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心中一陣鄙夷,呵斥道:“無功不賞。想求賞賜,且看你自己的本事,切莫貪得無厭。”
對于李承乾的呵斥,李長青根本不以為意。
他之所以有此一說,無外乎是想要塑造一個好色的人設罷了,同時順帶做個鋪墊。
日后立了功,就能順理成章的求李承乾將武則天送過來。
當然,明面上他還是惶恐不安,極為慌張的求饒:“草民該死,是草民貪得無厭,求殿下恕罪。”
“罷了,本宮也不是苛責之人。下午你自己去承恩殿,切莫誤了時辰。”
李承乾隨意的揮了揮手,這種泥腿子根本不值得他動怒,說完就起身離開了。
待他背影消失不見,李長青這才拿起茶杯,輕輕品了一口茶。
眸光之中,哪里還有方才的惶恐。
“沒記錯的話,穿越前看的劇本,長孫皇后今年就要病死。”
“李承乾對長孫皇后十分孝順,或許我能在他守孝期間,尋到一些機會。”
“可惜我高一就進了娛樂圈,沒咋讀書,導致腦袋空空。盡管在影視劇里看過很多陰謀詭計,卻無法融會貫通加以運用。”
此時此刻,李長青很是懊惱自己怎么沒多讀點書。
他幾年時間就闖出了少年天子專業戶的名頭,可見還是聰明很有智力,否則也磨煉不出一身精湛的演技。
可智力不等于智慧啊!
“從今天起,勤學奮進,多讀書增長智慧。同時還得尋找外援,否則光靠我一人,還是個見不得光的人,很難在這深宮當中成事。”
打定了主意,確定了奮斗目標之后,李長青邁步而出,走到宜春北苑門口,領著宮人按時送來的食盒回去找武順。
吃過午飯,稍稍休息了一會,李長青繼續讀起了《大學》。
有了武順的加入,進度嗷嗷快,效率比他自學快了數倍。
約莫半個時辰后,差不多要到下午夫子講學的時候,方才放下書本,對武順道:“我出去一趟,傍晚回來,你且待在這里莫要亂跑。這里有不少上好的樂器,無聊了可以打發時間。”
武順乖巧的說道:“郎君去忙便是,妾身等你回來。”
……
時間一晃。
轉眼之間,便來到了四月。
宜春北苑的花完全盛開。
一陣伴隨著花香的微風襲來,讓人倍感舒適。
李長青坐在院落中的石凳上,吹著晚風,聽著武順的琴音,心中感慨萬千。
他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一個多月了,在東宮給太子當了半個來月替身。
這段時間以來,在他瘋狂汲取知識的情況下,文學素養也在迅速攀升。
如今聽老師講《中庸》和《大學》,也能聽得懂,甚至利用后世的見聞和眼界,經常舉一反三。
課堂上的表現,那是越來越好。
如今,李承乾對他替身聽講,也是越來越放心。
除了魏征和杜正倫的課親自上,其余老師的講學完全放心的丟了出去。
甚至有時候就連魏征和杜正倫布置的“課后作業”,也都交給李長青完成。
往嘴里丟了塊糕點,李長青面無表情的咀嚼著,心里嘀咕著:“看的出來,自從確定了聽政議事之后,李承乾的壓力越來越大。”
“以往我替他上課,他會跑出宮玩。最近這些天卻不一樣,居然把時間用來研究政務。”
“前天和昨天更加夸張,大晚上的顯德殿居然燈火通明,明顯是召集東宮屬官議事。”
“昨天還當著我的面,大罵李泰。”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李泰嫉妒他獲得了聽政議事的權利,進一步激化了兩兄弟的矛盾,如今正在背后不斷使絆子。”
“兩人的矛盾比歷史上提前得到激化,不知道李承乾造反的進程會不會也加快幾年?”
他搖了搖頭,“只要李承乾沒有摔斷腿,應該就不至于鬧到造反這個地步。”
李長青腦海中分析著眼下的局勢,想要從中找到能夠讓自己獲利的點。
想著想著,突然就見李承乾戴著面具走了進來。
他立馬對武順說道:“順兒,你先下去。”
武順領命離開,這段時間以來,她已經習慣了總有個戴面具的家伙跑來宜春北苑。
李承乾腳步匆匆走到石桌前,倒了杯茶喝下,略帶憤懣的道:
“聽曲喝茶,你倒是逍遙自在。”
李長青一聽他這語氣,就知道他這是有氣沒處撒,來牽連自己了。
于是趕緊恭敬的說道:“殿下說笑了,殿下貴為儲君,追求的是大逍遙,草民有幸在殿下的照料下得了個小自在,心中不勝感激。”
李承乾冷哼一聲,“你倒是會拍馬屁。”
李長青正色道:“草民可不是拍馬屁,若無殿下,草民何德何能擁有如今不愁吃穿還有美人相伴的好日子。殿下的恩情,草民便是一輩子也報答不完啊。”
見李長青這般表態,李承乾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下。
但口中還是罵罵咧咧:“李泰今年剛從越王升為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即便如此,父皇還特許他‘不之官’。”
“區區一個皇子,受如此恩寵,本宮尚且忍了。”
“可本宮的忍讓,卻換來了他的變本加厲!自從本宮聽政議事之后,他便不停給本宮找麻煩。”
“今日早朝,他請父皇允許設置文學館,自行招引學士。父皇居然還答應了!”
說著說著,李承乾的眼眶紅了,拳頭也硬了。
可見他心中的委屈和憤怒。
設置文學館,自行招引學士,這跟住進武德殿的性質幾乎是差不多的。
武德四年,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就在王宮之西置文學館收羅人才。
招攬十八學士,每日住在文學館,和李世民討論文典,講治國平天下的方略。
這十八學士,和跟太子李建成的老師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李世民登基之后,文學館十八學士,個個身居高官。
其中就包括杜如晦、房玄齡這等宰輔大臣。
也有孔穎達、虞世南這樣名聞天下的儒士。
如今李泰也要置文學館,這讓李承乾情何以堪?
李長青心中暗嘆,李世民的確雄才偉略,可謂千古一帝,可在對待李泰這件事上,卻犯糊涂了。
就他對李泰的寵溺,想不讓人滋生野心都難啊。
先是“不之官”,就已經很夸張了。
堂堂親王,不去封地待在皇城,這怎能不讓李泰多想?
如今又允許李泰設置文學館,很難不讓人誤會要把這個嫡次子當成第二個李二來培養啊。
難怪李承乾會氣成這個樣子。
李長青眼珠子轉動之間,說道:“殿下,草民有個辦法,或可削弱魏王的文學館。”
話音落下,李承乾猛地盯著李長青,那眼神如同一頭擇人而噬的猛虎。
“你若當真有辦法,無論你要何賞賜,孤無有不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