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奇女子
- 都成大唐王爺了還不能躺平?
- 愛喝紅茶的兔子
- 2029字
- 2025-06-01 07:30:00
江州城占地面積不算很大。
畢竟只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州府。
但是坐落在城西的陶府,建筑面積卻是一點都不比州府要小。
今天陶府中門大開,李元嬰踏入陶家宅邸。
迎面便是巍峨的朱漆照壁,麒麟祥云浮雕栩栩如生,彰顯著世家威儀。
穿過三進儀門,只見飛檐斗拱如大鵬展翅,青石回廊蜿蜒曲折,串聯起數十座雕梁畫棟的樓閣。
庭院中有一座小湖,里面奇石林立,碧水荷塘相映成趣。
重檐廡殿頂的主廳巍峨聳立,漢白玉鋪地,鎏金梁柱,更有數十間廂房、書齋、膳房鱗次櫛比。
宛如一座城中之城,算是讓李元嬰充分的見識了陶氏這么一個幾百年望族的輝煌。
江州陶家只是在一州之地的望族,跟五姓七望沒有辦法相比。
可想而知太原王氏、清河崔氏之類的大家族的院子經過數百年的建設會達到什么程度。
難怪李治登基之后要大力打壓勛貴世家,實在是這幫人的底蘊太深厚,影響力太大。
要是不打壓一下,對皇權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在這一點上,李元嬰絕對是支持李治的。
“陶家不愧是江州望族,本王隨便轉一圈就能感受到深厚的底蘊啊。”
李元嬰這話有感而發。
平民百姓要跟世家大族競爭,實在是太難了。
大家掌握的資源壓根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哪怕是李治和武則天多番打壓,但是有唐一代,朝中高官基本上都還是世家大族子弟。
許多后世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其實也都是世家子弟。
一直到了黃巢起義之后,這個情況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人家直接從肉體上把一大幫世家大族給消滅了。
之后才有宋朝寒門子弟的崛起。
當然,寒門也是門,不是普通百姓。
范仲淹、蘇軾、歐陽修等人都算是寒門子弟,不是真的泥腿子出身。
到了明朝的時候,泥腿子出身的人才算是真正通過科舉實現階層跨越的大量機會。
“大王過獎了。”
“說來慚愧,先祖從東晉時期定居江州,如今已經過去三百多年。”
“奈何到了我這幾代人,都沒有出現什么有名的人物。”
陶雙林這話倒也算是發自肺腑。
經營了三百多年,陶家的勢力也還主要是在江州和附近幾個州府。
放在江南道都不算第一梯隊的大家族,更加不用說放在整個大唐了。
“陶母‘截發筵賓’、‘封壇退鲊’等典故在東晉時期就為人稱道。”
“在本王看來,也就只有孟母能夠跟其相提并論。”
“陶家有如此榜樣在前,后輩子弟的福源必定深厚無比。”
商業互吹嘛。
李元嬰擅長的很。
而就在這時,一陣悠揚的笛聲從院中傳來。
李元嬰作為大唐親王,琴棋書畫的水平都很不錯。
歷史上滕王李元嬰的蝴蝶圖更是有“滕派蝶畫”的說法。
唐宋時期的諸多詩人,如王建、謝無逸、黃庭堅、陳師道等,都對其贊譽有加。
留下了“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粉翅翻飛大有情,海棠庭院往來輕,當時只羨滕王巧,一段風流畫不成”等諸多贊美詩句。
可以說,大唐的皇室子弟要是去后世娛樂圈混,估計能混的很不錯。
后面的唐明皇李隆基就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了。
人家在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領域均有非常高的造詣,對唐代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這是小女在練習橫笛,聽聞大王也是聲樂高手,還請不吝指教。”
陶雙林今天本來就要創造機會讓女兒和李元嬰見面。
如今剛嘗試了一個吹笛子就見效了,自然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反正從發出邀請開始,他覺得自己的節操已經碎了。
“久聞陶娘子乃是江州城中第一才女,琴棋書畫詩酒茶,樣樣精通。”
“指教倒是不敢,切磋一番倒是沒有問題。”
李元嬰也是有點好奇陶雙林怎么對自己的女兒那么有信心。
不過陶家作為有著三百多年歷史的豪族。
每一代不斷的娶美女改善基因,子孫后代的外貌應該不會差。
這一點,李元嬰在長安城世家大族子弟當中已經感受到了。
很快的,李元嬰跟著陶雙林穿過了一扇拱門,里面出現一座涼亭。
只見雕梁畫棟的涼亭在暮色中籠著一層鎏金紗衣。
飛檐上的琉璃鴟吻昂首向天,將最后一縷殘陽剪成細碎金箔。
亭中女子一襲緋紅胡服勁裝,腰間蹀躞帶懸著玉柄短刀。
她正倚著朱漆廊柱,指尖在竹笛孔洞上靈巧翻飛。
笛聲乍起時,如塞外胡馬踏碎晨霜,清越凜冽的音符掠過池中睡蓮。
她微闔鳳目,墨色長發隨意束起,幾縷碎發被晚風拂過英氣的眉峰。
這笛聲忽而轉為婉轉,似太極宮檐角的銅鈴輕顫,又似曲江池畔柳絮紛飛。
還別說,這女子跟之前自己認識的任何一位都不同。
原本以為她是江州第一才女,應該是柳詩穎那樣子風格的妹子。
沒想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民女陶敏敏見過滕王殿下。”
等到笛聲停息,亭中女子朝著李元嬰行了個禮。
很顯然,她是知道今天府中有貴客到來。
“都說陶家娘子精通琴棋書畫,沒想到連橫笛也吹的那么好。”
如果陶雙林送的女兒是眼前這位的話,李元嬰覺得自己不需要客氣啊。
沒有比結成姻親更好的拉關系方式了。
江州府其他四大家族如果都有這樣子的女兒,李元嬰不介意王府里頭多幾位側妃。
“滕王殿下來到江州之后,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創作了《望廬山瀑布》、《登廬山贈滕王妃》和《潯陽樓送程處弼之揚州》這樣膾炙人口的巨作。”
“小女子在大王面前,就如同螢火之光一樣。”
越是有學識的人,就越是能夠理解李元嬰這段時間寫出來的詩作有多么牛。
偶爾寫出一首就算了,那么短時間搞出來三首。
這絕對是實力的最佳體現了。
要不然也不可能吸引陶敏敏的這樣子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