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意識上傳與基因克隆
- 從數據網絡開始攀科技
- 去火星養魚
- 2096字
- 2025-06-10 00:11:42
第二天。
陳佑從新買的大別墅的主臥室床上醒來,感覺非常不錯。
大房子住著就是舒服。
而且早飯也不用點外賣了,直接叫業主食堂那邊送餐過來。
雖然價格很高,但錢對于他來說就是一個數字。
數據國度那邊已經開始在全球收費了,每年千億美刀的保護費,直接超過微軟的凈利潤。
光是這些錢,就足夠他浪的。
而且他都不需要動這些錢,國際金融平臺,就是他的提款機,沒錢了直接去拿就好了。
并且從外匯或者期貨市場上搞錢,每一分錢都明明白白的,隨便別人怎么查。
吃完早飯。
陳佑來到別墅前面的院子里,看著昨天他剛搬過來時種下的那個樹種,現在都已經長出十厘米了。
這個樹種就是普通的發財樹,樹干特別粗的那種,可以種在別墅院子里當景觀樹。
陳佑來到發財樹邊上,蹲下來用手觸碰樹干,然后使用生命源力,加速它的生長。
在明面上,這顆發財樹從十厘米,很快就長到一米多高,不到兩米。
但是在地下,它的根須已經蔓延至地下兩公里的深度,并且還擴充出一個龐大的根系地下空間。
收回生命源力。
陳佑搬了一個躺椅過來,然后躺在椅子上,閉上眼睛。
看起來,他是躺在椅子上睡覺。
實際上,他已經通過進入這顆發財樹的數據世界。
沒錯。
這個發財樹擁有數據網絡。
根據之前他研究生物芯片的經驗,他想到了解決植物算力的問題。
既然植物本身沒有算力,那就給植物加載生物芯片,然后編寫相應的系統。
這樣一來,生物芯片的系統既能擁有電腦的功能,又可以控制植物本身。
只要通過生物芯片的聯網功能接入網絡,那么陳佑就可以通過數據信息,遠程控制植物。
聽起來好像沒多大用處。
控制植物有啥用,打僵尸嗎?
但如果在這個植物上,再集成一些別的功能呢,比如說給它安裝上孵化腔。
正常植物只能繁衍植物,不能繁衍動物。
但經過陳佑的基因改造之后,這個發財樹已經可以通過內部儲存的基因信息來克隆生物了。
為啥要搞出這個功能。
答案是怕死。
作為數據駭客這個職業,哪怕肉身死亡,也可以在數據世界生存。
那么問題來了。
如果,他克隆一具自己的身體,然后通過數據世界,把意識轉移到這具克隆身體上,會有什么效果?
目前陳佑不太好說。
畢竟哪怕是克隆他自己的身體,與他完美匹配,但意識這種東西,有點超過科學的范疇了。
所以他還要做個實驗,才能確定這種方法是否可行,有沒有什么安全隱患。
陳佑在進入發財樹的數據世界后,打開生物芯片的系統程序,開始翻看系統日志。
上面不光記錄著系統指令的運行數據,還有當前發財樹這顆植物的感知數據。
“還好,沒有什么系統沖突。”
陳佑第一次搞這種植物本體的系統,很怕他編寫的系統,與植物本身的機制相沖突,那就好玩了。
還好,模擬實驗得到的結果都是正確的,發財樹生長的很好,系統工作也很穩定。
那么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實驗了。
陳佑通過信息網絡,控制一只被植入了生物芯片的虎皮鸚鵡。
這只虎皮鸚鵡很快就飛到現實中發財樹的樹根下。
接著,一根樹枝直接刺穿虎皮鸚鵡的腦部,與其腦內的生物芯片相連接。
數據鏈打通。
生物芯片接管虎皮鸚鵡的神經網絡,切斷它的外界感知信息,讀取純粹的意識數據上傳到發財樹的系統內。
很快。
這只虎皮鸚鵡的意識,就出現在數據世界,并且形象很完整,幾乎與外界的虎皮鸚鵡一模一樣。
看到這樣的虎皮鸚鵡,陳佑也松了一口氣,這說明它的意識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并沒有丟失信息。
為啥要使用樹枝刺穿虎皮鸚鵡的腦袋,而不是使用生物芯片的網絡連接能力來傳遞意識數據。
就是因為無線傳輸的意識數據,會出現信息丟失的情況。
陳佑之前拿蜘蛛做過實驗。
通過無線傳輸,蜘蛛的意識在進入數據之后,就只剩下半個身子和兩條腿了。
意識信息丟失驗證,核心的代碼都不全,整體意識數據的運行代碼全是BUG。
所以,想要進行意識數據傳輸,只能通過物理連接的方式。
陳佑反饋虎皮鸚鵡的意識代碼。
整體代碼完整。
意識數據完整。
可以進行下一步實驗了。
他把虎皮鸚鵡的基因信息傳輸到基因孵化程序中,點擊克隆。
相關的基因表達程序和克隆程序,他早就已經編輯好了。
這次是第一次實驗。
能不能成功還不好說。
基因孵化程序開始運行,發財樹樹根內部空間的鳥類孵化腔室開始工作。
遺傳基因讀取。
基因自我糾察。
基因轉錄開始。
核心干細胞分裂,胚胎壯大到一定程度,大腦和消化系統率先發育,接著是神經系統與血液系統,然后是各個器官。
正常情況下,虎皮鸚鵡孵化最少也需要18天時間。
但陳澤怎么可能會等那么長時間。
所以在基因編寫的時候,他就考慮到孵化速度的問題,直接從基因層次,加快了這種孵化速度。
但再怎么快,也要遵循生命法則。
陳佑足足等了五個小時。
一個小小的,連眼睛都沒睜開的虎皮鸚鵡,就孵化完畢了。
接下來,就是把虎皮鸚鵡的意識,植入到這個克隆體中。
可現在不用植入了。
實驗失敗。
陳佑看到這只克隆的虎皮鸚鵡,竟然擁有獨立意識,他就知道實驗失敗了。
克隆體擁有獨立意識。
那叫克隆嗎?
他需要的是沒有意識的克隆體。
問題出在哪里?
在編寫克隆程序的時候,他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
為了防止生物本能的覺醒獨立意識,他在克隆程序針對基因表達方面的一些數據做出了修改。
尤其是對腦部神經元組織的封閉,只保留植物神經系統驅動身體本能,壓制主觀意識誕生。
讓這只虎皮鸚鵡在孵化完成后,不會出現獨立意識,好融入外界傳輸的意識。
但很明顯,他這個做法失敗了。
獨立意識還是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