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回宮!(求追讀 月票!)
- 陛下,扶蘇反了!
- 皎皎秦時月
- 4077字
- 2025-06-12 23:49:28
一看到胡亥,扶蘇氣的腦仁兒都疼。
這胡亥老是故意陷害他,挑撥離間,把他坑的可慘了。
扶蘇印象里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他曾經(jīng)勸諫秦始皇不要再修建宮殿了,他認為這些事情是勞民傷財?shù)模瑐鞒鋈ィ焕谇厥蓟试谔煜氯嗣媲暗穆曌u。
大臣們也都附和扶蘇。
扶蘇和諸臣認為,現(xiàn)在天下剛剛安定,正是需要迎合民心,減輕勞役的時候。
說的簡單點,扶蘇認為剛剛把仗打完,這個時候應該對百姓好點兒,要收買人心,不然六國的貴族們不會善罷甘休。
扶蘇認為嬴政最起碼表面上要做個仁義之君,不能消耗太多,耗費奢靡,會引發(fā)眾怒的。
可見扶蘇心里不一定有庶民百姓,但是看得起庶民百姓,把庶民百姓的憤怒當作一回事。
但是那時候秦始皇就不這么想了。
嬴政認為,朕是你爹,你還管教起朕來了。
嬴政非但不聽,還修的更加厲害了。
大臣們都感覺的出,皇帝可能本來是挺冷靜的,聽扶蘇勸諫自己,面子上過不去。
扶蘇自己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所以托請一干大臣,去勸諫扶蘇。
他們也想了一些和緩的法子。
扶蘇的團隊,雖然人都是地位低下的,可是忠厚老實,很多都清正廉潔。
這樣一支團隊的出現(xiàn),立刻引發(fā)了嬴政身邊的私權黨羽團體的忌憚。
眼看著扶蘇的計劃就要成功了,嬴政就要被兒子的孝心乃至下士們的計謀所勸服。
趙高等人自然要出手阻攔了。
他們找的人就是胡亥。
其實扶蘇和胡亥,在沒發(fā)生這檔子事情之前,兩個人關系還不錯。
因為扶蘇畢竟是扶蘇啊,在他的世界里,都是一個父親的孩子,彼此之間能夠壞到哪里去呢。
扶蘇作為嫡長子,對自己的弟弟們都很不錯,弟弟們也都服氣這個大哥。
胡亥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胡亥因為年紀小,喜歡胡鬧,扶蘇從來都不計較。即便他的行為已經(jīng)違背了禮制,算的上是僭越了。
扶蘇畢竟是上朝議政的公子。
胡亥啥都不是。
胡亥非常調(diào)皮。但是扶蘇總懷疑這個孩子是刻意為之,故意吸引秦始皇的注意力,以此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有一次,秦國攻打南越的戰(zhàn)爭勝利了,嬴政舉辦了很隆重的宴會慶祝這件事。
在大禮儀上,群臣和諸多公子們一起參加宴會。
所有的人都要把履鞋脫在外面,穿著襪子在席子上起行坐臥。
而胡亥卻在宴會上偷偷溜出去,穿了自己的鞋子,在每個兄長的鞋子上踩了自己的鞋印。
因為這件事,秦始皇對胡亥這個調(diào)皮的小孩子格外注意。
在咸陽宮,女人爭奪秦始皇寵愛的手段也不過如此。
嘩眾取寵!
胡亥博得了秦始皇的歡心,一步步靠近秦始皇,從最開始末位十八世子,到陪伴在秦始皇身邊左右。
一個強勁的政敵登上了政治舞臺,而扶蘇卻一直對此大為疏忽。
扶蘇認為,小孩子罷了,能有多么心機。這不過是胡亥太調(diào)皮了。
而胡亥也表面上不僅僅親近秦始皇,對扶蘇這個大哥也畢恭畢敬的。
比起其他弟弟們來說,胡亥對扶蘇過去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勤快了。
他甚至對扶蘇說,以后要成為大哥這樣的人物。
看著胡亥那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幼稚面容,扶蘇公子再一次相信了他的話。
直到有一天,表面上對大哥畢恭畢敬、喜歡非常的胡亥,來到了秦始皇的面前,故意地說,“君父,大哥這些日子平日里都穿的很簡樸,他實在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啊!”
