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有一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大唐:死前記憶被曝光,李二淚崩
- 沙灘拾貝
- 2058字
- 2025-05-20 13:08:43
看到這個場景的孟凡心里咯噔一下。
完犢子了!
這個天幕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這個畫面又是什么意思?
看今朝,憶往昔?
但凡……自己做的一切努力,很有可能將會付諸東流!
即將到手的一百億和不死之身,豪車美女……沒了!通通要沒了!
要不是不能觸犯規則,孟凡都想自己一頭撞上那把鐵刃大鋼刀,一了百了!
早死早回家啊懂不懂!
然而事情的走向并不是孟凡可以控制的。
在天空發生巨變,緊接著畫面出現的那一刻,大唐朝臣和百姓們不約而同的朝著天幕看去。
“這是……朕當年和孟凡初識的場景。”
孟凡認出了這個畫面,李世民同樣認出了這個畫面,他雙手負在身后,抬頭看著天空上出現的畫面,眼神中有震驚亦有懷念。
畫面中。
夜色朦朧。
軍帳內,兩個人一站一坐。
大馬金刀坐在那里的年長者一身紅衣銀甲,颯颯青年郎,氣勢凜然,一看就是征戰沙場之人,哪怕只是坐在那里,上位者的氣質也彰顯的淋漓盡致。
站著的年輕人五官俊秀,一身月白色帶暗紋圓領窄袖袍衫,袖口用黑色的護腕束起,身上的氣質在年長者的對比下,也絲毫不落于下風!
“我有一策,可助秦王不費一兵一卒拿下王世充,秦王可有興趣一聽?”青年身姿挺拔,亭亭玉立,俊秀的面容上帶著輕笑,卻說出了令上位者心動之言。
秦王李世民年輕有為,善于納諫,然而聽到這番話,他還是不由得心頭一跳。
“不費一兵一卒拿下王世充?”年輕的秦王一字一句的重復著眼前之人所言,他目光炯炯的盯著這個自薦枕席名為孟凡的青年。
他笑了一聲,開口卻是掩藏不住的肅殺之意。
“好大的口氣,你有何本事讓我相信你?”
隋朝傾倒。
十八路反王并起。
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但凡敢稱王之人,就沒有一個是可以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秦王久攻王世充無果,現如今正是焦頭爛額之際,否則他也不會坐在這里聽信一個沒有絲毫名氣的青年胡言!
“而且……我天策大軍銳不可當,拿下王世充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秦王重重哼了一聲。
青年聞言微微一笑,他上前兩步,在秦王警惕的目光中緩緩開口道:“秦王兵強馬壯,武功高強,對王世充自然是無所畏懼。”
“然,對敵之策,有時并非只有正面交鋒一法。”
“王世充敗于兵馬是敗,敗于人心亦是敗!”
此話一出,秦王的呼吸急促錯亂了一瞬,他睜大了眼睛,腦海里不停的重復著青年所說之言。
……人心?
“合縱連橫,挑撥離間……王世充的敵人不止是秦王您,還有那竇建德、劉武周……天下之人因利而聚也為爭利而散……”
軍帳內的燭火搖曳,明明暗暗的照在青年的臉上,青年聲音舒緩,但從他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都化作利刃狠狠的扎進秦王的腦海里。
秦王猛地睜大了眼睛,他的腦海里像是被閃電劈過一般。
此乃光明正大之陽謀!
拿捏的是人心!
利用的是民意!
只要王世充不改本性,敗落便是已成定局!
秦王放在了之前的遲疑和矜持,起身快步上前,熱切的握住了青年的雙手:“先生大才!還請先生助我!”
今夜之后,秦王手下人人皆知,秦王身邊多了一位運籌帷幄的謀士!
坐軍帳之內。
籌千里之外。
一計又一計。
秦王大軍連下一城又一城,兵卒傷亡之數屈指可數。
而這位年輕的謀士,不光能給秦王提供對敵之策,更是能夠幫助秦王安定后方,平定民心!
贖罪之策!
將戰敗的俘虜編入“贖罪軍”,行民生之事,承諾戰后三年將退還家鄉土地,并減免相應贖罪年份賦稅。
務農之策!
將收復的土地作為軍功授予將士家屬,形成兵農一體的戰爭流程,并作為后勤后手之策。
代田法!
……
……
一個接著一個的策論,快速發展并穩定下來的地盤,充足的糧草和軍備,讓在外征戰沙場收復地盤的秦王再無后顧之憂。
秦王論功行賞,無論何時都不忘記青年。
“若無先生,便無今日之我!還請先生務必收下這些俗物!”秦王熟稔親切的握著青年的雙手,眼神誠懇,言之鑿鑿。
“不過……世民有些好奇,先生當初究竟是為何選擇了我?”
秦王抓著青年的雙手,帶著些許遲疑和試探問詢道。
然后……
只見一襲青衫長袖的青年一笑,漆黑如點墨的雙眸中透出耀眼的光芒,堅定的聲音響起。
“因為……我有一愿。”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秦王看著眼前雄姿英發,盡顯英雄氣的青年,被震驚感動的淚水漣漣。
“我與先生同愿!”
……
說得好!
此愿一出,流芳千古!萬世記載!
但天幕之下一片寂靜。
群臣和百姓都認了出來,畫面中運籌帷幄、英姿勃發的青年不是別人,正是跪在刑場之上的孟凡!
站在李世民身邊的群臣們看到這個場景后,神色各異。
“這……這可真是……哎!”杜如晦摸著胡子,手指輕捻,長嘆一口氣:“此等英才!此等氣魄!是我大唐立國之根基!當是獨一無二的國之棟梁!”
再看一眼渾身狼狽,圣旨宣讀后聲名狼藉的孟凡,杜如晦的眉宇之間盡是惋惜之色:“誰又能想到……十年前能說出此番話的孟凡,居然會變成今日這幅模樣?”
“貪贓枉法,取盡民脂民膏,通敵賣國……才學雖好,氣概雖高,他做錯的事情便是做錯了!”身為兵部尚書的李靖看向孟凡的眼神更為復雜。
又愛又恨。
追隨皇上一路征戰的他在看到孟凡使出來的那些策論后,感慨交加。
只有真正上過戰場,指揮過兵卒,坐鎮過大軍的人才會明白,光是后方堅定,糧草充足這兩條,就能讓戰場上的將士們無所畏懼,所向披靡!
而孟凡真正做到的遠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