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霧氣還未散盡,張陽春蹲在灶臺前添柴。
鐵鍋里的粥咕嘟咕嘟冒著泡,米香混合著紅薯的甜味在廚房里彌漫。
母親李秀蘭在院里喂雞,時不時傳來她驅趕搶食公雞的呵斥聲。
張陽春左右看了看,確定沒人注意,將右手懸在粥鍋上方。
一絲淡淡的靈力從指尖滲出,像有生命般鉆入翻滾的米粥中。
這是他最近發現的技巧——將微量靈力融入食物,讓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吸收。
“春兒,粥好了沒?”父親張大洪走進廚房,老寒腿今天似乎比往常靈便些。
“馬上就好。”張陽春攪動著粥,看著那縷靈力完全溶解在食物中。
這段時間來,他每天都會在父母的飲食中加入少許靈力。
量雖不多,但效果已經顯現——父親晨起時關節的僵硬時間縮短了,母親念叨腰痛的次數也少了。
早飯時,張陽春暗中觀察父親。
老人捧著碗的手比往日穩當,粥送到嘴邊時不再微微發顫。
這個發現讓他胸口涌起一股暖流。修仙帶來的能力,原來還能這樣用。
“今天腿怎么樣?”張陽春裝作隨意地問道。
父親愣了一下,放下碗摸了摸膝蓋:“怪了,這兩天確實輕快不少。”
他困惑地皺眉,“往年這時候都疼得下不了地,今年倒像是……”
“我在粥里加了點薏米,祛濕的。”張陽春趕緊打斷,“成都的老中醫說這個對關節好。”
母親將信將疑地舀起一勺粥看了看:“薏米?我咋沒看見?”
“磨成粉了。”張陽春低頭扒飯,避開母親探究的目光。
說謊讓他耳根發燙,但總不能告訴父母自己成了修仙者,在用靈氣給他們治病。
飯后,張陽春主動收拾碗筷。手指擦過母親手背時,他悄悄送出一絲靈力。
母親突然“咦”了一聲,看著自己的手背:“剛才好像有股暖流……”
“靜電吧。”張陽春轉身走向水池,心跳如鼓。靈力治療見效太快,差點露餡。他需要更謹慎的方法。
當天下午,張陽春騎著家里的三輪車去了二郎鎮上。
濃郁的酒香里,二郎鎮上的人們悠閑地過著日子,在赤水河的流淌聲中年復一年。
衛生院旁邊有家老書店,玻璃櫥窗的角落里擺著泛黃的《本草綱目》《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等醫學類書籍,不過看樣子就很少有人問津。
推門時鈴鐺清脆一響,柜臺后打盹的老頭驚醒,扶了扶老花鏡。
“要什么書?”
“中醫方面的,包括草藥方面與經絡穴位方面的。”張陽春的目光掃過積滿灰塵的書架。
老頭慢悠悠起身,從最底層抽出一本磚頭厚的《針灸大成》:“經絡穴位方面這個最全,五十。草藥方面那個《本草綱目》最齊了,六十五。”
書頁已經發黃,但插圖清晰。
張陽春翻到足三里穴的圖解時,眼前一亮——這不正是他無意中發現能緩解父親腿痛的部位嗎?
原來靈力沿著經絡運行,竟與中醫理論不謀而合。
“有道家養生的書嗎?”他又問。
老頭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從里屋捧出幾本線裝書:“《道德經》注釋本,《周易參同契》手抄本,都是老物件了,價錢可不便宜。”
張陽春毫不猶豫地掃了微信,付了五百多塊錢后。抱著十多本書出門時,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修仙以來,他一直在摸索中前進,如今終于找到系統的理論指導。
回村路上,張陽春特意繞道赤水河的一段僻靜河灣。
這里的河水呈現出獨特的暗紅色,河底不時閃過幽光。
他蹲下身,舀了一瓶水。靈力感知下,水中蘊含著比平常地段更濃郁的靈氣。
“天然的靈藥……”張陽春晃了晃水瓶,一個計劃在心中成形。
晚飯后,張陽春端出一盆冒著熱氣的水:“爸,媽,我學了個足浴方子,給你們試試。”
父親狐疑地看著暗紅色的水:“這顏色……加了啥?”
“赤水河的泥,老中醫說的土方子。”張陽春不由分說地幫父親脫掉襪子。
當那雙布滿老繭的腳浸入水中時,他悄悄將手指探入水面,靈力順著水流導入父親足底的涌泉穴。
“嗬——”父親倒吸一口氣,“這水……燙得舒服!“
張陽春按照《針灸大成》上的圖示,引導靈力沿足太陽膀胱經上行,重點沖擊委中、承山等穴位。
父親小腿上扭曲的靜脈肉眼可見地舒緩開來,皮膚下的淤紫也淡了幾分。
“神了!”父親活動著腳踝,“像是通了電似的,從腳底一直麻到腰上!”
輪到母親時,張陽春如法炮制。
當靈力運行至她勞損的腰部時,母親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春兒,你跟媽說實話,這真是中醫?”
張陽春的手僵在水中。母親的眼神太過銳利,仿佛能看透他的秘密。
“我在成都……跟一個道觀的老道長學過些氣功推拿。”他半真半假地說,“配合草藥效果更好。”
母親將信將疑,但舒適感最終戰勝了疑慮。她靠在椅背上,長舒一口氣:“管他什么呢,舒服就行。”
夜深人靜時,張陽春研讀著《黃帝內經》。“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
開篇的文字讓他心馳神往。書中關于“真氣”“經絡”的論述,與他修煉靈力的體驗驚人地吻合。
更令他振奮的是《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為他指明了一條修行方向。
第二天清晨,張陽春帶著新領悟來到赤水河邊。不再強行控制水流,而是嘗試“與水流共舞”。
奇妙的是,當他放松心神,讓靈力自然流動時,控水術反而更加得心應手。
河水隨著他的呼吸起伏,時而化作水龍卷沖天而起,時而平靜如鏡倒映朝霞。
“這就是'道法自然'……”張陽春若有所悟。
回家路上,他遇見劉老拐背著藥簍下山。老人一見他就像見了救星,非要拉他去家里坐坐。
“春娃子,你那手推拿真神了!”劉老拐給張陽春倒了杯野山茶,“我這老寒腰多少年沒這么舒坦過了。”
原來張陽春昨天去請教采藥人的事情時,幫助劉老拐推拿了一下,緩解了老人的腰痛。
消息傳開后,村里幾個有老毛病的老年人都想來試試“張神醫”的手藝。
“劉伯,我那點皮毛功夫……”張陽春剛要推辭,突然想到何不借此機會實踐醫術?
既能幫助鄉親,又能磨練靈力控制,還能用中醫理論打掩護。
“這樣吧,明天開始,我有空的時候上午在村委會門口給大家看看。但說好了,我只懂點推拿,治不了大病。”
劉老拐喜出望外,拍著胸脯保證給他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