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就是王法
- 都成大唐王爺了還不能躺平?
- 愛喝紅茶的兔子
- 2036字
- 2025-05-26 07:30:00
“雖然《唐律》沒有明確說這部分田不用交稅,但是也沒有說要交稅。”
“并且我大唐實行的‘租庸調’制度,稅賦以人丁為單位征收,而非直接按畝計算。”
“你這完全就是胡攪蠻纏。”
凈空能夠作為東林寺俗務的負責人,自然是有幾把刷子。
哪怕滕王府人多勢眾,也想要再爭取一下。
不過來福顯然不會給他機會。
“不管是什么稅制,本質上都是依托于田地。”
“東林寺只有一百多僧人,卻是有一萬多畝良田,還不繳納賦稅。”
“這是絕對不行的。”
李元嬰看上了這些田地,馬上要安排人種植各種農作物。
來福肯定不能讓這事出現波折。
“《唐律》都沒有說不行,憑什么你說不行?”
“你以為你是王法嗎?”
凈空覺得自己要氣壞了。
這些年從來沒有人敢這樣子對他。
“他不是王法。”
這個時候,李元嬰站了出來,“但是本王是!”
“在江州,本王就是王法!”
聽李元嬰這么一說,凈空的臉色巨變。
他沒想到李元嬰居然也在現場。
這里那么混亂,他堂堂一個大唐親王,不應該是在江州城里面享福嗎?
怎么那么積極的去指揮大家干活?
“見過滕王殿下。”
“貧僧覺得這里面也許有些誤會。”
面對李元嬰,凈空自然不敢囂張。
但是也不愿意輕易的放棄。
要不然他沒有辦法回去交差。
“誤會個屁!”
“回去告訴你們主持,《唐律》允許擁有的土地,本王一定支持。”
“超出之外的土地,全部都退回給江州府。”
“本王要把這些土地重新分給江州百姓。”
李元嬰沒有要跟凈空扯下去的意思。
自己沒有把事情做絕,憑借剩余的土地,東林寺也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甚至要是愿意合作的話,指不定李元嬰還愿意給人家額外的機會。
廬山周邊有大量的寺廟,擁有大量的良田和信眾。
不把他們給搞定了,自己在江州想要大干一場,肯定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自己連寺廟都不放過,想必江州本地豪族應該也能從中解讀出一些信息。
最好是能夠識趣一點。
要不然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把火會燒到哪里就不好說了。
知道繼續交涉下去也沒有什么意義,凈空臉色難看的離開了現場。
他要趕緊回去寺里面跟主持商討對策。
“師父,我們聯合西林寺、上林寺等各個寺廟,擁有超過500名武僧。”
“大家一起抗拒滕王府的逆命的話,我覺得還是有成功的可能性。”
東林寺不算是廬山最有名的寺廟,這個時候自然是想著拉著其他人一起來搞事。
“凈空,滕王初來乍到,如果我們這么做的話,就算是最后成功了。”
“也一定會被他記恨,以后他有各種辦法可以為難我們。”
“這事最好還是以和談為好。”
法充作為廬山有名的高僧,眼光看的還是比較嚴的。
滕王在江州就代表了朝廷。
一座寺廟想要跟朝廷作對,絕對沒有好下場的。
它們畢竟是少林寺,有著當年從龍之功。
“以今日滕王的態度,恐怕不會有什么好的和談結果。”
凈空對這個和談顯然是沒有任何信心。
對方都已經開始安排人員在那些農田上面耕地了。
這事怎么可能會再退讓?
“總得試一試再說。”
……
“懷英,你起草一份公文,通知江州府的各個寺廟,三天之內把超出《唐律》規定的土地全部都歸還給府衙。”
“這些土地是屬于江州百姓的,本王要把它還給百姓。”
打著這個旗號,李元嬰可以最大程度的讓大家接受這個“巧取豪奪”的行為。
反正到時候他只要把這些土地分給潯陽折沖府的府兵,那就是還給了百姓。
只要不是留在滕王府手中,這事就算是鬧大了也嚴重不到哪里去。
甚至鬧得大一點,還能讓他好好的收攏一下府兵的心。
雖然這些府兵不是專業的士兵,但唐初的折沖府的訓練強度還是不錯的。
這些府兵還沒有完全廢掉。
算是現階段最好的兵源了。
李元嬰要想有自保的力量,肯定就要掌握一定的軍事力量才行。
“大王,要是這樣子的話,屬下擔心這些寺廟的人會聯合當地豪族和不明情況的農戶鬧事。”
“到時候局面很可能變得不可收拾。”
狄仁杰沒想到李元嬰的第一把火居然燒的那么猛。
作為滕王府主簿,他的前途已經跟李元嬰綁在了一起。
前幾年,年輕的狄仁杰也是胸懷滿志的去參加進士科科舉,想要成為一名進士。
奈何大唐的進士科難度極高,根本就沒有那么容易成功。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明經科主要考儒家經典背誦,如《禮記》《左傳》。
難度較低,年輕人易通過。
若30歲才考中,已算“年老”,說明能力平庸或起步晚。
進士科考詩賦、策論,需文采與政治見解,錄取率極低。
每年僅二三十人。
50歲考中進士仍算“年輕”,可見其難。
歷史上,狄仁杰、裴行儉最終都是中的明經科。
而鼎鼎有名的韓愈考了4次才中進士。
白居易27歲中進士已被稱為“少年得志”。
連續三次失敗之后,狄仁杰準備換難度低很多的明經科去嘗試。
沒想到這個時候滕王府伸出了橄欖枝。
身無功名的他直接就被委以重任,成為滕王府主簿。
他當然不會頭鐵的拒絕。
“大王,懷英說的有道理,這事宜徐徐圖之。”
看到狄仁杰在勸說,駱賓王也趕緊站出來。
“我倒是不怕那些禿驢,不過朝中不少人跟他們的關系不錯。”
一向是喜歡用拳頭說話的程處弼,也難得的服了一下軟。
李元嬰將眾人的反應都看在眼中,知道佛教在大唐的影響力還是挺大的。
自己要強硬的從寺廟手中收走一大批的良田,還真是有點難度。
不過話都已經說出口,他肯定是不會放棄。
一個人是否真的牛掰,就在于他是不是可以把自己吹的牛都給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