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性格的全面解析(2)
- 改變性格改變一生
- 李睿
- 5337字
- 2015-03-13 10:45:33
其實,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即便是雙胞胎也會有著或大或小的性格差異,更別說是亞洲人和歐洲人這樣大的差距了。或許他說的會有一些道理,但是,血型和性格根本就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
世界上60億人,如果只用四種性格來區分的話,似乎很說不過去不是嗎?即便是同樣血型的人,也會因為受教育的不同,成長環境的不同,個人經歷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所以單憑一個血型就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未免太過武斷。
那些關于血型影響一切的說法,或許會有一些正確的地方,但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能夠說準確而已。一個人的性格形成跟眾多的因素有關,跟他所在的環境變化有關,身邊的朋友影響有關,自己的不斷改變有關……不會只因為血型就完全將性格定形,更不會有一個跟別人完全一樣的性格。
血型對性格的影響只是其中最微小、最基礎的部分,或許同血型的人會有著稍微相似的性格,或許他們會對一件事情的熱衷程度相似,或許他們對人的態度相似,但是卻不可能完全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價值觀,這使得世界上不會有完全相似的性格的人,即便是一個人也會因為時期或心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格。
所以,當你再看到血型分析的書時,就一笑而過吧!無聊時看一眼,但是不要完全相信,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想要獲得怎樣的成功,就照著那個樣子去改變自己的性格就可以了,血型只是證明你血液成分的工具而已,太過在意的話,會讓你得不償失的!
性格影響心理狀態
心態取決于性格。心理學家說,性格是心態的基礎。性格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在所處環境中,由于各種事物的影響,在后天所形成的一種理性的心理特征。
良好的性格能夠產生積極的心態,一個人能夠帶著愛、希望和鼓勵的積極心態,就能夠讓他一直處于一種健康的心境中;反之,帶著失望、怨恨和悲觀的消極心態則能將一個人毀于無形。因此,擁有健康的心態,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性格。
心態是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謂的心態就是人在各種環境中、面臨各種事情時的心理狀態。心態的分類可以說是千姿百態、繁雜多樣。按照大的方面來說,它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積極的心態是一個人是否能夠走向成功的關鍵;而消極的心態則是到達目標的最大障礙。
俗話說:“境由心生,煩惱皆因人心。”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有什么樣的現實生活。如果一個人總是在心里暗示自己:我的能力不足,我不能勝任這份工作。由于他總是對自己的能力和心中的目標缺乏信心,所以,即使他具備最好的客觀條件和機遇也無濟于事。因此,要想改變世界,先得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而積極的心態。
而心態的建立基礎則來自于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會有什么樣的心態。那么性格與心理狀態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
心態取決于性格。心理學家說,性格是心態的基礎。性格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在由于各種事物的影響,后天所形成的一種理性的心理特征;而心態則是由性格而生,并在以后的過程中一直被性格所左右,并且能在受到外界的刺激時作出種種心理反應。比如一個性格倔犟的人,面對別人的挖苦和責難時,他的心態會受到很大的刺激,久久難以平復,即使不會馬上反擊,也會在心中一直都懷有怨氣;一個性格開朗的人,即使是面對困難和逆境,也能保持著一種樂觀的心態,繼續堅強、勇敢地走下去。
心態與性格結合起來就被稱為心性,但是兩者卻不是同位語。心態的基礎是性格,心態是以性格為基礎并因性格具備的本質特征而衍生出各種各樣的狀態。積極的心態可以讓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到達更高的事業頂峰;消極的心態則會讓困苦與不幸接踵而至。
良好的心態要通過塑造良好的性格來實現。一個人擁有怎樣的心態,就要看他怎樣塑造自己的性格了。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過程。只有不斷克服不良性格,實現性格的優化設置,才能以積極的性格、積極的心態去迎接人生更多的挑戰。
