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蜂蜜一手貨源
- 年代,從抓賊立功開始起飛
- 四海散人
- 2191字
- 2025-05-16 10:19:57
第六章蜂蜜村
“大爺,你們這里是土凹村嗎?”
“這里就是土凹村,后生,你是城里來的?”
“大爺,聽說你們這里有很多的蜂場?”
“養蜂啊,家家戶戶都會,但有蜂場的不多……”
賣了藥材的李青山并沒有離開,而是輾轉多處找到了一個叫土凹村的地方,在村口老大爺的指點下,找到了位于山里的蜂場。
倒騰藥材只是小生意,無法做大,也不長久。
所以李青山還得找一個新的路子。
倒騰些土特產也不錯。
現在正處于秋初,正是采蜜的好時候。
上一世八九十年代,土凹村可是大田縣有名的養蜂村。
七十年代的時候,土凹村的村長引進了意大利的養蜂技術,然后在村里建立了幾個蜂場,培養了很多養蜂人。
包田到戶以后,土凹村很多人都有這個技術,在農閑之余養起了蜂。
大田縣供銷社每年下蜜的時間都會來這里收購。
只是公家收購站出價不高,也很挑剔。
蜂農們也沒得選。
當然,也有私下里買賣的。
不過這玩意比較貴,吃得起的也是寥寥無幾。
“你是干啥的?”
李青山剛靠近蜂房,一個小木屋后面轉過來一個女孩,一臉警惕地看著他。
女孩約莫十六七歲,模樣很秀麗,只是膚色有些黑,一雙靈活的大眼睛上下打量著這個陌生人。
“小妹妹,我是藥廠的,聽說你們這里產蜜,所以就過來看看……”
李青山解釋了一句。
蜂蜜是制蜜蠟丸的重要輔料。
二廠以前每年的消耗都在一噸左右。
一般情況下,由縣供銷社統一配給,價格貴不說,質量也參差不齊。
“你是城里人啊!”
小姑娘很快放下了戒心,朝木屋里喊了幾句。
少頃,一對夫婦從樹林里走了出來,還穿著蚊帳一樣的防護服。
“同志您好,我是藥廠的工作人員,聽說你們這里產蜜,我特意過來看看。“
李青山拿出了自己的證明文件。
這年頭身份證還沒有推廣,出門要隨身帶著單位的證明信。
聽到是大廠子過來的,夫婦二人很熱情的邀請他進入了小屋。
小屋就是他們住的地方,里面鍋碗瓢盆什么都有,床底放著一個個的塑料桶,桶里放著滿滿的蜂蜜。
“同志,這就是我們剛剛收的蜜,您嘗嘗……”
女主人熱情得給李青山拿了一個碗,碗里是剛倒出來的蜜。
“多謝大姐!”
李青山道了謝,拿起勺子,在碗里攪拌了一下。
蜂蜜顏色有些暗黃,色澤明亮,汁液也濃稠。
輕輕的挑起小勺,勺尖尖的蜂蜜緩慢的流下,十分的絲滑。
伸出手指碾了一下,雙指之間出現了亮晶晶的拉絲。
李青山把手指放入口中,仔細品嘗了一下。
甜而不膩,香而不凝。
好蜜!
李青山贊了一句。
后世已經很少能見到純正的蜂蜜了,市面上見到的兌了大量的糖和添加劑。
真正的純蜂蜜口感沒有那么甜,但卻很香。
純正的蜂蜜色澤偏暗,里面有少許的雜質。
色澤鮮亮的,里面沒雜質的一般都是后期加工過的。
大姐拿起水壺,又給他沖了一碗蜜水。
香氣瞬間彌漫在李青山的鼻腔之中。
“俺們家三代干這行……蜜絕對沒問題……”
男主人有些靦腆,一直沒有說話,直到說到自家的蜜,他才說了兩句。
“大哥,你家一年能產多少蜜?”
李青山問道。
男人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小心翼翼道:“大概也就四百來斤吧。”
蜜蜂的采蜜期也就三四個月。
大蜂箱差不多能收個一百來斤。
中蜂箱也就二十來斤。
他們有三個大蜂箱,五個小蜂箱,雜七雜八的算算,一年也就四百來斤吧。
李青山心道:“供銷社的收購價大概是八毛錢左右,四百斤的話也就三百來塊錢。一家人辛辛苦苦忙活幾個月,到頭來還不如自己倒騰一次藥材賺得多。這些蜜農真的不容易。”
當然了,養蜂的話還有蜂膠、蜂蠟等副產品。
不過太少,一年下來也就能積攢了幾兩左右。
“大哥,我們二藥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優質蜂蜜。我打算把你們這里定為供應基地。一斤我給你一塊錢如何?”
李青山來的時候就有了打算。
蜂蜜對普通人來說屬于奢侈品,在百貨公司和供銷社動輒四五塊錢,一般人還真的喝不起。
不過在蜂農這里卻不值錢,也賣不掉。
把別的地方賣不掉的東西運送到暢銷的地方。
這就叫信息差。
聽到李青山要買他們家的蜂蜜,給的價還比收購站多兩毛,男人忍不住笑開了花。
因為收購站每年收購的數量有限。
除了少數私下交易外,剩下的只能密封起來。
純正的蜂蜜保存得當是不會變質的,而且經過時間的沉淀,蜜香味會變得更醇厚。
男人家里有十幾罐陳蜜。
一罐子重五十斤左右,加起來大概有六百多斤。
簡單看了一下貨,李青山大手一揮,全包圓了。
雙方當即簽訂了購銷協議。
男人也大方的表示可以把貨送到二藥。
李青山也付了一半的貨款,約定貨送到后,再付另一半。
看到手上厚厚的一疊大團聚,蜂農一家都十分的高興,非要留李青山在家里吃飯。
李青山婉拒了。
蜂蜜的供應找到了,他要抓緊時間去找銷路。
見李青山去意甚濃,蜂農也不勉強,女主人更是大包小包的給他拿些土特產。
蜂蜜自然不用說了,還有蜂蛹、蜂蠟、蜂膠的一大堆。
男主人還特意送了他一大罐胡蜂酒。
胡蜂是蜜蜂的天敵,也是蜂農消滅的對象。
這罐胡蜂酒據說泡了三年了,早就入味了。
帶著一大堆東西再次趕回二藥宿舍的時候,已經是六點多了。
回到家里,父母都不在家。
放下東西,李青山端起水杯咕咚咕咚灌了幾口,這才長出了口氣。
拿起一小瓶蜂蜜,又拿了一包蜂蛹,李青山直奔食品加工廠而去。
縣里的蜂蜜大客戶,除了二藥以外,就剩下食品加工廠了。
食品加工廠的效益可比二藥強多了,這個時間了還加班加點。
到了食品廠,李青山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證明,找到了食品廠的調度組長,道明了來意。
二廠調度員的身份再次起了作用。
聽到二藥有一批蜂蜜空閑著,組長毫不猶豫的收下了,第二天讓他直接送來。
美其名曰,幫助兄弟單位解決困難。
實際上,李青山提供的蜂蜜價格要比供銷社的低多了。
反正廠子需要大量的蜂蜜,買誰的不是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