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人民幣100問
- 景欣 陳耿宣 何瑞宏 郭旭峰
- 1944字
- 2025-05-27 09:55:36
第一章
解構數字人民幣的概念
第1問:什么是數字人民幣?
2019年11月份,據中國人民銀行官員透露,DE/CP已基本完成了從頂層設計到聯調測試的前期工作,將選擇地區開展試點。12020年1月10日,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和主流網站發布了《盤點央行的2019金融科技》,總結了數字人民幣的工作及其重點。2同年10月8日,政務微博“深圳微博發布廳”發布了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的消息。3自此,隨著試點擴容、應用場景增多,數字人民幣引發了廣大社會公眾的關注和熱議。各方對這一新事物充滿好奇與疑慮,猜想數字人民幣的用途與發展前景。人們不禁想問:什么是數字人民幣,它與人民幣一樣嗎?
早在2020年時,人民銀行在一篇推文中曾將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簡要地界定為人民幣電子版,這一界定可以說是數字人民幣概念的雛形。42021年7月,人民銀行發布的白皮書明確界定,數字人民幣是“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5。這是目前有關數字人民幣的權威定義。我們可以結合上述定義,從本質、職能、發行管理、應用主體等維度來理解數字人民幣。
其一,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是等價的。6二者僅具有形式之別,不存在實質差異。就其本質而言,數字人民幣也是由國家信用保障的,是人民銀行對社會公眾的負債。它以數字形式實現價值轉移、資金循環與流通,具有與實物人民幣相同的基本功能。國家的公信力、法律制度與保障機制,使數字人民幣在我國境內具有與實物人民幣同樣的法償性,具有法律強制性、不得拒收。人們可以在條件允許時自由選擇數字人民幣或實物人民幣等形式償還債務。7
其二,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的運營體系相同。人民銀行壟斷了貨幣發行權后,貨幣的發行與流通呈現“人民銀行—商業銀行”的雙層運營體系。人民銀行處于這一體系的中心地位。人民銀行雖然發行貨幣,但并不會向社會公眾直接發放貨幣,它們是以商業銀行或代理機構為中介而在市場流通的。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主導了數字人民幣試點,也有權審批、監管運營機構及相關業務,未來也將正式發行數字人民幣。商業銀行仍將在數字人民幣的兌換與流通中發揮重要作用。
其三,數字人民幣具有實物人民幣一樣的職能。眾所周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現金進行消費,滿足各種支付需求。隨著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的推廣與普及,人們使用的現金越來越少,信用卡8、儲值卡9、金融IC卡10、網上銀行等非現金支付工具用得越來越多。按照人民銀行的設計,數字人民幣目前僅僅替代了部分流通中的現金(M0),主要滿足人們高頻、小額交易的需求。等到未來正式發行后,數字人民幣將促進支付等業務的數字化發展。
其四,數字人民幣的應用主體是我國境內的個人或企業。數字人民幣將會向社會公眾發行,廣泛用于個人或企業的日常交易。支付是通過接入支付系統與商業銀行系統的端口完成的,個人常用的端口是C端和跨境支付端,企業常用的端口為B端、跨境支付端。數字人民幣將有利于聯結各個端口,為個人、企業提供更好的國內支付與跨境支付結算服務。此外,政府也可以通過數字人民幣拓展G端業務,將各類財政資金精準地發放給需要扶持的中小企業或個人,監測財政資金的流向與交易情況。
背景知識
在一定程度上,數字人民幣將實現對人民幣的“揚棄”。數字人民幣保留人民銀行發行、日常支付常用、匿名性等特點,具備數字化、低成本、難偽造、可追蹤、技術兼容性高等新特點。11數字技術將革新人民幣,使其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人民幣的定位。根據人民銀行的設計,數字人民幣旨在替代部分M0。M0常常與M1、M2等相提并論,那么它們都有什么含義呢?它們都是貨幣供應量指標。貨幣供應量是各國人民銀行制定貨幣政策時要考慮的目標之一,我國的人民銀行也不例外。1994年以來,我國根據貨幣的流動性設置了M0到M3等四個指標,其中的M0代表流通中的現金,它是銀行體系外的單位庫存現金和居民的現金。M1是狹義貨幣供應量,包括M0與企業、機關、團隊等單位在銀行的存款(可被視為“準貨幣”)。M2包括M1與企業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城鄉居民的儲蓄存款及證券客戶保證金,屬于廣義貨幣供應量。而M3則是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的總和,是按金融不斷創新設置的。12至于數字人民幣是否會衍生出M1、M2和M3的形態,要根據市場需求、貨幣技術與數字經濟發展狀況而定。
從人民銀行白皮書的界定看,數字人民幣履行了與傳統貨幣同樣的職能。貨幣都有哪些職能呢?馬克思認為,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等五個職能,這是對貨幣職能的最全面概括。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貨幣的后三種職能是其派生職能。數字人民幣具有價值特性與法償性,其基本職能與派生職能都以國家信用為保障,數字技術將優化人民幣的各項職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各市場主體的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