“宮里宮外的人,現(xiàn)在都不夸君父了,都是稱贊大哥,說大哥賢能。”
嬴政聽到這話,自然覺得心里不舒服。
胡亥又說,“我發(fā)現(xiàn)大哥真的是很能偽裝自己。”
嬴政告訴胡亥說,“你錯了。這個世界上,誰都會偽裝,扶蘇不會。”
扶蘇做了嬴政二十年的兒子,胡亥才做了嬴政七八年的孩子。
胡亥不老實,滿腦子鬼主意,一看未來就是紈绔子弟。
扶蘇畢竟是長子,是自己最為優(yōu)秀的兒子。
秦始皇對這一點非常清楚。
胡亥卻說,“不。君父。”
“我親眼看到的。大哥表面上和我們穿一樣華麗的服裝,可是回到自己的宮殿里,他就換上簡樸的衣服。”
“表面上大哥說君臣有別,要恪守禮儀,可是我親眼看到大哥面對下士們時,卻俯首帖耳,對他們非常尊重。”
“所以那些下士們,都對大哥非常喜愛。”
“不過,大哥這樣倒是好了。”
“可憐我了。”
“君父,您知道嗎?大哥這么做,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了。好像只有像是大哥這么做,我這個公子才像話似的。”
胡亥喋喋不休,看似是在埋汰扶蘇做的太好,可是這些話,樁樁件件的事,字字句句的言,一步步?jīng)_擊著嬴政的心臟。
如果說嬴政在這之前,對扶蘇都是很信任的話,那么從今天開始,嬴政對扶蘇就開始懷疑了,不過他是懷疑自己對扶蘇是不是太信任了,導致他出現(xiàn)這樣的紕漏。
扶蘇是個很細心的孩子,根本不會想著傷害自己的顏面。
嬴政就是這么信任扶蘇。
但是胡亥出現(xiàn)之后,他就慢慢地對扶蘇開始疏遠了。
扶蘇在政治上的意見,也從一開始的聽從,到后來全盤的否定。
即便明明知道扶蘇是對的。
扶蘇就這樣開始了倒霉的政壇生涯。
一山不容二虎,嬴政身邊有了胡亥,扶蘇自然慢慢地就被疏遠。
因此,大臣們自然為扶蘇感到不公。
尤其是那些有良心的大臣們,大臣們開始為了扶蘇和秦始皇作對。
甚至有忠心的侍衛(wèi),在宮廷里斥責秦始皇,委屈扶蘇公子。
小事件慢慢地積攢堆積起來,最終在某一天爆發(fā)了。
在焚書的事件上,扶蘇認為這事情不應該這么做,民眾們已經(jīng)很惱火了,這個時候用這么極端的方式去處置儒生和那些虛假的書籍,這會給帝國招來不幸。
這是扶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然在朝堂上反對秦始皇。
扶蘇有理有據(jù),駁斥的一干大臣們驚慌失色。
扶蘇在表面上贏得了一大堆臣子的支持。
眼看著扶蘇徹底贏得朝中臣子的心,這一刻嬴政的憤怒也達到了極點。
嬴政自認為扶蘇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自己給他的,扶蘇對自己的反抗是對自己的背叛。
他不應該這樣。
在極端的怒火之下,嬴政怒懟群臣,頂著群臣的壓力,還是下達了命令。
每一次大事件背后,其實都是政治權力的博弈。
扶蘇作為儲君,權力過大,威脅到嬴政了。所以被趕走減輕在朝堂的影響了。
就這么簡單的事情。
說是父親對兒子的猜忌,并不為過。
可以想象,這背后到底有多少雙手推著扶蘇遠離咸陽。
而扶蘇當初離開咸陽的時候,多么委屈。
扶蘇走的時候,胡亥還站出來對扶蘇說,“大哥啊,你不要這么固執(zhí)。”
“君父的心里一直都是很看重你的。”
“只要你和君父服個軟,向君父求求情,君父就會撤銷你的罪名。”
扶蘇聽到這話,哪里還能淡定。
合著胡亥都知道,這是嬴政故意污蔑自己。
扶蘇自然氣憤不已,痛斥了胡亥小小年紀,心思歹毒,之后扶蘇坐上馬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胡亥得到秦始皇的寵愛,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沒人敢招惹他。
扶蘇是第一個大庭廣眾之下辱罵他的人。
胡亥自然記恨上扶蘇了。
胡亥轉(zhuǎn)頭在嬴政面前哇哇大哭,向嬴政告狀說,“君父,大哥太欺負人了。”
“我勸他向君父低頭求饒,這樣大哥就可以不用離開咸陽了。我可舍不得大哥了。”
“大哥非但不聽,還罵我。”
“我委屈死了。”
“我傷心死了。”
胡亥對著嬴政一通哭鬧,弄得嬴政是心煩意亂。
