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韋諒獨掌兵部職方司(求追讀,求訂閱)
- 大唐:請陛下歸天
- 太清妖道
- 3737字
- 2025-06-11 19:09:00
兵部大堂。
不知道為什么,一時間徹底寂靜下來。
眾人沉重的呼吸聲,一瞬間清晰可聞。
達奚珣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皺眉問:“話雖然是如此,但到了冬天,黃河冰滑,還有嚴寒,如何能安全的通過上下五百里的河道?”
“黃河再嚴寒,能有遼東嚴寒嗎?”韋諒直接反問,看向達奚珣:“遼東百姓冬日也要在遼河上生存,他們自有辦法,想知道,從遼東調人便是。”
達奚珣想說什么,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說。
牛仙客看著眾人,說道:“從遼東調人吧。”
眾人神色一正,齊齊拱手道:“喏!”
牛仙客抬頭看向韋諒:“那么第三條路呢?”
韋諒拱手,道:“第三條路,是藥水河。
藥水河直通青海湖,如今冬日比往年要更加嚴寒,青海湖和藥水河也會凍的更加結實,從鄯州繞青海湖,入藥水河,也可抵達石堡城下。”
“可行是可行。”牛仙客抬頭,反問道:“可是,藥水河一無遮掩,青海同樣廣闊,所以……韋郎是打算利用霧天,加上遼東百姓的過河之法,是的,的確是可以抵達石堡城下。”
有了黃河河道在先,從藥水河抵達石堡城,的確是一個辦法。
牛仙客已經明白了過來。
韋諒拱手,道:“三條路都不好走,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最容易讓吐蕃人忽略,從而成功的抵達石堡城下。”
“利用吐蕃人還沒有注意到黃河和青海湖東海,因寒潮而發(fā)生的變化,快速突襲,的確是出人意料的好辦法。”達奚珣難得的贊嘆。
牛仙客點頭道:“抵達石堡城可以做到,然后如何登上石堡城,且不被上面的吐蕃人發(fā)現?”
“工具,調動工部,將作監(jiān)的工匠,派人去民間找尋慣常在山野之間游蕩的采藥客,深山中的獵戶,有能的奇能異士。”韋諒抬頭,道:“找尋奇人,打造專門用于攀登懸崖峭壁的工具,然后在鐘南山中尋找,甚至打造和石堡城相似的地形……”
“然后呢?”牛仙客忍不住的抬頭。
“先訓練。”韋諒神色嚴肅,說道:“然后每個月,從龍武軍中調人值守,什么時候,他們能在龍武軍的值守下,登上城卡,并且拿下龍武軍,那么他們就可以前往隴西了。”
整個堂中一下子徹底安靜了下來。
前往隴西,便可以拿下石堡城了。
一切第一次在眾人面前這么清晰起來。
李暐站在韋諒身側,緩緩的嘆息一聲道:“冰道,攀崖客,工匠器械,這種東西,我們都知道,但組合用在這里,也的確是奇思妙想了。”
達奚珣跟著點頭道:“可行度極高,雖說要求也極高,但比我等之前那些辦法要強多了。”
兵部侍郎盧奐轉身看向牛仙客道:“左相,此法需要執(zhí)行,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那便做吧。”牛仙客抬頭,沉聲道:“此事若成,那么我等對圣人,對天下,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是!”眾人齊齊拱手。
李暐上前一步,拱手道:“崔明如今正好在西北,讓他從軍中調擅長爬山的士卒,同時尋找工匠;下官親自去益州一趟,然后轉荊襄;至于河洛和雍州,就交給韋郎,京兆韋氏來做這些事情,比我們做可能還要方便些。”
“嗯!”眾人齊齊點頭。
“至于遼東。”李暐拱手,道:“左相,是否可以讓李侍郎去一趟遼東,安祿山那里,下官不是很放心。”
兵部侍郎李彭年,兩個月前從長安啟程洛陽,然后轉范陽,按制察查范陽節(jié)度使府的兵籍。
明年,就輪到平盧了。
也就是安祿山的地盤。
“也好。”牛仙客點點頭,說道:“盧侍郎將今日眾人所言記下,上奏陛下,同時將隴右,河西,還有朔方,安西的情況,一起上奏上去。”
“喏!”盧奐沉沉拱手。
牛仙客最后看向韋諒道:“朝議郎之能的確非凡,看樣子,本相應該上請圣人,將你永遠留在職方司才是。”
韋諒一愣,隨即拱手道:“多謝左相厚愛!”
