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無影腿
- 武道諸天:從一代宗師開始
- 飛鴻穿云
- 2029字
- 2025-05-19 00:01:00
瞧見這一幕,江峰忽然懂了為什么林輝讓他小心區禮泉的腿了。
南派武人擅長短打寸勁,講究“拳打臥牛之地”。
所以不僅少有擅長腿法的,就連離地三尺也被認作是大忌。
而這區禮泉上擂臺的方式顯露出不俗的腿上功夫,再聯想到他是黃飛鴻的再傳弟子。
而黃飛鴻除了一手洪拳,最出名的便是那佛山無影腿。
......
江峰和區禮泉分站擂臺兩側,區禮泉先拱了拱手。
有張濤的教訓在前,江峰板著臉硬是沒回禮。
這讓區禮泉有些詫異,說話間也不客氣起來:
“坊間都把你我并稱小飛鴻,今天讓我試試你的成色,看你擔不擔得起師公的名號。”
說罷,區禮泉三步并作兩步,撲到江峰跟前劈頭蓋臉的打出幾記豹拳。
首次交手,江峰穩字當頭。
以橫拳截擊區禮泉攻勢同時,輔以步法卸力。
不過幾招下來,江峰有點納悶,就這軟綿綿的拳頭,區禮泉憑什么和他并稱。
似乎看穿了江峰的想法,區禮泉攻勢陡然加快。
豹拳后接虎拳、鶴拳,花樣繁多好不熱鬧。
可心里有底的江峰卻連步法也不用,就站在原地和區禮泉見招拆招。
“這區師傅實力還是差了點呀,你看江師傅站在原地穩如泰山。”圍觀的老百姓也看出了一點門道。
抱有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隨著議論紛起,臺上的區禮泉也紅了臉,仿佛羞愧難當,手上攻勢也愈發急躁。
將區禮泉的拳術看了個七七八八,江峰打算轉守為攻結束第一場比武。
江峰正要將橫拳化作劈拳硬打直上,這時區禮泉忽然不合常理的身體前俯打出一記一往無前的沖拳。
出招都講力出七分,區禮泉這記沖拳顯然是沒留手。
而且帶動身體一起前沖,雖然加長了攻擊距離,可若是被對手躲開,那不就成了送上門找打。
一輪交手下來,江峰對區禮泉的拳術深淺有了底,沒打算閃躲,只想著硬接一拳后以崩拳快速結束這場比武。
可拳到了眼前,江峰忽然想起了上臺前林輝的告誡。
于是江峰下意識的用余光瞄向區禮泉的下身,只見區禮泉的右腿在前俯的身體和長衫下擺的遮掩下,已然蓄勢待發。
電光火石之間,江峰雙手回防腳下撤了半步。
就這半步讓江峰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區禮泉的沖拳是假,隱蔽且快如鬼魅的無影腿才是真。
瞧見離江峰心窩只差分毫的腳尖,區禮泉嘆了口氣,一改先前的羞愧急躁,拱了拱手:
“江師傅好功夫,我輸了。”
區禮泉極少在外人面前使用無影腿,一番造作下來還是被江峰防住了這一招,區禮泉頓時也沒了再戰的欲望。
見區禮泉認輸,江峰緩了緩神,拱手回了一禮:
“承讓、承讓。”
見江峰不似上臺時那般無禮,區禮泉臉色也緩和了幾分,擠出一絲笑容朝江峰點了點頭而后便一躍下了擂臺。
武行比武考驗,被推舉人需要連勝三場。
所以江峰沒得喘息的機會,第二場比武的武師就已經躍上了臺。
第二場出場的是趙光志,一個而立之年的鐵線拳名家。
不同于區禮泉的少年意氣,趙光志顯得圓滑許多。
上臺后也不急著出手,笑呵呵的拱手后還問江峰要不要緩一緩。
“不是得一鼓作氣連打三場嗎?”江峰見對方不急著出手,也樂得和他瞎侃幾句。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站在這里不出手,難道張館主要上來打我屁股不成。”
又侃了幾句,瞧見臺下望眼欲穿的老百姓,江峰正了正色,抬手說了個請。
要辦正事,趙光志也進了狀態。
收起笑容后道了一句得罪,隨后便硬橋硬馬的朝江峰打來。
鐵線拳屬于洪拳體系的一支,最初由鐵橋三創立,后來傳給了黃飛鴻。
趙光志的師傅林世榮是黃飛鴻的嫡傳弟子,所以也學了這手鐵線拳。
不同于區禮泉,趙光志的拳勢大力沉,招式也大開大合,腿腳更是粘在了擂臺上。
感受到沉甸甸的勁力,留了份心眼的江峰才放下提著的心。
兩人的拳術都是直打硬上、拳拳到肉的真把式。
趙光志成名已久,招式純熟老道。
江峰相較之下略顯稚嫩,但是敢拼敢打,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雙方在擂臺上你來我往,拼了幾十招仍舊不分勝負。
不過擂臺下圍觀的老百姓沒想那么多,只覺得兩人打的爽快精彩,夠勁!
“趙師傅浸淫鐵線拳二十年,一雙拳頭足以開碑裂石,沒想到這江峰竟能硬橋硬馬的接下來。”臺下的名宿耆老瞧見兩人半晌分不出個高低,也是嘖嘖稱奇。
可不論別人怎么想,臺上的江峰只覺得心里苦。
按照熟練度面板推斷,這趙光志的鐵線拳離化境恐怕只有一線之隔。
這一雙雙拳頭如鐵錘般打來,江峰感覺自己就像那鐵砧上的頑鐵。
'80、80'
......
趙光志一連掄出幾十拳,見江峰始終應對自如,心里又驚又奇。
按常理,換作是一頭大水牛,接了這幾十拳也該倒下了,可這江峰不見頹勢反而越戰越勇。
“江師傅好功夫!”趙光志換氣的空隙夸贊了一聲,緊接著拳架一變,又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拳打出。
武功到了趙光志這個地步,已經是頂個拔尖,能稱得上對手的那些人往往都自持身份。
趙光志很久沒有這么盡興的出拳了,按他的話來說就是很久沒有這么爽過了。
所以面對堅韌的江峰,趙光志越打越興奮,臉也漲得通紅,頭頂蒸發的汗水更是猶如云霧升騰。
“有點不對勁,趙師傅上頭了,估計忘了這是比武考驗不是生死搏殺。”擂臺下,一些眼尖的館主看出了趙光志的異象。
“要不這場比武算平手?傷了和氣就不好了。”
館主們將目光投向了話事人張鴻煊。
張鴻煊此刻正緊緊的盯著臺上兩人,聽到這話,思索片刻后搖了搖頭:
“趙師傅鐵線拳七年前就已經大成,他卡在這一步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