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薪火: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立前后
- 王瑢
- 672字
- 2025-05-27 10:03:40
引言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至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六年間中國出現兩次帝制復辟,更換三位大總統,地方軍閥各自為政,混戰不斷。其時,西方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兇相畢現。思想觀念陳舊,社會價值體系腐朽,加之各地軍閥長期紛爭導致戰事頻發,黎庶涂炭,生靈荼毒。于黑暗中蒙昧已久的民眾,被壓榨,被肆意掠奪,已然麻木。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種嶄新的政治理念開始傳入中國。
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一批知名學者與進步青年,成為懷揣“以華夏之光明為己任”的燃燈者,風靡云蒸,于求索中開始自我反省。
救國思潮激蕩變換,由改革文風到改變體制,銳意革新的革命者從對“德先生”與“賽先生”的追求,到科學共產主義的探索。破黑者撥云睹日,點燃華夏文明之曙光。其中有李大釗、陳獨秀、蔡元培、胡適、楊昌濟等著名學者,亦不乏諸如毛澤東、周恩來、鄧中夏、李漢俊、李達等先進青年學子。正是這樣的一群人,立天地心鳴道鐸,生民立命學有用,身先士卒,匹馬當先,于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起了引導及中堅作用。
救國即救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為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所關注,所接受。他們在努力學習、積極借鑒俄國革命經驗的同時,更關注指導俄國終獲成功的先進思想理論——馬克思主義。
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等人的幫助與支持下,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織。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召開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代表平均年齡二十八歲。全國各地的黨員此時亦不過五十多位。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年輕而偉大的政黨,迄今已走過百年,且日益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