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有病,得治!
- 重啟85:下海讓媳婦生下三胞胎
- 愛吃折耳根的烏龜
- 3022字
- 2025-07-04 08:13:22
“孩兒他爹,你真要為了肚子里的孩子,辭掉工作?”
出了村子,王秀蘭抱著自家男人的腰,語氣中明顯帶著憂愁和疑慮。
“媳婦兒,你不相信我?”
“我和你一樣,都想要這個孩子。”
“供銷社的工作每個月二十多塊錢,連家都養不活,不能讓你和孩子過上好日子,繼續干下去,就是浪費時間,還不如辭掉,去做點小生意。”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不少年輕人都跑南方去賺錢。”
“咱不比別人差。”
“我對供銷社的各種物品價格了如指掌,隨便做點什么,也比在副食品店當個臨時工強。”
張向東停下自行車,用腳撐著地,轉頭十分認真的看著媳婦兒。
“那你準備做什么?需要多少本錢?”
“咱們家,總共就幾十塊錢存款……”
王秀蘭確定張向東已經下定決心,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分家后,他們根本沒存下什么錢。
“沒錢有沒錢的辦法,媳婦兒你安心養胎,我肯定不會餓著你和孩子,以后還會讓你們越過越好。”
張向東右腳一蹬,屁股一抬,繼續往鎮上騎。
他對祖國未來的發展,一清二楚,知道在這個年代,想要賺錢很容易。
重活一世,有風險的事情,他是一點不想做,媳婦兒還懷著孩子,更不想去南方闖蕩。
這年頭,南方亂的很。
張向東清楚記得,村里幾個年輕人,就是這兩年,看別人從南方倒騰電子表回來賣,賺了不少錢,幾人借錢合伙去南方,結果一去不回,杳無音信。
家里人連去什么地方找都不知道,最后只能給幾人立了衣冠冢。
需要本錢多的生意也沒辦法做,他不想借錢做生意。
老爹雖然是村里的拖拉機手,每個月能賺不少錢。
但,這幾年為了給他和他大哥蓋房結婚,外加兩個姐姐陪嫁,還要補貼他們家,供養妹妹和弟弟上學,手里不僅沒錢,還欠了一些外債。
張向東兄弟姐妹六人。
大哥張向左,比他大八歲,今年三十一,跟老爹一起開拖拉機。
家里兩兒一女,大兒子十一歲,閨女九歲,小兒子六歲。
大姐張向西,今年二十八,嫁到隔壁村,家里兩個男孩。
二姐張向南,二十五歲,嫁到本村,一兒一女,同樣是兩個孩子。
張向東是家里老四,結婚早,剛二十三歲,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了,不過兩個孩子都是女兒。
小妹張向北,今年二十歲,在技校讀中專。
弟弟張向前十七歲,在縣里讀高中,學習非常好,不僅考上了大學,而且吃上了公家飯。
上一世對張向東也非常好,后來還專門把他安排到市政府大院當保安,要多悠哉就有多悠哉。
直到鎮上,張向東也沒想到要做什么生意。
停下車子,等媳婦兒從后座上下來,這才把車放在供銷社門口,上鎖。
帶著媳婦兒,進入供銷社旁的副食品店。
“二東,你咋來了,今天又歇班?”
“二東媳婦兒也來了,你們兩口子,這是要回娘家?”
副食品店的中年女售貨員笑著招呼兩人。
“馬嬸,給我拿兩罐麥乳精,兩包大前門,一包官廳。”
“別說沒貨,我可知道,這兩天才來了一批。”
張向東沒有回答馬嬸的問題,農村婦女個個都是村口情報組成員,跟他們說個什么,都能傳出十里地去。
抬眼看了看柜臺,見里面沒有擺著麥乳精,他知道這是馬嬸藏起來了。
“買一罐就行。”王秀蘭連忙拉住張向東。
“給爺爺買一罐,反正都是老娘給的錢,給爺爺花,權當是老爹老娘的一份孝心。”
“別人來肯定是沒有,二東你要,沒有嬸子也得給你弄兩罐出來。”
“兩罐麥乳精九塊,兩包大前門兩塊,官廳兩毛五,總共十一塊兩毛五。”馬嬸啪啪啪的撥弄著算盤。
“馬嬸,咱都是自己人,還要加價,你這就有些不地道了。”
“麥乳精八塊,兩包大前門一塊,官廳兩毛,總共九塊兩毛。”
“都給我記賬上,發工資的時候,直接扣。”
張向東是供銷社副食品店的臨時工,欠的錢只要不比工資多,自然是沒問題。
“二東,你又沒票,大前門一塊真不行。”
不等馬嬸說完,張向東立即打斷:“大前門是我給劉主任拿的,他肯定沒話說。”
“你這是又要干啥,還送兩包大前門。”
馬嬸轉身走進里屋,拿出兩罐麥乳精,兩包大前門,一包官廳遞給張向東,好奇的問。
“走走主任的后門,讓他給我把臨時兩個字去掉。”
張向東隨口胡謅一句,拿著東西,拉著媳婦兒往外走。
“不著調,兩盒大前門能給你轉成正式職工,那咱們供銷社就不會再有臨時工了。”
馬嬸看著張向東兩口子離開的背影,自言自語著拿出賬本,記上賬。
“孩子他爹,你現在就要去找供銷社主任嗎?要不要再好好考慮考慮。”
“或者先讓供銷社主任,給你請假一段時間。”
王秀蘭心里還是不想讓張向東辭去這個工作。
再怎么說是一份正式工作,每個月能賺二十多塊錢,省著點用,加上種地,爹娘補貼一些,勉強夠一家人吃喝。
“我就是去請假。”
“等賺到錢,再來辭職。”
“媳婦兒,你看我像傻子嗎?”
