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驚變
書名: 大宋財經(jīng)周刊作者名: 北方吳彥祖本祖本章字?jǐn)?shù): 2336字更新時間: 2025-05-22 06:34:00
一個小插曲之后,錢韋明繼續(xù)往下講。
前兩個觀點(diǎn)還好,畢竟還算個人判斷,第三點(diǎn)一出,大家專注異常。
原來兩百年就要出現(xiàn)一次天下大饑,并不以國君的昏庸明智為轉(zhuǎn)移,竟然是歷史規(guī)律。
那可是歷代史書所寫,從春秋開始,一直到如今。
大家推算了一下,居然下一個周期也不遠(yuǎn)了,就是五十年后。
震驚,還是震驚!
這千百年來沒人弄明白的道理,居然讓錢氏子弟一篇文章給講明白了。
原來治理天下,就是調(diào)和四民,就是抵抗歷史周期啊。
講到最后,錢韋明接受大家的提問交流。
眾人都把目光看向蘇軾,他是在場最牛的學(xué)士,都想聽聽他有什么看法。
“哦,我還在思考。都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今日之后,我終于明白這句諺語了!”
說完,拱手向臺上致意。
錢韋明趕緊側(cè)過身子,回了一個鞠躬大禮。
眾人一看蘇學(xué)士都行一問之師的禮了,大家還端著干什么,以后還得繼續(xù)聽錢學(xué)士的大作呢。
學(xué)四書五經(jīng),只能去考個秀才,但學(xué)會了這個,可就有了看透世間幻象的真理。
眾人意識到,這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
從根本上去看問題,去找到事物運(yùn)行的規(guī)律,去判斷大勢。
中間有幾個太學(xué)生問了些小問題,錢韋明一一解答,氣氛非常融洽。
到了最后,李長安終于上臺。
啪啪啪,鼓起掌來,大聲對底下說道:“錢兄的百年家學(xué),難道不值得大家的掌聲致謝么?”
嘩嘩嘩.......
掌聲蓋過了雨聲,持久而熱烈,雖然他們也不懂為什么鼓掌會是表達(dá)致敬,但總算有了個比喝彩更雅致的形式。
當(dāng)然,從此汴京人多了一項風(fēng)俗。
在對一件事或者一句話大感精彩時,便會鼓掌喝彩,以代替“擊股(大腿)”。
講學(xué)剛剛結(jié)束,外面云停雨歇,陽光給烏云鍍上金邊,照亮下方的萬方生機(jī)。
“晴了,晴了誒!你們看,出彩虹了!”
剛出門的人回身喊道,在東邊不遠(yuǎn),果然掛著一道清晰明艷的彩虹。
好彩頭,開門大吉!
李長安心里暢快,看來第三步也要成功了。
蘇軾被一群人圍著,問好的,邀約的,遞詩集求點(diǎn)評的,仿佛一個天皇巨星。
錢韋明有點(diǎn)吃味,這幫白眼狼,剛聽完自己的大作就去給別人舔臭腳。
“長安,你說有一天,我也能像這樣么?”
李長安鄙視的看了朋友一眼:“你想當(dāng)項羽還是劉邦,要不學(xué)張良吧,來得快。”
錢韋明被他這沒頭沒腦的回答給猛住了。
收拾好東西,大伙打算去汴河金樓慶功。就在車夫剛剛停好的時候,一個紅色的身影駕著驢車飛奔而至。
王公子,王小相公?
“元澤,你來晚啦,哈哈哈哈哈哈....”
王雱一臉焦急,把韁繩扔給車夫,立馬拉上倆人上了馬車。
“跑吧,快跑,去江南或者巴蜀。太皇太后震怒,上午剛拒絕了我父親和司馬相公的規(guī)勸,要強(qiáng)征國債稅。緊接著就有宗室進(jìn)宮密報,拿著你們的文章說你們要禍亂天下,太皇太后已經(jīng)下旨讓皇城司拿人了!”
