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好,“新概念”
- 青春文學精品集萃叢書·年輕的我們系列:我們的執著與堅強
- 《中學生博覽》雜志社選編
- 1438字
- 2025-06-12 11:26:27
蔣一初
得知進了“新概念”復賽,我的大腦一片空白,因為我還沒有想好該怎么迎接這個驚喜。一整個暑假我都在鉆研小說怎么寫才會更吸引人、才能更厚重,我把一個念頭從心里掏出來用最鋒利的刀在上面雕刻,每一個角落都有刀片劃過的痕跡,當它最終成為最玲瓏的作品,我才滿意地將它投進郵筒,感覺自己的希冀生出了翅膀,正在飛往距安徽有417公里的不夜城。
到上海的時候已是晚上,盡管是南方,但冬天的風還是凜冽無比。接我的是早就聯系好的朋友,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卻像是認識了很久。
大家圍坐在一起,桌子上堆滿了東西,很多人在一起調笑著,有一搭沒一搭地揭露對方的情史。一個男生總是說:“你們這群有文化的流氓!”我觀察著每一個人,漂亮姑娘喜歡把手藏在袖子里捂著臉,長得像胡夏的男生可以戴著帽子一下子把拉鏈拉上看不到臉,有一個武漢的妹子和一個山西的漢子說話都像廣東人……1月26日下午復賽。復賽的第一個題目是一句話的續寫,需要仿照名家的文體寫,我這方面的積累并不多,各種名家的風格拿捏得不準,看到第一個題目的第一眼我就放棄了。第二個題目是命題的:第十三個星座。我對星座還比較了解,我也知道有人傳言第十三個星座是蛇夫座,但我并不準備寫星座。列了一個提綱,打了兩張草稿,我頂著星座的題目批判了社會現實。我寫得還算順手,三點剛過就收尾了。我沒有寫滿三張紙,最后通篇看了一遍,改了一個錯別字,交卷。聽到監考老師訂書機“咔”的一響,我知道自己的文章已經沒有修改回旋的余地了。背好包,我出了教室,感覺異常輕松。
復賽當天晚上通宵唱歌是“新概念”的傳統,買了很多果酒和水果。“新概念”的靈魂人物喬木演唱,前奏響起時,她說,祝“新概念”十六歲生日快樂!我怔了怔,淚水在眼眶里打轉,今天是“新概念”十六歲的生日,也是我十八歲的生日。我比“新概念”大兩歲,在“新概念”褪去青澀的年紀,在我邁向成熟的年紀,我們終于在時間交叉的過程相遇成一點。十六加十八等于三十四,三十四歲是足夠謙遜足夠成熟的年紀,它賦予我的是沉穩,更是對夢想的執著。我跟著大家鼓掌,除了對喬木的贊美,還有對自己的加冕。
第十六屆“新概念”簡化了頒獎典禮,早在一點鐘我就已經在官方微博上看到了獲獎名單。我放大了圖片,看了一眼三等獎,沒有看到我。深吸了一口氣,我在二等獎的名單里仔細找自己的名字,A104,A107……我是A105號,這跳開的編號似乎暗示著我什么。目光上移,我找到了A105,我拿到了一等獎。我坐在禮堂正中的位置,拿著一等獎的證書和獎杯,感覺如此不真實。
吃完晚飯回賓館的時候很多人已經整理好行李準備回家了,大廳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大家在談論“新概念”。我們邊打牌邊聊天,旁邊的男生問我以后會不會一直寫下去,我說:“不知道啊。”我不敢回答這個問題,寫作是我現在最虔誠的信仰,以后會不會一直將它放在心頭,我不知道。
28日早上五點鐘出發,我有點兒遺憾沒有人送我,沒有和大家告別。走的時候卻發現大家都坐在大廳里面。我說,我要回家了。大家都陸續站起來跟我擁抱,他們一夜沒睡,喝空了滿地的酒瓶,在這里等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告別。
我說:“明年見!”“明年見!”
坐上了返程的車子,我被黑暗包裹著,卻已經感到天空泛起的魚肚白。三天如同三年,從陌生到惺惺相惜,我感受到了“新概念”的魔力。我和來的那天一樣,穿著同樣的衣服,背著同樣的包,只是心里住進了一群三天前從不認識的人。我很愛他們。
太陽升起來了,照耀著每一個角落,賓館的大廳一定是光亮一片,而我卻沉沉地睡去。我要做一個美夢,關于“新概念”,關于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