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派顯然在這次大會上投入了不小心力,將各派人士,江湖人安排得井井有條。
展現出大派風范。
估計也只有少靈寺能夠接待這么多江湖人。
而且在接待條件上肯定要差一些——畢竟是佛門,粗茶淡飯。
連武當都不一定有這樣的接待能力,武當不像少靈,不是以人數多著稱的門派。
那些受到邀請的門派,被嵩山弟子帶領參觀嵩山。
對已經來到的五岳之人,介紹的同時,更有意有所指:“嵩山位居天下之中,在漢唐二朝邦畿之內,原是天下群山之首……”
暗示嵩山是群山之首,那他嵩山派也應該是五岳之首。
其實之首已經是了。
五岳劍派是聯盟,左冷禪是盟主,而他顯然并不滿足于此。
盟主不夠,真·五岳掌門才符合心意。
今天是真正約定好共襄盛舉的日子。
大量的江湖人涌向嵩山派。
剩下四岳中,除了恒山派之外,其余都已經來到嵩山。
連少靈方證、武當沖虛都到了。
很快,左冷禪就接到弟子來報,恒山派眾人已到山腳下,正在上山。
于是,一群人開始移步至峻極禪院。
嵩山峻極禪院。
江湖人來的太多,別說里面的大殿,就連外面的院子都站滿了人。
院子還好,大殿內著實有點氣悶。
左冷禪來到大殿門口,朗聲道:“我五岳劍派今日聚會,承蒙武林中同道友好賞臉,光臨者極眾,大出在下意料之外,以致諸般供應,頗有不足,招待簡慢,還望各位勿怪。”
立刻有人回應:“不用客氣啦,只不過人太多,這里站不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左冷禪安排的托。
左冷禪道:“由此更上二百步,是古時帝皇封禪嵩山的封禪臺,地勢寬闊,本來極好。只是咱們布衣草莽……”
“咱們又不是造反做皇帝,既有這等好所在……”
幾句話間,就把地點改成了封禪臺。
不只是泰山有封禪臺,嵩山這邊也有。
封禪臺為位于嵩山絕頂,由大麻石所建,每塊大石都鑿得極是平整,經過歲月的侵蝕不免破損。
又由左冷禪命人修整,此刻已見不出破敗,可謂煥然一新。
站在這絕頂之上看過去,云開日朗,纖翳不生。
不禁讓人胸襟大暢。
“恒山派來了。”
人潮涌動,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人群分開。
恒山派姍姍來遲,而且相當吸引眼球。
因為定逸師太躺在竹板上,被人抬上來的,其面若金紙,一看就知道受了重傷。
以定逸原本的傷,好好療傷,十天的時間不至于還要躺著。
不過這次就是為了硬剛左冷禪而來,再加上趕路養傷的確不易,干脆就躺下了。
一群尼姑后面,還有個和尚不遠不近地跟著。
此人是不戒和尚,并非出自少靈。
他是儀琳的老爹,恒山派啞婆婆的丈夫。
時異前往恒山送信,沒有遇到左冷禪可能派來的殺手。
定靜師太拿到信后,恒山上下如臨大敵,請了不戒和尚這個女婿外援。
另外定靜也帶著一部分弟子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匯合趕到。
等人匯合,也是恒山派姍姍來遲的原因。
不是一定要遲到吸引目光,算是錯有錯著。
至于時異,他當然也來了,但沒有和華山派其他人一起,隱藏在人群中。
穿著的是華山派制服不影響他隱藏。
這么多江湖人中,穿著華山制服的人不少,粗略估計有一百多人。
要知道,現在華山外門弟子人數上千。
一百多人來此,還算少了,來的外門弟子比這個數量要多,不是每個人都穿著表明身份的制服。
在外的林平之也來到,和華山派岳不群等人不遠不近。
值得注意的是,他身后跟著一群外門弟子,赫然是“復仇者聯盟”。
引得人頻頻側目。
華山外門弟子是“一盤散沙”,但如果真的有人可以把外門弟子聯合起來,哪怕只是一部分,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不只是林平之站位和岳不群等華山正統若即若離。
封不平也是如此。
至于那位傳說中的華山太上長老,風清揚師弟,華山革新壯大之功臣,時異似乎沒來。
據說這位非常年輕,而且長相俊逸。
華山派這群人中,沒有合適的。
另外一個年輕帥氣的人,是林平之。
林平之這段時間聲名鵲起,又一直在外拋頭露面,大家能把名字和長相對上。
除了那位時長老不在外。
華山派另一個比較有名的人,練了獨孤九劍的首席大弟子令狐沖也不在。
一些關于定逸為什么會躺著的議論聲中。
左冷禪和方證、沖虛兩人假意客套了一下,來到封禪臺的石階上。
“眾位朋友請了。”
左冷禪的開場白清晰可聞。
嵩山絕頂山風甚大,群豪又散處在四下里東張西望,他這一句話卻清清楚楚的傳入了各人耳中。
可見內功高明。
風聞榜將其排在任我行之下,正道中僅次于已經不問江湖之事的風清揚,以及方證。
比沖虛還要高一位,也有一定道理。
什么,風聞榜不排名,只是列舉強者。
不管,反正就是排了。
江湖前五的左冷禪聲音傳來:“眾位朋友瞧得起左某,惠然駕臨嵩山,在下感激不盡。眾位朋友來此之前,想必已然風聞,今日乃是我五岳劍派協力同心、歸并為一派的好日子。”
臺下安排的托們立刻高喊起來:“是啊是啊!”
