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侄子只對賺錢感興趣(求收藏,求追讀,求票票)
- 重啟85:下海讓媳婦生下三胞胎
- 愛吃折耳根的烏龜
- 2136字
- 2025-07-14 12:00:00
“有個副食品店的叔叔算什么,等你以后畢業了,跟著我干,你的同學,朋友,會更加羨慕你。”
張向東頓了頓,神色忽然變得嚴肅起來,拍著張永紅的肩膀說道:“沒有上高中和大學,是我一生的遺憾,當初要是能好好學習,上個高中和大學,我也不至于只是副食品店的一個臨時工。”
“當你長大后,想要做一些事情,又無能為力的時候,才會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
張永紅此刻并不能理解二叔的話,卻能感受到二叔的情緒變化。
“二叔,不是我不學,是我真學不下去,聽老師講課,就犯困。”
“那你對什么感興趣?咱們叔侄二人,今天好好談談心。”
“不是上學的料,咱也不必強求,但你現在年齡還小,總歸是要有一技之長才行。”
張向東能夠理解大侄子這種狀態,他之前上學的時候,也是這種情況。
學習是需要一定天賦,這跟智商沒有關系,有的人學習不行,但做其他的事情,卻如魚得水。
有的人只會一味的學習,讀死書,即便是能上大學,讀出來也只是個書呆子。
張永紅明顯是屬于這種學習不行,在其他方面,卻有著與眾不同能力的人。
好好培養,未來不說成大器,最起碼也會比上一世強很多。
“我對賺錢感興趣。”
“二叔,你之前帶回來的糖和餅干,大部分都被我賣了。”
“嘿嘿,餅干一分錢一個,水果糖,一分錢半塊。”
張永紅說到賺錢,頓時變得眉飛色舞,吐沫橫飛。
“那你現在存了多少錢了?”張向東好奇的詢問。
“沒多少,加上昨天賣知了猴的錢,也就兩塊多錢。”
張永紅一臉得意的,把他怎么賺到這么多錢的過程,詳細說了一遍。
“你還真是個人才。”
“這么能賺錢,那你數學學得咋樣?”
張向東記得大侄子的數學并不算好,也就三四十分的樣子。
從來就沒見他及格過。
“二叔,你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一百以內的加減乘除還是沒問題的。”
說到成績,張永紅的臉頓時就垮了下來。
“那一百以上的加減乘除呢?”
“你總不至于以后只想賺一百塊以內的錢吧?”
“對賺錢感興趣,那對數字必須敏感,要是連賬都算不清,以后可沒辦法做大事兒。”
張向東看到張永紅一臉向往的糾結,差點沒笑出聲來。
“二叔,我真能賺這么多嗎?”
張永紅覺得賺兩三塊錢都十分不容易了,根本就沒想過要賺一百塊錢。
“如果你只停留在現在的水平,那肯定賺不到。”
“人永遠無法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人家上過大學,出來做生意的人,分分鐘就能賺幾百,上千,甚至上萬塊錢。”
“二叔,你說來說去,還是想要讓我好好學習。”
“就沒有不用上學,就能賺大錢的方法嗎?”
張永紅無比的糾結,他對賺錢感興趣,想要賺很多很多錢,又不想學習。
對他來說,學習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
“當然有,只不過結局都不是很好。”
“沒有文化,即便你真的碰運氣,賺到了很多錢,也會因為思維的局限,讓你把這些賺到的錢,全部還回去。”
“學知識能讓你開闊眼界,提升格局。”
“你懂得越多,別人越不容易騙你。”
“當你什么都不懂的時候,別人想要騙你易如反掌。”
“我說的知識,不一定是課本上的知識。”
“過兩天,我去給你買幾本小說回來,說不定你會喜歡。”
“什么小說?”
“等我給你買回來就知道了,保準你愛看。”
兩人說著話,很快就到了家門口。
張向東也不著急回家,點燃一根煙,坐在門口,繼續跟大侄子聊著‘賺錢’大事。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賣油炸知了猴,張向東拿今天抓的知了猴舉例,讓張永紅計算。
張永紅算著算著就算迷糊了。
“我算是知道,你為啥一個人只收五分錢了。”
“要是我的話,就不收固定的抽成,而是要根據大家抓的知了猴數量,進行抽成。”
“也不抽多了,就抽百分之十。”
“只要大家抓一百個知了猴,就能拿到五分錢,二百個知了猴就是一毛錢。”
“大家抓的知了猴越多,我賺錢越多。”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賺錢。”
“我收你的知了猴一分錢兩個,你收別人的知了猴,可以一分錢三個收。”
“你知道這樣下來,你收三千個知了猴,能賺多少錢嗎?”
張向東刻意把數字說得很大,就是讓大侄子算不出來,好引導他對學算數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催化劑。
即便是沒有學習的天賦,只要對某件事感興趣,能夠沉下心來去做這件事,就會事半功倍。
“算不出來。”
張永紅掰著手指頭,算了好一會,也沒有算明白。
三千這個數字,對他來說,太大了。
而且這里面,還涉及到加減乘除,他是真算不清。
“我給你算一遍,三千個知了猴,你收的話,是一千分錢,一千分錢,等于十塊錢。”
“賣給我,三千個知了猴,就是一千五百分,等于十五塊錢。”
“減去你收知了猴的十塊錢,三千個知了猴,就能賺五塊錢。”
“按照你們今天抓知了猴的數量不到三天的時間,你就能賺這么多。”
“但是,按照你現在的方式收取抽成,三天,你最多就只能賺一塊多錢,兩者相差了三倍以上。”
“這就是會算賬和不會算賬的區別。”
聽著二叔算賬,張永紅呼吸都變得急促。
隨后便是痛心疾首,這次損失太大了。
三天就差三四塊錢,比他這幾年攢的錢還要多。
此刻,他恨不得立刻回到學校,去跟老師好好學習算數。
“二叔,你能教我算賬嗎?”
“我明天就跟他們說,一分錢三個知了猴。”
“二叔,還是你厲害,隨隨便便就能賺這么多錢,以后我要跟著二叔你干大事兒。”
張永紅滿是期待的看著二叔。
“我可沒那么多時間教你,這都是你一到四年級數學課本上的知識。”
“真要想學的話,就自己去好好看看課本。”
“實在不會,就來找你二嬸,她可是很優秀的初中畢業生。”
張向東可沒功夫教大侄子從頭學算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