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陛下自己的才能使得眾人臣服,微臣不過是順人心、順大勢。”
蒙恬畢恭畢敬地作揖。
扶蘇看出來端倪,一把拉住蒙恬,引領他來到上座。
“大將軍——你我之間,何須這么客套。”
蒙恬收回了手。他覺得現在的扶蘇有些可怕。
怎么說呢?
這清君側的事情干了也就罷了,據他聽說,扶蘇在軍營里只是十幾天的功夫,就讓一眾弟兄們對他心服口服,竟然在軍營里拜請他為天子。
這件事讓蒙恬一度懷疑,這二十多年來,扶蘇是不是一直都是裝的。
如果不是的話,那真是大變活人了。
如果是的話,未免太過恐怖了。
“非也,陛下已然為君,微臣乃臣,君臣有別,不可僭越。”
蒙恬再次后退了。
扶蘇望著蒙恬這般,自然有些生氣。
隨后他在原地氣的踱步走了兩圈,最終回到蒙恬身前說,“既然大將軍是在意我如今的身份的話,這好辦。”
扶蘇說話,驅退了所有的侍衛婢女,只留下自己和蒙恬兩個人在一塊兒。
隨后,扶蘇竟然脫下了自己的冕服外袍,然后將其丟在了一邊,只留著內服。
蒙恬一雙眼睛瞪得牛眼一般大。
“陛下,您這是……”蒙恬那是虎軀一震啊。
“這個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對于值得的人,扶蘇只想以誠相待,不論什么君臣之別。”
“如果沒有蒙將軍,哪里有扶蘇的今日。”
“對待將軍,扶蘇從來都是只會以誠相待。”
扶蘇說著,對著蒙恬躬身作揖。
看到扶蘇如此信任自己,甚至于敢把自己的性命交托給自己。
這一刻,蒙恬終于笑了。
他這便脫下了自己身上的盔甲,二人坦誠相待。
“陛下言重了。方才是微臣之過,還請陛下原諒。”
“蒙恬此次回來,驚聞陛下之舉,樁樁件件,和過往相比,陛下都已經是脫胎換骨。”
扶蘇微笑,“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商王武丁為了給帝國尋得一個好的宰輔,曾經整整十年不說話。后來遂愿。”
“帝國內憂外患,如果我始終保持剛直,豈不是正中小人下懷。倒不如以退為進,給自己一個機會。”
扶蘇有些無奈。
自從自己崛起了,總有人追問自己怎么如今變化這么大。
蒙恬聽了扶蘇的理由,一時間自然對扶蘇佩服不已。“原來如此。”
“這些年公子難為公子蟄伏這么久了。”
蒙恬想到自己以前看不上扶蘇公子仁懦的表現,還覺得很是羞愧,對著扶蘇又是作揖。
二人慢慢地放下芥蒂,開始像是以前那樣師帶徒那樣慢慢談話了。
殿門外,李斯、蒙毅、衛延等人前前后后來了,卻又陸陸續續又走了。
蒙恬回來的消息,足夠震動咸陽。
而他和扶蘇兩人共處一室,談論了足足三個時辰的事情,更是讓一些大臣們嫉妒的眼睛發紅了。
第二天,扶蘇就舉行了朝會,當著眾人的面宣布了幾件大事。
“從今日起,朕拜請大將軍蒙恬為大柱國。”
“另設軍機內閣,專門負責處置軍務。由大柱國負責處置。”
“帝國軍機要務大事,皆訣于朕。”
一眾大臣們聽到這話,自然一個個只能干瞪眼了。
都知道扶蘇和蒙恬交往密切,誰知道扶蘇竟然給蒙恬這樣的恩賜封賞。
就是蒙恬自己,也是剛知道這件事。
不過他的迷茫在大臣們眼中多屬于作秀了。
這是扶蘇做的第一件事。
將軍馮劫、五大夫趙嬰是蒙恬受封的首要受害者。
這意味著扶蘇直接奪取了他們手中的權力。
馮劫自然不滿。
有了軍機閣,那他們原先的太尉府怎么算。
馮劫舉起自己的玉圭,他自然要上議。
可是,趙嬰卻把他的袖子往下一拉,讓他把玉垚放了下來。
“你這是做什么?這還像是朝堂嗎?”
“你看看周圍再決定啊。”趙嬰低語。
馮劫轉身一望,大臣們居然都低著頭,對這件事不敢質疑。
馮劫再望向秦二世,他的目光只是落在蒙恬身上。
此刻蒙恬正在推辭這個位置。
他只是回來向秦二世稟報了全帝國的真實情況,又說了一些自己對帝國未來的變化的看法,誰想到扶蘇竟然讓他成為帝國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這種事情蒙恬之前也有所預料,只是等這個天大的喜事落在頭上,蒙恬則是另一番體會。
他感到背后幾十雙眼睛盯著自己,這讓他感到不爽快。
蒙恬找了很多借口推辭,這突然而來的喜事,就怕自己接不住。還不如不接。
雖然扶蘇已經和自己締結了姻親,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蒙恬是個過來人,扶蘇的畫餅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價值。
除非,真正的利益到手。
蒙恬推辭,大臣們一個個噤聲,集體沉默,不說好,也不說不好。
就在這個時候。
馮去疾率先站出來恭喜蒙恬說,“自帝國成立以來,大將軍十多年來,勞苦功高,為帝國開拓了不少疆土。”
“如今陛下登基,正是用人之際。”
“那趙高素日里為禍作亂,弄權謀私,逼走了清臣,弄得朝中烏煙瘴氣。”
“大將軍如今歸來,正可以幫助帝國的朝堂改變以往的局勢。”
“若是再放任下去,帝國內部的腐敗,將會達到無人能夠控制的地步。”
“這帝國向來都是,明著的腐敗都是小的,被抓起來了。而暗地里的,抓不到的腐敗,危害帝國,貽誤國家的未來。”
“陛下親政,正需要著手處理這樣的事情,可是卻缺乏威嚴、聲望,大將軍更加應該鼎力相助啊。”
馮去疾的話,打動了蒙恬,也說服了一些清正之臣。
慢慢地,有一半的朝臣再加上馮去疾的黨羽站出來給蒙恬說話,勸他接受皇帝的封賞。
看到眾人都贊成此事,蒙恬又看向皇帝。
蒙恬預感到,只要自己做了這個大柱國,以后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兒,蒙氏一族也許會走上光輝榮耀的頂峰,但也許從自己死亡之后,家族開始衰敗。
不是只有國家有歷史,每一個龐大的家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每一個人也都有著歷史。
而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