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人民幣100問
- 景欣 陳耿宣 何瑞宏 郭旭峰
- 1249字
- 2025-05-27 09:55:38
第6問:數字人民幣與其他貨幣形態有哪些異同?
很多人感到疑惑:既然數字人民幣在App上操作,那么它不就和手機銀行App等一樣,也是個花錢的工具嗎?它和紙幣、票據等貨幣形態有差異嗎?眾所周知,數字人民幣是一種全新的貨幣形態,與其他貨幣形態存在諸多不同。
我們要從歷史與現實兩個層面,分析諸多貨幣形態的異同。
從貨幣發展史看,貨幣經歷了從實物貨幣、金屬貨幣與信用貨幣的演變。貨幣在形態演變中逐步擺脫物理形態的束縛,隨著社會經濟狀況進行相應的調整。24實物貨幣雖可充當一般等價物,促進原始社會的商品交易,卻有不易分割、性狀易變、認可度較低等缺陷。隨著封建時代商品經濟的興起,金、銀、銅等貴重金屬漸次用于交易,隨后出現的金屬鑄幣逐步替代實物貨幣。金屬鑄幣雖便攜、易于分割,也被人們廣泛接受,卻無法適應復雜而高效的記賬體系。于是商人信用活動與銀行中介活躍起來,各類銀行券等票據加速商品流通與貿易往來。當各國人民銀行壟斷紙幣發行,紙幣與黃金脫鉤、與國家信用掛鉤,信用貨幣遂成為各國經濟的主要媒介。它較好地克服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的諸多缺點,卻無法打破容易引發貨幣超發、通貨膨脹的魔咒。25可見,貨幣形態的變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交易需求、技術創新等驅動的結果。然而,新形態貨幣并不會完全取代舊形態貨幣。縱觀當今世界,實物貨幣仍在某些地區流行。信用貨幣盛行的世界里,涌現出紙幣、硬幣、銀行卡、銀行賬戶、商業票據等衍生貨幣,使貨幣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并隨著信用關系的變更而不斷發生演變。信息技術提升了支付結算效率,更催生了電子銀行、手機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非現金支付工具,促使貨幣發生了電子化的形態變更。這類電子貨幣通過銷售終端、設備或電腦網絡完成支付的儲存價值或預先支付,但它們并未取代現金。數字人民幣實現了信用關系的數字化,是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分布式賬本等技術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它實現了貨幣形態的數字化,改變了其他信用貨幣與銀行賬戶的緊耦合關系,但M0的定位決定了它不會完全取代實物人民幣。
從現實看,一國國內流通的貨幣形態雖以信用貨幣為主,卻仍呈現多種貨幣形態并存的格局。在我國,不僅存在人民幣現鈔(包括紙幣和硬幣26),也存在銀行卡、銀行賬戶、票據等衍生貨幣。隨著數字人民幣的產生與普及,信用貨幣將呈現為以下主要形態:紙幣、輔幣、銀行存款貨幣與數字人民幣。27數字人民幣與其他貨幣形態主要有以下不同(見表1.2)。
表1.2 數字人民幣與其他貨幣形態的比較28

背景知識
貨幣要在市面上廣泛使用與流通,必須具備公眾心理與材質兩方面的條件。公眾心理是指接受貨幣的主體在心理上的確信,相信所使用的貨幣具備支付工具、交易媒介等效力。數千年的貨幣史表明,唯有國家信用支撐的貨幣,才使人們具有穩定的心理確信。而材質則是貨幣所使用的材料。充當貨幣的理想材料具有易于標準化、可分性、便攜性及不易變質性。29貨幣形態的演變主要體現為貨幣材料的演變。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中,貨幣形態變化受多重因素影響,如人們的交易需求、技術創新、經濟社會狀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