沒有賺錢就辭職,他老爹不把他腿打斷,也會把他自己氣個半死。
路上,他已經考慮好,先請半個月假,找到穩定賺錢的門路,再跟老爹商量辭職的事情,就要簡單很多。
囑咐媳婦兒在這等著他,張向東轉身進入供銷社,來到劉主任辦公室外面,敲了敲門。
聽到劉主任的聲音,這才打開門進入辦公室,隨手把門關上。
劉主任正在看報紙,抬頭看了一眼,見是張向東,皺了皺眉:“二東,你今天怎么沒在村里的副食品店工作?”
“這不是很久沒聽主任教導,想來給劉主任匯報匯報思想工作。”
張向東不動聲色的把兩包大前門放到劉主任辦公桌前。
“有事說事,別給我扯這些有的沒的。”
劉主任看在兩包大前門的面子上,終于離開報紙,正眼看向張向東。
“最近身體不適,想請半個月假,還請主任批準。”
“我看你生龍活虎,身體挺好,有什么事,需要請這么長時間的假,最多給你三天。”
劉主任能給三天假,還是看在兩包大前門的面子上。
“劉主任,咱們供銷社的人,都說你一心為民,是人民的好公仆,領導供銷社有方,肯定能體諒我們這些下屬的不易,我這身體,三天真養不好,得半個月才行。”
“工資該怎么扣,就怎么扣。”
張向東撿著好話拍馬屁。
一兩天假,只需要找他們村副食品柜臺小組組長請。
七天以內,找副食品部的主任請就行。
超過七天就需要找供銷社主任才能批假。
正常來說,張向東請半個月假,又不要求發工資,送兩盒煙,完全可以。
然而,劉主任就喜歡拿捏下面的人。
再加上,張向東在供銷社這些領導面前,名聲有點差,這才會導致劉主任看到張向東,眉頭直皺。
“不用給我戴高帽,最多三天,多一天都批不了,而且這三天沒工資。”
劉主任面露不悅,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我這病挺嚴重的,腦子里經常出現一些幻聽。”
“昨天,還莫名其妙的出現,有人說馬副鎮長家的兒子跟劉主任很像的幻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必須得好好去看看,不然,容易管不住嘴,把這些話傳出去。”
軟的不行,張向東只能來硬的。
這事兒并非他胡亂編造,而是真人真事,只不過,要等到九十年代以后。
“張向東,你什么意思?”
劉主任騰的一下,心虛的站起身子,色厲內荏的盯著張向東。
“主任,我有病,得治。”
“剛剛說半個月,好像還不夠,最起碼要一個月才行,治病需要花不少錢,工資也不能少。”
張向東毫不客氣的把桌子上兩包大前門,又給拿了回來,表現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坐在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打開官廳煙,抽出一根,放到嘴里,才發現自己沒帶火柴。
“劉主任,借個火。”
張向東下意識的丟了一根官廳煙給劉主任,無比自然的道。
“好好好。”
“我給你點上。”
劉主任被氣笑了,下意識的接過煙,從辦公桌里拿出一盒火柴丟給張向東。
他是真的心虛。
這事兒,都是年輕時候犯下的錯誤。
本來以為沒人會知道,他也早就跟馬副鎮長的媳婦兒,斷了聯系。
卻沒想到張向東竟然會知道這事。
張向東劃著火柴,點燃不帶過濾嘴的官廳煙。
深吸一口,吐出白色的煙圈,一臉真誠:“怎么能勞煩劉主任,還是我給劉主任點上,壓壓驚。”
“我這病一個月保證能治好,到時候,什么事情都會忘掉,請劉主任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