嬴政非常沉重的對眾人說,“從今以后,不要再在朕面前提這個人的名字。”
不知情的人,以為扶蘇是徹底得罪了秦始皇,再無政治機會。
知情的人明白,扶蘇在秦始皇的心目中太重要了。日后若是稍有不慎。這個人一旦回來復寵,他們就全完了。
扶蘇望著胡亥,那心里得是多恨。
不過,如今的扶蘇和過去的扶蘇,那可是今非昔比啊。
胡亥見到扶蘇,自然心虛不已。
他表面上裝作很熱情,“十八弟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扶蘇望著胡亥,繞著他打量了幾圈,隨后微微一笑,什么都沒說就走了。
外人都覺得扶蘇大概是心胸寬廣,原諒了胡亥的這些過失。
蒙毅不知道扶蘇是否又心軟了,他急忙追上去勸諫扶蘇說,“十八世子表面天真無邪,實際上心如蛇蝎,婦人都沒他這么歹毒狹隘。”
“陛下萬萬不能放過他。”
扶蘇笑道,“誰說我要放過他。把他帶著,給他好酒好菜……”
扶蘇像是忽然間想到了什么,對蒙毅說,“我記得,有一次,胡亥曾經(jīng)欺負一個內(nèi)監(jiān)。把他收藏保管好的印章?lián)Q成了石頭。”
“這件事害的那內(nèi)監(jiān)斷了一雙手。”
“胡亥總是這樣,口蜜腹劍,總喜歡做偷天換日的事情。”
“從今天起,也這么對他,讓他知道知道,被陷害的人有多痛苦。”
蒙毅看著皇帝陰冷的臉色,再加上這些日子扶蘇的作為,把虎賁軍像是大蛇吞噬小蛇一樣吃進去,任誰人都感覺到扶蘇變得冷酷無情。
可是想到這些年扶蘇的遭遇,有這樣的變化也實屬自然。
蒙毅知道,這事情和胡亥脫不了干系。
趙高可以走的干凈利落。但是胡亥不行。
很快,蒙毅手下的人就給胡亥安排上了。
胡亥一日三餐,每餐飯表面上鋪蓋著炙烤出來的肉,可是肉底下,卻全部都是沙子。
出這主意的人,還是以前服侍胡亥的人,因為胡亥以前就是這么欺負他們的。
也算是惡有惡報了。
除了吃飯上做文章,被胡亥搞到懷孕卻強行流產(chǎn)的婢女們,還在胡亥的鞋子上偷偷藏半寸的針。針也不長,就是扎得人難受,怎么找都找不到。
就像是胡亥以前折騰別人,但是不會給自己留下任何罪證一樣。
胡亥表面上看起來和大家伙一樣,甚至衣食住行規(guī)格待遇更高,但是實際上吃穿用度,全部都被動過手腳。
飯里摻沙,鞋里藏針,水里摻尿,凡是胡亥以前能想得出來的壞招數(shù),如今全部落在他自己身上了。
胡亥知道自己被整頓了,可是他明白,這種被人精心設計陷害的狀況,越是揭發(fā),越是會被人倒打一耙,會被人污蔑說自己多事。
胡亥那是何其聰明的人啊。
他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十八了。
他知道自己這回是慘了,但是他相信,只要活著,就肯定還有機會。
胡亥一直在動腦筋,想著要如何給自己扳回一局,以后怎么在朝堂上立足,讓自己過得好一點。
扶蘇知道胡亥在想什么,不過他現(xiàn)在還不打算對胡亥動手。
他就要回到咸陽城了,攘外必先安內(nèi)。
帝國內(nèi)部權力的清洗,需要白手套啊。
在沙丘行宮留駐的大軍,從原先的十萬大軍,變成了十三萬。
扶蘇殺死了趙高、盤活了嬴政、捉到了胡亥、還多收了三萬兵馬,這次回到咸陽,底氣更足。
得到了嬴政的支持后,扶蘇很快就率領大軍返回咸陽。
跟隨在嬴政身后的史官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完全不知道這次的事情怎么寫才是。
大軍開拔,從沙丘出發(fā),路上要經(jīng)過三川郡,直奔咸陽而去。
李斯勸告扶蘇,讓他現(xiàn)在還是低調(diào)一點比較好。
“三軍上下,都在稱呼扶蘇公子為皇帝,傳出去,就算公子沒有謀逆,也會有謀逆的名聲。”
“這樣回去,不好交代。”
將軍們齊齊站出來,笑著對李斯說,“我們誰稱呼扶蘇公子為陛下啦?”
“就是。”
蒙準笑嘻嘻地說,“丞相怕不是聽錯了。我們中誰也沒稱呼公子為陛下啊。”
衛(wèi)延等人齊齊望著李斯壞笑。
站在李斯面前的,那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兵家子弟,若是不狡猾,怎么和敵軍斗智斗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