所以,你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性格,就具備了一種怎樣的心態。但是,塑造性格是一項既龐大又系統而且有難度的工程,那么怎樣才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呢,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具有成熟的自我修養。這是為了培養優良的性格而進行一種自覺的、無意識的性格轉化和控制本身行為的心理活動。成熟的自我修養是培養優良性格的首要標準,也是個人掌控自身心態和性格的首要的必備能力。
自我修養在個人性格發展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教育的一種補充成分,也是良好教育所產生的必然結果,一個人只有通過自我修養,才能有效地把握自己性格的發展方向,從而擁有良好的心態。
2.平和并勇于進取。現在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日益激烈的競爭早已不允許我們留有清心寡欲的心態了,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平和的、積極的去進取,任何懦弱和保守的性格都會被淘汰,同樣過大的野心和不擇手段擁有一切的性格也是不可取的。競爭就是實力的較量和進取心的比拼,它會無情地把惰性的人、不思進取的人統統拋到時代的后面。
如果說在過去,“槍打出頭鳥”的事情時有發生。那么在這個激烈競爭的今天,就會變成“煩惱皆因不出頭”了。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性格做鋪墊,就不會擁有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競爭。要知道,成功從來都屬于擁有進取心的人。
3.擁有“開放美”。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幾年了,我們的心態、性格也要具有“開放”的美。所謂“開放”,就是要善于交際,這是開放性格的外在表現;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真誠地打開心扉,這是開放性格的內在體現。人們在性格上要追求這種和時代相適應的“開放美”,敞開心扉,與朋友坦誠相見,不要使自己的城府太深,不要人為地造成與別人之間的隔膜、損傷與人之間的感情紐帶。正所謂,人之相處,貴在相知。
開放的性格之所以對人有一種魔力,就是由于能夠使人對不同的觀念學習,向異己的人學習,讓自己學到平常學不到的東西。這種寬廣兼容的心態,就是成功的重要保證。
4.提升性格的硬度。為性格加入硬度是每個人修養良好性格的首要任務。很多人的性格中,過多的謙卑和懦弱淹沒了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剛毅果敢,導致他的性格唯唯諾諾,永遠離成功都有一步之遙,怎樣都無法靠近成功的生活。
只有具有沖破苦難和阻力的勇氣,能夠戰勝重大挫折和打擊的人,才是能夠享受到生活的幸運兒。在征服困難的過程中,你的心態會因為經受過歷練而更加積極樂觀、堅韌剛毅,而擁有了這些的你,則會毫無懸念地擁有光彩奪目的人生。
性格對心理狀態有著如此之大的影響力,所以,當決定了生活質量的心態需要得到鍛煉和提升時,你就一定要注意修煉、改變自己的性格了。
性格會遺傳嗎?
在現代,遺傳影響性格這個課題是很受爭議的,大多數的學者和研究者都認為,遺傳因素是通過氣質來影響嬰兒的性格的。有遺傳形成的氣質,根據自己的一些活動和影響,就變成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性格。
心理學家說,性格的形成有一部分是來自遺傳,性格“因子”中的遺傳因素是不可忽視的一種組成部分。
這在一些著名的家族里都可以看出來,性格與遺傳有著一種很獨特的遺傳關系。很多人知曉的美國圣塔克拉大學的教授田之瑋博士,就是美國原伯克萊大學分校校長、著名學者田長霖先生的侄子。田氏家族在美國、整個華人社會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而且田氏家族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家族,其第二代、第三代人中共有博士、碩士20多名,發展領域更是遍及核物理、醫學、金融、飛機制造、生物工程等。而田之瑋博士不僅在國際學術論壇有很大的影響力,還很善于研究外匯風險,并有很多的研究成果。
還有一個著名的瑞士家族,他們就是三代人里面共出了8位杰出學者的伯努利家族,從17世紀后期開始到以后的近一個世紀里,先后培養了數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最出名的是提出流體力學的“伯努利定理”的達尼埃爾·伯努利。
現代舞的創始人伊莎貝拉·鄧肯,因為當年在巴黎大劇院赤腳跳舞而轟動了整個歐洲,她改變了人們對待舞蹈的傳統看法,引發了一場舞蹈的革命。
對舞蹈有如此天分的伊莎貝拉,出生于一個有著良好的音樂和文化氛圍的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詩人,有著很高的文學素養,家里的藏書也多得不得了,所以,小伊莎貝拉從小就養成了一種很好的文學素養。而她的母親是一位音樂教師,小時候的她就常常跟隨著母親學一些音樂上的知識,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的懷里撒嬌的時候,她已經能隨手彈奏出一首曲子了。在這樣一個和美的家庭中,繼承了父親的文化細胞,又被音樂一直包圍著長大的伊莎貝拉就成為了一個特立獨行、充滿藝術感的獨特的女孩子。
當伊莎貝拉看到母親教別的孩子音樂的時候,她也覺得心里癢癢的,于是,她也將附近鄰居家里的孩子叫到自己家里來,教他們舞蹈,母親細膩的性格也給了伊莎貝拉不少影響,于是,從小伊莎貝拉就奠定了自己與人良好溝通的性格、獨特新鮮的性格。
由此可見,遺傳的基因對性格的奠定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對此現象,有很多科學家都進行了研究,但是其中研究的比較有深度的就要數高爾頓了。
