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討論
書名: 3A多鄰國,啵嘣全世界作者名: 筆上有傷本章字數: 2071字更新時間: 2025-07-19 22:11:43
吉盛飯店。
茶香裊裊,驅散了方才酒宴的些許油膩。
文旅局資源開發處的孫處長和檔案局數字信息中心的李主任,正端著溫熱的消食茶,靠在舒適的椅背上閑聊。
話題自然繞不開剛剛敲定初步合作意向的《歷史》項目,兩人臉上帶著一絲酒足飯飽后的輕松,也夾雜著對這項創新合作前景的審慎評估。
“老李啊,郭林多那小子,野心不小。”孫處長吹了吹浮在茶湯上的嫩葉,語氣帶著幾分感慨,“想把咱們幾千年的家底兒用游戲給盤活,讓年輕人去挖掘歷史、去拼湊歷史記憶,這想法,想要實現真的太難了。”
他雖這么說,眼神里卻并無否定,更多是面對新事物的本能猶疑。
李主任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鏡片后的目光沉穩:“想法是夠大膽,技術demo你也看了,王啟明那小伙子有點東西。”
“關鍵是,這游戲教育的牌子,他們《語言》到底立沒立穩?根基不牢,咱們這《歷史》項目,風險可就大了。”
他抿了口茶,沒把話說透,但意思很明白:多鄰國的《語言》是試金石,是評估其能力和前景的關鍵指標。
就在這時,包廂門被輕輕敲響。
孫處長的秘書拿著一個平板電腦,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他微微躬身,聲音比平時快了幾分:“孫處,李主任,打擾了。您二位關注的游戲設計師大賽,分數出來了。”
他將平板放在兩位領導面前的桌面上,屏幕亮著。“我特地找人了解了一下情況,也咨詢了懂行的朋友。”秘書補充道,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這個分數......可以說是大賽有史以來排得上號的頂尖分數了,含金量極高。”
“多少分?”孫處隨口問道,他們以往并不關注這個賽事,但是自從郭林多找他們來合作后,他們也開始關注這場比賽,并且開始調查一番。
如果郭林多的游戲不好,公司沒有水平,那他肯定不能與郭林多合作。
孫處的心里給多鄰國打了個最低分數線。
如果多鄰國過了80分線就與他們合作。
他猜測《語言》也就85分左右的分數了,畢竟經過調查,梟籠包給的分數能超過85的游戲,那幾乎是鳳毛麟角。
秘書把平板遞過去,上面赫然顯示著那個分數和醒目的“S級”標識。
孫處將手里的茶蓋放到茶杯上。
“有個叫梟籠包的鑒賞師給多鄰國98分的高分。”秘書提醒道。
李主任剛喝進嘴的一口茶差點嗆出來,他猛地湊近屏幕,眼鏡片幾乎貼了上去:“九,九十八?梟籠包給的?”
他抬起頭,和孫處長對視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極度的震驚,隨即,這震驚化為了如釋重負和一絲慶幸。
驚訝的是,這與他們預測的分數相差甚遠,是太高了。
所以震驚。
而如釋重負則是他們賭對了。
“好!好!好!”孫處長連說了三個好字,臉上綻開笑容,用力拍了一下大腿。
“老李,看來咱們這頓飯,押對寶了!這分數,這評級穩了啊!跟他們的合作,可以放心大膽地往前推了!”
壓在心頭關于游戲是否夠格的最后一絲疑慮,被這98分的高分驅散。
與多鄰國公司合作《歷史》項目,弘揚大夏歷史,增加大夏軟實力。
如果真的能成,多鄰國功不可沒。
教育部,劉鵬辦公室。
氣氛則是卻截然不同。
劉鵬獨自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辦公室里只開著一盞臺燈。
他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正是梟籠包那份報告的電子版。屏幕的光映著他緊鎖的眉頭和異常嚴肅的臉。
98分,S級,鎖定決賽.....
“在這里,每一個單詞不再冰冷,每一次對話充滿生機。”
“它用游戲最本真的樂趣,探索、互動、克服挑戰、收獲反饋。”
“重新點燃了語言學習的火炬,并證明了優質教育可以如此普惠、如此迷人。”
說的好啊,這些話說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端起已經涼透的濃茶,狠狠灌了一大口,苦澀的滋味在口腔蔓延,卻壓不住心頭的翻江倒海。
震驚是有的,甚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佩服。
但更多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壓力和緊迫感。
這98分,不僅僅是對一款游戲的肯定,更像是一份面向全社會的、關于教育公平和效率的耀眼成績單!
傳統教育模式在某種程度上的遲緩和笨重。
尤其當他想到那些偏遠山區,連基本英語師資都匱乏的學校……
“不能再等了…”劉鵬低聲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發出沉悶的篤定聲。
梟籠包的報告,這98分徹底擊潰了劉鵬心底最后一絲猶豫和觀望。
他猛地抓起桌上的紅色電話,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喂,小陳嗎?通知下去,半小時后,開會。大會內容就是關于《多鄰國·語言》接入偏遠貧困地區試點推廣的專項計劃!”
“你問我材料?就用我之前讓你們準備的那份《關于多鄰國支持偏遠山區白皮書》,加上今天游戲設計師大賽這個98分的官方評測報告,作為最有力的附件支撐!告訴所有人,這次會議,只討論怎么做,不討論做不做!”
半小時后。
“劉鵬你又弄什么幺蛾子?”熊主任問道。
“我沒弄幺蛾子,今天還是關于多鄰國這款游戲。我們之前討論時,這款游戲還是demo狀態。如今已經完全發布,你們也看到了,多鄰國定價1元的事情以及多鄰國在游戲界取得的成績。”
“那又怎么樣?”
多鄰國在游戲界取得了不小的成績與他們有什么關系?
“我可以不讓多鄰國進校園,但是讓我省偏遠山區的那些孩子們用到多鄰國學習英語,這總可以吧?”
“那不也是學校?”有人問道,誰說偏遠山區不是學校?這不也是多鄰國進校園?
劉鵬拍著桌子,“是學校為什么不和縣里城里的給予同樣的教學資源?為什么總有去偏遠山區的教師嚷嚷著教學資源不足?”
“......”眾人沉默不語。
“總之,這件事要好好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