牛仙客一擺手,嘆聲道:“罷了,你若是留在兵部,等你成了駙馬都尉,恐怕一個兵部員外郎是留不住的,至少得是兵部郎中,到時候動的就是他們幾個了。”
“下官一切聽左相和吏部的安排。”韋諒沉沉拱手,他的話雖然如此說,但都知道,他的事情,只有皇帝才能安排。
……
兵部職方司官廨。
李暐一回來,就將職方司的八個主事全部集齊,將牛仙客召集眾人說的事大體說了一遍。
征討司主事曹守拱手問:“郎中是要前往蜀中嗎,去多久?”
李暐想了想說道:“兩個來月吧,陛下千秋節(jié)之前就回來了。”
“可如今崔員外郎不在,郎中又離開,職方司的事情,是誰處理,盧侍郎嗎?”曹守跟著問道。
“怎么會想到盧侍郎,左相常不在兵部,盧侍郎處理大局,如何有功夫關注職方司之事。”李暐搖頭,最后他看向韋諒道:“朝議郎如今檢校兵部員外郎,正是職方司主事,而且他還知靖安事!”
“嗯!”韋諒在一旁驚愕的抬頭,說道:“不是就曹主事領職方事嗎?”
韋諒知道李暐要離開,但他下意識的以為,在李暐離開之后,職方司的事情將會由曹守來負責,畢竟他才是職方司第一主事。
眾人的目光同時落在韋諒身上,他們是何等人,一眼就知道韋諒之前是從來沒有想過此事。
“按道理來講,應該是交給他,但是……”李暐搖搖頭,看向曹守道:“每月初七,二十二,陛下小朝,你連宮門都進不去,陛下若是垂問諸事當中的細節(jié),你是要盧侍郎答,還是左相答?”
曹守一愣,隨即沉沉拱手。
兵部是個專業(yè)性很強的機構。
盧奐雖然是兵部侍郎,但他之前做過中書舍人,御使中丞,陜州刺史,如今處理兵部雖然也妥當,但讓他對于一些細節(jié)之事,面對皇帝垂問,多少有些強人所難了。
而曹守,不過是從八品的兵部諸事,他連宮門都進不去,單獨面圣更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
“韋郎君好歹是圣人身邊的人,有事他這個檢校職方司員外郎不去,而是你去,你讓圣人怎么想?”李暐看向韋諒,道:“況且真要有事,朝議郎自然可以進宮面圣,你,行嗎?”
曹守低頭,默然拱手。
李暐轉身看向韋諒,說道:“朝議郎,本官離開長安之后,職方司,還有招募奇能異士和工匠的事情,就全部交給你了。
至于職方司內外的事情,以你為主,他們八人輔佐,應當能夠理順,而且……”
稍微停頓,李暐看向眾人道:“其實也沒有多少事情,崔明在西北,西北的事情,他自己就處理了;本官去西南,西南的事情我自己來;李侍郎在河北,很多事情他就處置了。
韋郎君需要處置的,無非就是嶺南和河洛的事情,嶺南太遠,有消息,本官已經回來了。
至于其他的,有左相坐鎮(zhèn),又能出什么事,所以,在本官走后,職方司交給韋郎,是妥當的。”
韋諒站在一側,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
原來沒什么事情。
但韋諒的目光輕輕掃過門外。
整個職方司內外官廨,從李暐明日離開之后。
由他主管。
……
親仁坊,韋府。
韋諒腳步匆匆的走入了西書堂,坐在里面讀書的張鎬立刻就站了起來:“郎君!”