說起高爾頓你可能不太知道,但是他的表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因進化論而聞名的達爾文。高爾頓是首先注意到“家族人才”這一特殊現象的其中一人。他采用“血統研究法”對家族血統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這種方法通過調查某種特質是否頻繁地出現在一個家族中,繼而確定遺傳對這種特異基因的影響力。
通常大家都認為,剛剛出生的嬰兒就像是一張白紙,可以隨心所欲地勾畫出不同類型的性格、不同色彩的人生。但是,你知道嗎?每個人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與眾不同的性格,這是在新生兒降生的瞬間,甚至可以說在胎兒形成的期間就已經具有了。比如,有的剛剛出生的孩子就有一種很沉靜的性格,大人無論怎樣逗他笑,他都很安靜的待著,而有的孩子,則一直笑口常開,稍稍逗弄,就笑得前仰后合……其實這就是一種遺傳的性格。
在現代,遺傳影響性格這個課題是很受爭議的,大多數學者和研究者都認為,遺傳因素是通過氣質來影響嬰兒的性格的。有遺傳形成的氣質,根據自己的一些活動和影響,就變成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性格。比如,有兩種不同性格的人同時在幫助別人,外向、活潑性格的人就會表現得動作敏捷、妙語連珠,讓接受幫助的人感到熱力四射;而內向、沉穩性格的人,則會沉著冷靜、將情感埋藏在心中,但是也能夠讓人感到一種特有的溫暖。如果你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外向的人的父母,很可能就是一對熱情洋溢的開朗的父母,而內向的人的家庭或許總是處于一種沉靜的氛圍中。
著名的遺傳學家詹森做了一個實驗,他的實驗證明了遺傳因素對智力有著很明顯的影響。無論兒童是否與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的智商都與親生父母有著很明顯的聯系。所以詹森認為這是遺傳對智力的影響,而且,他們還會有相互的影響。因此,如果一個人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父母有更高的智商和教育水平,那么這個人也會具有高水平的智商、良好的性格、更容易成功的生活。
但是更多的科學家卻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們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提出了只有音樂和犯罪才具有遺傳的因素,而其他的性格和才能則完全是因為環境的熏陶和后天的努力。比如,一些音樂家都是在具備著良好的音樂氛圍的環境中出生和長大的;而犯罪的性格也神奇的具有遺傳現象。比如著名的“吉克家庭研究”事例,一位學者到監獄要了一份服刑犯人的名單,結果發現其中“吉克家庭”的姓氏要比別的姓氏的人多得多,這就證明了犯罪型性格的遺傳性。
但是也有的專家稱,這是因為,這些人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被熏陶、傳染才會出現這種家族式的人員聚集,但是卻也從來沒有證實過遺傳對性格沒有影響的實驗。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遺傳與性格肯定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雖然人的性格是具有遺傳性的,但是也不是不能改變的,當你的性格不適合與人交流,或者很難獲得成功的時候,一定要相信,性格是可以改變的,通過后天的努力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你也可以擁有一個更討人喜歡、更成功的性格。
價值觀對性格的影響
不同的價值觀自然會導致不同的性格的產生,所以,當現實需要你改變自己的性格時,那么首先就改變一下你的價值觀,這樣就能夠從本質上改變你自己的性格了。
提到“性格”二字,人們會下意識地想到這是一種情感氣質。但是,你知道嗎?價值觀也是影響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你會發現,在生活中,或許你會對某個人的做法覺得困惑、不可理喻,但是他自己卻覺得這很正常,這就是因為你和他的價值觀不同,所以導致對事情的看法、做事情的方法不同的原因,這就是所謂的價值觀的差異。
性格的其中一種分類方式,就是以價值觀的不同而進行的分類。一位教育學家根據人們價值觀的不同而將人的性格分為了六類:理論型、經濟型、權力型、社會型、審美型、宗教型。
理論型性格的人,表現為追求真理、喜歡探求事物的本質,能夠理性的認識事物,不會被感性的東西所迷惑。這是因為這種類型的人,通常都是能夠理性的對待事物的人,他們會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質屬性,透過事實看到內在的邏輯。他們是一個實際的人,你永遠不會從他們的身上看到情緒化的一面,他們的身上總是穿著符合各種場合的嚴肅的西裝,臉上總是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喜歡這種性格的人會說,腳踏實地的性格讓人看起來特別有安全感,而且從不情緒化,是很適合生活的人;而不喜歡這種性格的人則會說,這樣的人生活得不累嗎?沒有一點自己的情緒,只是憑著各種理性去做事、去做人,生活的一點情趣都沒有,看起來硬邦邦的,一點也不討人歡喜。
其實,他們只是更能看清生活的本質而已,正因為如此,這種類型的人通常會具有務實、進取、平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