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毀滅他,與他何干?
- 穿越當太子,你讓我繼承文壇?
- 聽水落葉
- 2035字
- 2025-07-29 23:52:23
李承乾突然出聲打斷,這讓李世民也有些好奇:“哦?太子有什么想法嗎?”
“兒臣以為,唐尚書的想法就很不錯。”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你也認為這國書有問題?”
“國書有沒有問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皇您是打算怎么對待扶桑國的?”
“自然是找機會滅了?!?
李世民面無表情的說道,仿佛只是隨手捏死一只螞蟻般。
底下的大臣們有的皺眉,有的高興,但沒有一個露出質疑的眼神。
對于現在的大唐來說,區區一個扶桑,頂多算一塊難啃一點的骨頭,需要多花點時間和心思而已,大唐兵甲正利,還不至于滅不了他們。
之所以有人皺眉,也只是覺得不應該這么武斷的言稱要覆滅對方。
唐檢曾經擔任過鴻臚寺卿,對于他認為可能是語言差異造成扶桑國書上誤會的言論,大臣們還是比較相信的,如果對方確實沒有不敬的意思,大唐卻因此滅了對方,未免有失君子之道。
“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陛下如今未曾了解扶桑國國書內情,便欲妄動兵戈,加罪于小國,臣以為此舉實在不妥。”
“放他娘的狗屁!區區小國,滅了就滅了,何必在乎它們的感受?”
“侯將軍!我朝接下來需要經略西域諸國,如果因為在扶桑國之事上失了信用,西域諸國必然抱團仇視大唐,滅扶桑國事小,經略西域事大!不能因小失大啊!”
“這,他們要是不服,那就統統都滅了!”
魏征有些哭笑不得,只好拉上李承乾:“陛下,侯將軍,方才太子殿下似乎也是這個意思,臣覺得還是要三思而定?!?
侯君集的女兒已經被皇帝許配給李承乾作為太子側妃,只等兩人年紀到了之后就進行冊封,可以說侯君集就是妥妥的太子黨,魏征不相信他會反著太子的意思來。
果然,聽到這話,侯君集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猶豫。
見此,李承乾急忙站出來澄清:“父皇,兒臣方才只是想確認您對于扶桑國的看法,并不是說支持唐尚書的策略。”
“什么意思?”
“兒臣是覺得,唐大人同意扶桑國使團入唐的想法就很好,畢竟現在咱們不知道對方島嶼的具體方位,如果能夠通過使團那些人的嘴里搞清楚他們的具體消息,接下來無論是派兵剿滅他們,還是派兵剿滅他們,都是父皇一句話的事?!?
按照李承乾的想法,不,應該說按照所有現代正常人的想法,只要知道那段歷史的,毫無疑問都會想盡辦法提前覆滅掉小鬼子。
既然暫時不知道對方的位置,那就想辦法搞到位置就行了。
按照對李世民的了解,想必在上次跟他說過石見銀山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必然在私底下派人前去尋找,不過在沒有足以應付遠洋航行的海船之前,恐怕是很難找到島國的具體地點。
但是如果能通過島國的遣唐使,從他們嘴里知道島國的具體方位呢?
反正現在島國自己還不知道他們島上有這么一座銀山,對于大唐也沒有多少防備,按照歷史進程來看,明年就會派遣第一支遣唐使來大唐“學習”。
只要暫時不驚動他們,先讓他們把人派過來,只要對方人到了大唐的土地上,到時候想從他們嘴里知道更詳細的情報,不是輕而易舉嗎?
一眾大臣這才明白,原來太子從一開始就沒想著放過扶桑國,看看提的都是什么建議?
“無論是派兵剿滅他們,還是派兵剿滅他們?!?
合著太子一心就想著剿滅他們啊。
侯君集當即大喜:“不愧是太子殿下,這個計策就是好哇!”
魏征卻皺起眉頭:“太子殿下此計,并不符合君子之道,若是事情外泄,恐怕會有損大唐威名?!?
“魏大人是擔心在場的諸位大人會泄露此事嗎?”
魏征一再反對朝島國用兵,李承乾也有些煩惱,言語當中略帶些許惡意的問道。
這時李世民突然插話:“太子不可無禮!諸位都是大唐肱骨重臣,魏征向來也是忠君體國,絕不會做出此等叛國之事!”
魏征也滿是誠懇的對李承乾說道:“太子殿下,臣并無二心,只是對于國朝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還希望殿下慎重為好?!?
有了魏征這句話,李承乾發熱的頭腦也稍微冷靜了一些,剛才一心只想著怎么干掉小鬼子,忽略這個時代的人們,對于島國還沒有后世那般刻骨的仇恨,自然無法理解李承乾為什么一心只想覆滅島國的想法。
“魏大人,孤方才言語上有些過激,還望魏大人切莫介意。”
魏征也負責教導李承乾課業,嚴格上來說李承乾也需要喊他一句老師,不過現在是在李世民的朝會上,只有太子和御史的身份,所以李承乾也只是稱呼他一聲大人。
但魏征還是時刻牢記自己肩負教導太子的重任,所以對于李承乾稍顯冒犯的話不僅不介意,反而還耐心講解起來:“無礙,不過殿下,臣方才所言也并非妄言,如今大唐急需經略西北,實在不是再開辟海上戰線的時候?!?
“尤其是這扶桑國深處大海,大唐又沒有能夠肩負海上作戰的水師,陛下即便想要組建,起碼也需要兩年時間......”
“正是因此,孤才建議先摸清楚扶桑國的情況!”
再次明確自己的態度,李承乾侃侃而談:“海域遠洋航行,和內陸河道航行完全不一樣,大海深處波濤洶涌,形勢復雜,更何況我朝并沒有深海航行的經驗,所以無論是建造足以遠洋航行的海船,還是訓練一支能夠在海上作戰的水師,都需要時間!”
“而這段時間,剛好可以讓我朝能夠有機會經略西北,等西域各國安定下來,海船和水師也就準備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再派兵,剛剛好!”
“經略西北不是兩三年能夠......”
“那就加速!如今大唐兵甲正利,欲要經略西北,誰敢不服?那就用他的國家來作為大唐興起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