這還來得及么,汴京就那么大點(diǎn),四面都有關(guān)卡,跑的出去就有鬼了。
果然,馬車還沒到東門,一溜騎馬的禁軍趕到,將他們截停。
來人騎在馬上,用刀鞘拍了拍車廂,示意里面的人露頭。王雱抬手示意二人藏好,自己探身出去應(yīng)對。
“怎么,將軍什么要務(wù),要不要進(jìn)來搜一搜?”
王雱穿著官袍,雖然只有六品,但畢竟是御前侍講,榮寵非常,穿的跟三品的一樣。
“小相公是要出城么,這不是相府的馬車吧,還請讓我們搜查一下。”
將官行禮的規(guī)矩絲毫不差,可并不打算就這么放過。
王雱無奈,只能打開車門,示意隨便搜查。
將官探頭瞅了兩眼,一看倆俊俏小生,還谷堆在一起,甚是曖昧。唾了一口,“放行”!
李長安心下納悶兒,大哥你都查啥了啊,還等著我投案自首怎么的?
錢韋明眼珠子亂轉(zhuǎn),瞬間就有了思路。
“看來國朝不是真要抓我們,而是希望我們能知難而退,趕緊離開汴京。你看剛才,明顯就是嚇唬人。
“但是咱們要不走,說不定拿人的令簽馬上就到!”
畢竟是吳越錢氏,一點(diǎn)官場的小九九,他比別人家學(xué)深厚。
出了城,王雱下車回走。他還得回家跟老父親研究對策,要是真動粗搞什么國債強(qiáng)賣,非天下大亂不可。
一個老太太,參和國政干什么,一輩子都沒出過城的主。
王大才子真是為大宋操碎了心。
回到住處,倆人也冷靜下來。今天是被那個太學(xué)姓趙的給舉報了啊。
跑,那是不可能跑的!
大宋與士大夫共天下,這個士大夫可不是說考上進(jìn)士,而是家里天然就是門閥。
說起來,天下還有幾個比東南錢氏更大的門閥呢。
“你先躲一躲吧,我畢竟有身份護(hù)著,你可是白身一個,就算官家賞了你個榮銜,也不算脫了民籍。”
現(xiàn)在,錢韋明開始勸李長安了。
“哈哈哈哈哈,我料想他們必不敢抓我。汴京小財神,兩萬勞苦大眾的主心骨,國債唯一的操盤手。他們既然不敢在城門抓我們,必然現(xiàn)在也不會來。你放心,只要他們想借債,就必須來請我出山。”
李長安自信滿滿,大宋是個虛弱的王朝,虛到跟敵人媾和,跟叛軍媾和,跟民亂義軍媾和。
自己就在天子腳下,說不好就能惹起一場更大的亂子,他們敢么?
興慶宮里,太皇太后和皇帝坐在高位,兩班大臣東西分立。
李長安,纖芥之疾。
他們愁的是國債發(fā)行不利,把京中權(quán)貴問遍了,一共才答應(yīng)了百來萬的數(shù)量。
曹太皇太后雖然已經(jīng)是奶奶,可歲數(shù)并不大,剛剛五十出頭,正是肝火旺的時候。
下面王安石、文彥博、歐陽修、司馬光等一眾大臣都在力勸。
千萬不能動武啊,動武真就亂了。
怎么,你王安石剛說完“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趙家厚待功臣的祖法就不要啦?
那武臣也不介意再來一次陳橋之變,柴家的子孫也沒絕,實(shí)在不行還有太祖一脈。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們倒是拿出個章程來啊!欠商人的銀子馬上要到期了,怎么辦,讓天家失信于人?”
真欠錢不還,那下一年呢,下下一年呢,還有商人肯借錢給朝廷么。
王安石雖然是宰相,但資格還新,并不敢在氣頭上硬頂。
這時候,文彥博站了出來。
“臣請旨,宣召民間解庫商人李長安陛見。此人雖不習(xí)文法,卻對經(jīng)商借貸一事獨(dú)具見解。
“臣請?zhí)侍笸猓倨淙雽m商討對策!”
老太太瞇著眼睛側(cè)耳向前,想聽聽說的到底是誰。
趙頊附在奶奶耳邊:“李長安!”
忽然,一名大臣越過幾位相公站到中間。“臣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