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撲朔迷離
- 穿越當太子,你讓我繼承文壇?
- 聽水落葉
- 2130字
- 2025-07-05 18:24:16
這邊李承乾正在猶豫要不要告訴長樂,等注意到的時候,長樂已經(jīng)把他剛剛寫好詩的紙張拿在手里。
“等等......”
“賣炭翁?”
只粗略看了一眼詩,又聯(lián)想到剛剛大哥怪異的舉動,長樂頓時明白過來,這首詩大概就是在寫的鄧伯伯。
舉起手中的詩,長樂略帶焦急的問道:“可是鄧伯伯出事了?”
“這......”
已經(jīng)被長樂猜到,也就沒必要再隱瞞了,李承乾嘆息一聲,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道出。
“也就是說,現(xiàn)在嫌疑最大的就是這位韋貴妃?”
讓李承乾沒有想到的是,長樂似乎很輕易的就接受了鄧老伯的死訊,而且很快就指出問題的根本來。
“長樂,你......”
長樂搖了搖頭:“大哥不必擔心長樂,雖然鄧伯伯沒了確實讓人難過,但說到底我跟他也只有兩面之緣,他的死還不至于讓我悲痛欲絕。”
“況且比起悲痛,我倒是覺得盡快查清楚真相,還鄧伯伯一個公道更重要。”
“我看大哥這首《賣炭翁》寫的極好,莫非大哥是想要通過這首詩,把整件事傳揚出去,通過朝堂大臣逼迫父皇查清真相?”
“不錯!”
李承乾贊許的看了她一眼,不愧是經(jīng)受過皇家教育出來的,腦子就是好使。
“東宮勢力單薄,人手不足,雖然我也讓人去查了,但是還沒查出任何線索,就被父皇禁足,恐怕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再查下去。”
“加上此事又涉及到父皇后宮妃子,所以想要查清此案,最好的選擇就是讓父皇主動去查。”
“但是按照父皇如今對韋貴妃的態(tài)度,恐怕是不會輕易動搖的,所以大哥只能出此下策,借由民間百姓的議論,倒逼朝堂和父皇。”
長樂點了點頭,重新拿起那張紙,指著最后一句“五文銅錢泥中擲,強作炭值笑翁癡”,有些不解的問道:“那大哥為什么不直接寫明,鄧伯伯被毆打致死的事情呢?”
李承乾沉吟片刻,反問道:“如果在詩里寫出鄧老伯為何而死,然后宣揚出去,你覺得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長樂蹙眉道:“自然是會引得百姓群情激憤,朝臣攻訐,然后......”
李承乾接過話:“然后就會被有心人引導,直接攻擊韋貴妃......和韋家!”
“難道這樣不對嗎?”
長樂很是疑惑,大哥作這首詩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扳倒韋家嗎?
李承乾解釋道:“大哥只是想利用百姓的呼聲,要求父皇徹查此案,讓有罪者受到該有的懲處,雖然說現(xiàn)在證據(jù)指向韋貴妃,但實際上真的是她做的嗎?”
“大哥是懷疑?”
“我今日在父皇那邊遇到韋貴妃了。”
李承乾回憶了一下,語氣中也帶著猜測:“從這伙人殺人滅口的行徑來看,背后之人必然心思縝密,但是今日韋貴妃竟然直接找到父皇告狀,這很不對,我懷疑這背后還有別人。”
甘露殿的屏風后面,必然是韋貴妃,而當時李世民桌子上的白玉蓮花碗,多半就是韋貴妃借著給他送羹湯的時候,告自己的狀。
如果背后之人當真是韋貴妃,那么在得知自己調(diào)查她的時候,她應(yīng)該抓緊時間把所有相關(guān)人員暗中殺害,然后盡可能裝作完全不知情,以此來一個死無對證才是。
但偏偏她卻主動找李世民告狀了。
這就不應(yīng)該了。
她不可能猜到,李世民會連話都不讓自己說,就直接關(guān)禁足。
一旦自己把事件揭露出來,她肯定也落不得好。
這就說明,要么是她一時昏了頭,要么,整件事當真就不是她做的。
李承乾不相信,能做出殺人滅口這等行徑的人,會這么簡單就自亂陣腳。
“如果在詩里加上鄧老伯的死,到時候恐怕百姓的憤怒就不是我們所能控制住的,倘若這背后當真另有其人,到時候那人只要稍加引導,百姓不會關(guān)心真兇是誰,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淹沒整個韋家了。”
如果只是權(quán)貴的強取豪奪,百姓逆來順受慣了,最多就是憤慨,畢竟這樣的事情,在封建王朝時期并不少見。
可如果有人死于非命,那性質(zhì)就不一樣了。
一旦激起民憤,就不是人力可以控制住的。
現(xiàn)在的民憤可不像后世的鍵盤俠那樣,只是在網(wǎng)上瞎噴。
封建王朝的任何一次民憤,都很可能會引起難以估量的后果,到時候牽連一大批朝堂官員都是小事,萬一來個高呼“待到秋來九月八”的猛人......
“那大哥覺得,整件事到底是誰做的?”
“我也沒有頭緒,或許是想要對付我的,也或許是想要對付韋家的......總之不管背后是誰,只要把輿論搞起來,就不相信他還能坐得住!”
“明白了,大哥是想要讓我去把這首詩傳出去?然后引導朝堂和百姓對此事的憤慨,沒錯吧?”
長樂很快就明白了整個計劃。
“我現(xiàn)在被父皇禁足,即便是想要往外傳消息,也會被盯住,所以只能靠你去做這件事......”
“那就放心交給我吧!長樂保證完成任務(wù)!”
“此事或許有些風險,而且可能會招來父皇的厭惡,你素來聰慧,可要想清楚?”
長樂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自信,同時又帶著一絲寒意:“我自是明白的,但鄧伯伯畢竟與我有些恩情,便是為了還他一個公道,長樂也是義不容辭的!”
李承乾啞然,看來這妹妹也不是當真對鄧老伯的死無動于衷。
“好,那你務(wù)必要小心行事,另外皇宮外我還有個人手,很擅長在城中打探消息,一并交給你支配。”
“嗯嗯!”
李承乾所說之人,自然就是當初那個乞丐林誠了。
自從上次給他找了一個教字師傅,現(xiàn)在他辦起事來愈發(fā)利索,這段時間收集了不少京城里的消息。
想要把這首《賣炭翁》用最快的速度傳播出去,借用他的消息渠道,無疑是最方便的。
要是不擔心自己直接給他傳消息,會被李世民截胡,李承乾也不至于要拖長樂下水。
長樂拿著那首詩,和青荷交給她的信物走了。
李承乾望著外面厚重的積雪,久久不想動彈。
自己從來不想當什么救世主,也不貪圖皇權(quán)富貴,只想在這個時代茍活下去。
但是總有人,想要殘害百姓,連活下去的機會都不給別人。
既然遇到了,自己總該做點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