韋諒擺擺手,然后走到一側的短榻坐下,看向張鎬道:“職方司李郎中,明日晨起,就要前往蜀中,兩個月后,才會回來,而在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職方司由我主事。”
張鎬瞳孔瞬間放大:“郎君以檢校兵部員外郎的身份,兩個月主事職方司?”
“是!”韋諒點頭,然后又無所謂的笑笑,說道:“其實也做不了什么事情,我雖然領職方司,但諸事都安排妥當,就是有個名頭而已……一個名頭,竟讓心情蕩漾至此,真的是不該了。”
“郎君謙遜了。”張鎬搖搖頭,道:“那是職方司,軍中極要害的部門,主掌職方司,天下十大節(jié)度使府,還有諸州兵曹,府兵,全都掌握在手,郎君難道不想趁著這兩個月做些事情立些功勞嗎?”
看著張鎬有些興奮的眼神,韋諒突然間冷靜了下來。
最后他輕輕搖頭,緩緩的道:“話可以說,但事情不可以做,因為上面有盧侍郎盯著,其他三司郎中也在看著,下面八位主事心中也不知道會如何想,所以亂做什么是沒有必要的,還是將我自己手里該做的事情做完,至于剩下的,就是和光同塵的事情了,不管要做什么,首先要融入兵部。”
韋諒抬頭,看向窗外,神色嚴肅起來。
兵部職方司,兩個月內由他主政,足夠讓韋諒心中激蕩到極致了。
但韋諒不是沒腦子的妄人,他心里清楚,自己在職方司的這段時間,所做的事情,日后都會被人拿出來,當做審視自己的參照。
這個朝廷,有太多人不喜歡特立獨行、格格不入的人了。
若是如此,那么便是韋諒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增添障礙。
所以,他只做自己份內的事情,至于說其他的,先融入兵部再說。
而且,以他的身份,便如同張鎬之前說的那樣,整個職方司涉及到的天下情報,四方邊軍,還有長安十六衛(wèi),甚至羽林衛(wèi)和龍武衛(wèi),這里有太多的信息可以在這兩個月時間里,名正言順的了解。
……
離開書堂,韋諒回到書房,張開信紙,開始寫信。
給他的父親韋堅寫信。
韋堅去陜郡,轉眼已經兩個月了。
這兩個月,長安城發(fā)生了許多事情。
之前刺客的事情,不知道為什么徹底沒有了消息,右相李林甫,開始專心在朝政上。
改州為郡那么大的事情,雖然余波蕩漾,但也在他的手段之下,不停的平復。
當然,這里面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韋諒其實也很難看清水面之下的動靜。
當然,更重要的是,兵部對吐蕃和突厥的戰(zhàn)爭準備,已經逐漸的開始提上臺面。
兵部,戶部,工部,都已經開始做相關的準備工作,但想要讓整個天下都圍繞著這件事情動起來,起碼需要皇帝下詔。
這還需要很久。
韋諒抬頭,這一個月里,他也接觸了很多他能接觸的東西,對天下的真實情況也有了充足的了解。
而越是了解,他對這個大唐就越沒有信心。
也怪不得兵部的那些人,提及到石堡城的事情,一個個都臉色都不好看。
當然,這些是正事,私事韋諒也開始準備做。
兵部關于天下兵力的情報。
知識就是力量。
情報就是力量。
了解就是力量。
韋諒出身京兆韋氏,以他的身份,加上這些信息,足夠他在將來有事情的時候,撬動足夠的支撐。
甚至是一些驚天動地的事情。
這才是他主政職方司最該做的事情。
當然,還有攻克石堡城的方略,也是他必須要完成的,那是連皇帝都密切關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