎兵蜂擁而至,朝著城門快速涌來。
“頂住!頂住!向前頂,將他們趕出城門!”
郭懋帶隊沖在最前面,一手握刀一手大盾奮力的向前。
身后的三百名將士則分成六排,分別握盾、長矛、彎刀和弓箭、火銃快速向前推進。
盾頂不動的時候,火銃激發、長矛前刺,弓手更是隨意射擊。
只要方向正確,無需瞄準,都能輕松的命中目標。
“殺!殺!殺!”
“烏拉!烏拉!烏拉!”
喊殺聲震天,殘酷的城門爭奪戰開始了。
盾對盾、矛對矛,互攻,沒有一人主動撤退。
剛開始明軍憑借器械還能抵擋住瓦剌騎兵的沖鋒。
時間一長,瓦剌也反應過來,弓箭手開始攻擊,同時火銃等火器也開始動用起來。
盾牌被擊碎,長矛被折斷,尸體將城門口都快堆滿了。
可就這樣,巨大的人數差距,導致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城門全面失守。
而退到街道的郭懋身邊的將士只剩下不到八十。
大部分的將士渾身是傷。
“將軍,烽火已經點燃,百姓都已經離開,只有......”
“只有什么......”
“只有百余傷兵沒辦法移動,他們現在在城中固守。”
“什么?”郭懋一分神,沒聽清楚不說,一個騎兵趁勢沖了過來,彎刀直指郭懋頭顱。
而郭懋身邊的一士兵奮不顧身的撲了上去,將其撲倒在地。
舉起刀用盡全身力氣劈砍了下去,斬殺敵兵。
而他本人也被圍擁而來的騎兵,亂刀砍殺!
“將軍,還有百余傷兵沒有離開。”
親兵再次大聲喊道。
郭懋將面前的瓦剌兵一刀劈死,然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將士。
“撤,撤回城中,他們既然不走了,那我們陪他們一起死!”
“是!”
所有人行動迅速。
一邊退,一邊用各種雜物阻擋騎兵的追擊速度。
還有十余人槍兵主動留下來,用身體組成最簡單的防線,為同袍爭取時間。
而此時的朱祁鎮正在大發雷霆!
“袁彬,你們錦衣衛干什么吃的,也先悄無聲息的出現在麻峪口北邊,爾等竟然一無所知。
是不是將朕俘虜后,你們也會一無所知?”
朱祁鎮沒有壓住火氣。
他派出了不少的斥候和錦衣衛不斷的偵探也先的動向。
可結果一萬余騎兵的動向,都沒有探測清楚,實在是讓他失望。
“陛下,臣死罪!”
袁彬將頭重重的磕在土地上,他不敢反駁,錦衣衛確實沒做到位,還是朱祁鎮多次強調后,還出現這樣的問題。”
朱祁鎮腦海中確實閃出過殺人的想法。
但多年的義務教育還是讓他壓制了這一想法。
“見你勤于王事的事情下,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朕賞你三十大板,等這場戰事結束后,自己主動去禁軍領賞!”
“是,末將多謝陛下賞賜!”袁彬哭泣道。
“行了,滾起來,立刻去查清楚為什么沒有發現也先的出行。
記住,若是這件事還做不好,兩罪并罰,就別怪朕無情了。”
“是,微臣叩謝陛下,微臣告退!”
袁彬恭敬的退出營帳后,朱祁鎮這才開口問道,“英國公、泰寧候,麻峪口有守住的可能嗎?”
“陛下,幾乎無可能,也先一定是從北向南攻擊,麻峪口北城門被毀,城中只剩下三百名士兵,其中大部分都是輕傷。”
“陛下,我們應該考慮營地防守戰了,也先抓住了我們的弱點,趁勢攻擊。”
“朕知道,泰寧候,立刻整頓大軍,做好接戰的準備,同時多派斥候,向麻峪口搜尋,朕要知道接下來也先的一舉一動。
讓斥候們一刻鐘一回報。”
“是,陛下!”
“英國公,能否派出一部分騎兵,去接應一下麻峪口的守軍,他們不該全軍覆沒了。”
“陛下.......”英國公不知道如何勸說,300守軍在失去城門的情況下,想要守住麻峪口,或者逃出生天,除非是天降奇跡。
“陛下,罪臣請戰!”
恭順侯吳克忠跪在帳外大聲的請戰。
“滾進來!”朱祁鎮沒壓住怒火,大聲道。
“是,陛下!”吳克忠滾了進來,跪拜道,“陛下,臣有罪,若不是罪臣將麻峪口守軍調走大半,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陛下,此事......”英國公急忙開口道,他擔心朱祁鎮盛怒之下隨意做出決定。
要知道皇帝出口呈憲,后面就算發現是他自己錯了,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挽回的。
“朕知道,起來吧,此事不怪你,是朕考慮不周!”朱祁鎮怒火被打斷,恢復了理智。
“多謝陛下,陛下,此事是臣等之錯,臣等沒看穿也先的陰謀,臣愿意一力承擔!”恭順侯恭敬的道。
朱祁鎮搖搖頭,要是真換成原來的朱祁鎮,他一定會順水推舟,將這事情的責任全部歸于恭順侯。
大不了后面再重新補貼一點即可。
皇帝是不可能錯的,而現在他沒有這心情。
壓下心中怒火后,朱祁鎮淡淡的道,
“愛卿無需如此,此事朕一力承擔,接下來說說,如何應對也先,現在也先的行蹤現身,也先是否還會突襲我們?”
“陛下,也先肯定會突襲我等,否則他沒有必要攻擊麻峪口,那里可沒有也先想要的東西。”
“可為什么?”朱祁鎮想不通,想要突襲,完全可以繞過雷家站然后悄然抵達麻峪口以南,然后再突襲大軍,起到一個臨時突襲的作用。
現在這么一進攻麻峪口,朱祁鎮頓時就知道了,瓦剌喪失了突襲的可能。
“陛下,如果是泄憤呢,或者瓦剌的情報有誤,認為陛下在麻峪口?”
英國公想了想猜測道。
“不太可能,朕的大纛龍旗從昨天晚上就豎在了土木堡,也先絕對不會犯這種錯誤,應該是有其他的原因。”
“陛下,也先是否想要奪回糧草?”
恭順侯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試探問道。
“為何如此說?”
“陛下,臣統計了一下,長沙溝除糧草三十萬擔,十萬斤鐵,一千旦鹽,以及一千副盔甲和十門大炮之外,還有白銀20萬兩,黃金5000兩,藥材千車,布匹萬匹,鐵鍋萬個以及各種生產生活用具千車。
換成是微臣,損失如此多的物資,也一定會想辦法奪回來。”
“可是,物資運輸并未保密,他難道不知道物資已在懷來衛?”
朱祁鎮問道。
物資運輸連綿不斷,四萬人,兩萬馬匹,整整運輸了一天一夜后,才將所有物資運輸完成。
這其中環節無數,保密無從談起。
“陛下,如果也先不知道我等動用了如此多人力物力轉運物資,是否會誤以為物資在麻峪口?”
朱祁鎮想了想點點頭,暫時認可了恭順侯的判斷。
至于是否真如同恭順侯所說的那般,也許只有等見到也先后才能得到最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