一陣“主賓盡歡”后,左冷禪繼續道:“想我五岳劍派向來同氣連枝,百余年來攜手結盟,早便如同一家,兄弟忝為五派盟主,亦已多歷年所。
“只是近來武林中出了不少大事。
“兄弟與五岳劍派的前輩師兄們商量,均覺若非聯成一派,統一號令,則來日大難,只怕不易抵擋。”
五岳大會,最開始是為了商量對付魔教。
現在左冷禪把并派和對付魔教混成一團來提。
算是掌握名分。
前面說的五岳“歷史”也為并派提供基礎。
這不是信口開河,而是“自古以來”。
左冷禪說話間,有人在人群中穿梭,來到岳不群他們旁邊。
正是暫離華山的令狐沖。
沒有穿著華山(內門)弟子制服,頭發披散著。
可以說瀟灑不羈,也能說放浪形骸。
岳不群對弟子這浪蕩子的打扮頗為不滿,語氣臉色皆是淡淡。
華山外門弟子本就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聲勢浩大是浩大了,卻是良莠不齊。
名聲全靠他們這些“老華山”維持。
結果令狐沖出來就是這浪蕩的模樣,讓岳不群頗為不喜。
察覺到師父的不滿,令狐沖興沖沖的笑容消失不少。
好在寧中則、岳靈珊還有其他弟子見到令狐沖歸來,低聲交流,依然融洽。
另一邊,左冷禪剛剛鋪墊完畢,底下的托還沒來記得叫好。
就聽見有人冷聲道:“不知左盟主和哪一派的前輩師兄們商量過了?怎地我莫某人不知其事?”
說話的正是衡山派掌門人莫大先生。
他此言一出,顯見衡山派不贊成并派一事。
左冷禪沒有正面回答,反而說出費彬被殺一事,直指莫大為兇手。
莫大心中一凜,表面不動聲色,直接否認:“并無其事!諒莫某這一點兒微末道行,怎殺得了大嵩陽手?”
左冷禪則是以劍招位置作為論據。
莫大意識到左冷禪沒有證據,只是推測,來了個死不承認。
左冷禪也不在意,說著并派的事情,將這件事跳過。
卻也成功壓下莫大,讓他不在并派之事上豎旗反對,算是目的達成。
按下莫大,左冷禪立刻把矛頭對準泰山派。
原本泰山派才是最好搞定的。
只不過莫大先聲奪人,左冷禪隨機應變,用費彬之死壓服。
現在輪到泰山派了,有條不紊地按照計劃進行。
泰山派掌門是天門道人,在他之上還有三個師叔,倒是和岳不群、時異的關系很像。
左冷禪提前和玉璣子、玉磬子、玉音子合作。
幾句話就把反對并派的天門道人擠兌得沒了掌門之位。
泰山派來的兩百弟子中,足有一百六十多人支持三個長老,天門道人以及門下可謂勢單力孤。
又有左冷禪安排的左道強人青海一梟動手,出其不意制住天門道人。
泰山派大勢已定,就剩下收場。
人群中卻突然閃出一道極快的身影,在泰山派眾弟子根本反應不過來之時,竄入到包圍圈。
寒光直指青海一梟面門。
青海一梟感受到威脅,不顧天門道人,快速后退。
來人抓住被點穴的天門道人,又以極快的身法脫離泰山弟子,把天門道人丟到了恒山派附近。
“誰!”
這一變故來得太快。
等人都被丟地上了,泰山派一些人的喝問之聲才姍姍來遲。
“華山弟子?”
石階上的左冷禪冷硬表情不變,瞥了一眼岳不群。
帶走天門道人之人,身穿華山弟子的制服,只是衣服上的裝飾不是內門的紅云,也不是外門的條紋。
更像是……血液沾染后留下的血跡?
“這是誰?”
“好俊的輕功,好快的身法!”
“好像是華山外門?”
嘩然之聲響起。
剛才制服天門道人者的武功已然很高,沒想到又冒出來一個好像更高的。
江湖高手如過江之鯽冒出。
果然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