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寒門一品
- 誰家郎
- 2105字
- 2025-06-30 08:00:00
老油條和簡北雙雙酩酊大醉倒在床上沉睡不醒,與此同時鴻賓樓的宴席也進入了尾聲。
凌大少爺在酒桌上極盡謙恭,對這些今科府試上榜的學子好一頓拉攏,可以說恩威并施吧,這些學子現在惟他馬首是瞻。
送走這些人后,雅間里只剩下凌云、林謙和李氏兄弟。
只見剛才還酒意闌珊的凌大少爺瞬間清醒了過來,哪里還有半點酒醉的樣子?
好吧,這就是逢場作戲,看來他的真實酒量還要大的多啊。
不愧是世家子弟,這酒桌文化玩的真叫一個通透。
“那個叫簡北的家伙還真不能小覷,知府大人的小舅子跟我說了,當時同考官童林推薦他的試卷為案首。
如果不是知府大人俞廣力挽狂瀾本少爺這個案首還真就有點懸。”凌云一邊喝著醒酒湯一邊對三人道。
李景軒皺了皺眉頭:“可惜他是縣試案首,按照慣例府、院兩試都會通過。否則的話,直接找人黜落他的考卷,想考取秀才功名做他的春秋大夢去吧。”
李鴻軒點點頭:“凌兄,我二弟所言在理,也就是他頭上頂著縣試案首的光環,否則他肯定完蛋?!?
林謙這個時候一言不發,只是靜靜地聆聽著。
自從踏入凌大少爺的門檻,被凌大少爺接納為自己人后,他所知道的事情是他這輩子都沒見聞過的。
科舉考試,國家的掄才大典都能徇私舞弊,這之前他連想都不敢想??墒橇璐笊贍斁瓦@么輕描淡寫的搞定了。
這就是豪門世家金字招牌帶來的威力??!
凌大少爺此刻微微一笑:“二位賢弟且不要過早下斷言,不就是一個小小下等縣出來的縣試案首嗎?
我若是真想拿捏他的話那是小菜一碟,可以說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說到這里的時候凌大少爺神秘兮兮的壓低聲音道:“實不相瞞,你們或許不知此次主持院試的學政大人乃我遠房姑父鄭經綸。
只要我遞過去一句話,黜落一個下等縣案首的考卷還是不成問題的?!?
話音未落,林謙心中猛然一顫,“天吶,江南凌家不愧是五百年世家,在江南道的關系網編織真可謂密不透風啊!
就連主持院試的學政大人都是他們家的親戚。
也幸虧自己抱上了江南凌家的大腿,否則自己恐怕就要跟大多數寒門學子一樣屢試不第的結局了?!?
李景軒聞言一拍大腿驚喜異常道:“凌兄此言當真?”
凌云微微頷首一副云淡風輕之相:“在下口中從不虛言,這等事情豈能是吹牛就能成的?”
“哈哈,真乃天助我也!一想到簡北那小子即將落榜卷鋪蓋灰溜溜回家,我就抑制不住的開心。
凌兄,今晚紅袖書院眠宿如何?所有的花銷我來會賬?!崩罹败幮老踩艨竦陌l出邀請。
不過凌大少爺卻搖了搖頭繼而笑道:“賢弟的心意我領了,不過還是改日再聚吧。
鄭學政此刻就在我家里下榻,我還要趕回去面見他老人家說這件事兒,晚了可就沒機會了?!?
李鴻軒此刻看了看外面漆黑一片的天色:“凌兄,這個點兒怕是學政大人都要休息了吧?”
“無妨,反正都是自家親戚,叨擾一下也無可厚非。我只是怕錯過今晚就沒機會說這件事兒了?”
此時的林謙很是好奇,他疑惑不已的問道:“凌兄,這是為何?”
凌大少爺索性便交代實底:“你們或許不知道,學政大人提前來慶州并沒有通知當地官府,而是以私人身份來拜會我爹。
明日他老人家便要前往知府衙門駐點了,一旦以官方身份現身便不能私下會客了,這是朝廷的法度,為的就是防止徇私舞弊。”
說到這里的時候,凌大少爺臉上露出一股傲嬌之情:“殊不知真想徇私舞弊早在前一夜就完成了。哈哈,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幾個人會意的點頭相視一笑,然后便散去,各自歸安!~
......
院試在科舉體系中屬于是初級考試的最后一關,但卻是士子獲得功名的關鍵一步。
院試在整個科舉考試中的位置介于府試和鄉試之間。
可以說有沒有資格參加鄉試,全看院試考的怎么樣了。
如果把鄉試比作后世大學的話,那么院試就是高中階段。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罷了,要知道后世的學制和科舉考試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主持院試的官員一般都是學政主持。
學政是朝廷派往各省掌管一省教育、科舉事務的最高官員,通常是由進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員或者六部官員擔任,任期三年,期間會巡歷所轄各府、直隸州主持院試。
也就是說院試一般都是在各州府當地舉行,學政到任后,會按計劃輪流到各地主持考試。
學子考過之后便會獲得‘秀才’功名,至此科舉考試的低階段便算是完成了。
順便說一下院試的考試過程:
院試一般分為正場和招復兩場考核。
第一場正場,跟縣試和府試一樣都是最重要的一場,通常在學政抵達考棚后二至三日內開考。因為要給學政大人一個休息和命題的過程。
考試的內容是兩篇出自四書的八股文和一首試帖詩。
試帖詩的話一般來說是五言六韻或者五言八韻。
學政閱卷后,根據正場成績初步確定錄取名單,感覺成績還可以的學政會在試卷上畫圈,而那些成績介于錄取和不錄兩可之間的畫三角符號。
所以,大部分錄取名額在正場就基本確定了。
至于第二場招復考試,畫圈和畫三角的都要參加。
而考試內容相對靈活簡單,可能是一篇八股文、一首試貼詩,有時候會加試五經文或者策論、律賦等。
具體考核什么,這就要看學政的心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院試跟府試又大不相同,府試一般是考三天兩夜,期間不允許外出,說白了這就是對鄉試的預熱。
也就是說學子經過府試之后,那么后續的鄉試、會試、殿試的流程就全了然于胸了。
而院試則是連續考兩天,當天清晨入場,傍晚交卷出場,不在考場過夜。
一般走到這個地步的學子都是具備后續科考能力的。說白了,院試只不過是優中選優給后續科舉考試提供人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