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這藏書庫內,經常日夜讀書,十天半個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情。
咸陽宮管飯管看書,對他來說就是天堂。
他在這個地方,過著與世隔絕的地方,竟然不知道扶蘇都已經變成了秦二世,方才知道扶蘇已經殺了趙高。
可是讓大家伙感到驚訝的是,這個男人聽說當初陷害自己的仇人被殺之后,竟然沒有半點的快慰。
原來,這咸陽宮里趙高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已經很久了。
宮里大多數人都受過他的欺負。
要么順著他,要么別做好人,只要做到這兩條,就可以在咸陽宮過的安生。
大家伙知道扶蘇清君側了,一個個那是紛紛激動的不行,比過年還要開心啊。
但是這個人就表現得很平靜。
小吏們忍不住問,“您為何不為此感到快活呢?”
“天性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君子道消,小人道長。”
“每一件事,都是有始有終的。”
“壞事不管再多么糟糕,都有窮盡的一天。好事不管多么美好,也都有結束的一日。”
“趙高總是喜歡弄權謀私,仗著始皇帝陛下的恩寵,橫行無忌,無所畏懼。”
“可是這樣的人,他也逃不過定律。”
“遲早有死亡的一天。”
“見微知著,從一個微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為人。從一個人多年來的作為,就可以看到這個人的結局。”
“趙高多年來惡貫滿盈,老天不會放過他的。”
“而天道無情,常與善人。我只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老天絕對不會苛待我。”
這主管和小吏們聽著這席話,一個個對他都流露出崇拜的神色。
眾人了解原委,終于知道了他是誰。
長吏站起身來,對著他行大禮,“原來是張御史啊。”
張蒼亦然起身,“今夜看到我的事情,不值得對外說啊。”
張蒼就知道,這些個小官吏們平日里不好好讀書,每天最熱衷的事情就是和同事聊天談論別人做過的事情,說過的話。
然而傳也就罷了,卻總是傳不準。
張蒼不想多事。
在咸陽宮經歷了一番風雨,現在的張蒼低調的多。
畢竟,誰能想到僅僅是因為長得英俊瀟灑,偉岸,就能夠引起小人的嫉妒。
他若是再表露自己才華橫溢,那不是要被人活活吃了嗎。
舊的趙高死了,可是未來還是會有新的趙高出現。
這些人當著張蒼的面,滿口答應了,說是以后絕對不往外說。
張蒼請他們喝酒吃飯,到了天快亮的時候,他們才離開。
等到第三天的時候,張蒼就已經在整個咸陽城里都出名了。
要不怎么說,上行下效呢。
從前嬴政做皇帝的時候,張蒼這種人,都是被大家所排擠的。
但是扶蘇做了皇帝之后,張蒼這樣的人,成為了大家心目中公認的有本事的人,很多人都在夸贊他,稱頌他的德行。
蒙毅一直想為扶蘇尋找一些得力的幫手,他從計相口中得來這個消息后,那是非常激動。
他立刻就去向扶蘇稟報這件事。
扶蘇聽到這個人叫張蒼,那自然是想都不想,直接就要啟用他。
可是馮去疾卻站出來說,“陛下,您還沒有正式登基,天下人也還不知道這件事。您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安撫舊臣。”
“張蒼沒有尺寸之功,僅僅只是因為說了幾句話,陛下就以之為賢,想要拔擢他為上卿,為陛下出謀劃策,這并不妥當。”
“陛下若是想要使用他,隨時征召即可。如果就因為這么一件芝麻大的小事情,就去任用他為上卿。那這不是很荒唐的嗎。”
“他已經是大夫了,算得上位極人臣了。”
扶蘇也知道馮去疾的意思,無非是大家現在都還對扶蘇處在觀望狀態,都還沒有磨合好。
而扶蘇這就啟用張蒼做大事,會引起眾人的不滿。
扶蘇就說,“朕想要啟用張蒼,為的是有人輔佐朕,幫助天下的民眾過的更好。”
“可是如今你們都反對這件事。朕反對或者忽略諸位大臣反對的意見,便是一意孤行,這會弄得君臣離心。”
“君臣離心的話,就會導致朝政大事不能夠做好,那么這樣一來的話,結果就會非常危險。民眾的生機就不能被保障。”
“所以朕今天就聽從丞相你的話。”
馮去疾聽到這樣的回答,自然高興。
“陛下能夠懂得君臣相處之道,這是做明君的征兆啊。”
扶蘇笑道,“沒有諸位大臣們的幫助,朕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
大臣都呆呆地望著扶蘇,怎么說呢,好像以前的那個扶蘇又回來了。
但是大家又覺得哪里怪怪的,說不出來。
看到馮去疾這樣的反應,扶蘇知道,自己未來啟用其他有能耐的賢能怕是阻力更大。
張蒼,和馮去疾都能算得上是同一派的人。而且張蒼身為御史,地位并不低下,還經常和咸陽城的大官們有交集,總的來說有些份量在。
雖然張蒼沒有被立刻委任高職,可是他也因此出名了。
一時間,張蒼在咸陽里聲名大噪。
咸陽的小說家,就把他的故事,寫成了故事,到處給人講。
如此一來,張蒼就成了天下人人都知道的賢士。
而另一邊,扶蘇這里終于舉行正式的登基典禮了。
扶蘇在短短半個月內,把秦始皇送去了遙遠的蘭池行宮,重兵護衛。
隨后又天天開朝會,硬生生讓大臣們養成習慣張口閉口都稱呼自己為陛下,有事情第一個想到自己。
為了淡化嬴政的影響力,扶蘇刻意地對著大臣們提了老丞相王綰。
大家伙聽到這個名字,一個個眼睛都亮了。
還是那句話,能夠做老大,誰甘心做老二啊。
扶蘇只用分封這個事情,就把大臣們的胃口吊足,讓他們對自己死心塌地的。
只要有了信心,有了希望,帝國的臣子們一個個又開始生龍活虎、信心十足。
這次的登基典禮,搞得非常歡慶。
扶蘇回來了,咸陽的大臣們惴惴不安,可是百姓們夾道相迎,個個拍手稱慶,全世界都在議論扶蘇,說他是個孝順的兒子、英明的君主。
在扶蘇正式登基的這一天,帝國事先通知境內所有人,在戊寅己卯庚辰三日舉國休息。
所有咸陽的民眾,還有附近鄉下的民眾,都可以前來參觀他的登基典禮。
是以扶蘇登基的日子,所有的民眾,都圍在了咸陽宮外。
一個繁盛的帝國時代,終于在扶蘇這一代開啟。
而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也因為扶蘇的繼位而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