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嘗試
- 重生1979,這個文豪是卷王
- 老字牛
- 2053字
- 2025-06-25 22:00:00
商業小說?
陳衛國、趙學民、水皮三人互相對視兩眼,都有點兒懵逼。
70年代,文學在人們心目中還是一種高大上的東西。
寫作的目的必須是為了人類和平世界未來,至于賺錢嘛,那只是對偉大作家的一種尊重。
以賺錢為目的?此說法是低俗的可恥的,對于作家,絕對是許干不許說的。
“商業小說是什么意思?”
水皮翻了兩下眼睛,沒想明白,只能開口問。
“字面意思。”蘇文天回答,“就是寫小說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水皮發出“嗝兒”的一聲,仿佛被唾沫噎住了。
陳衛國反倒是笑了:“咦?你這種說法有點意思。”
“有什么意思?”水皮使勁咽了咽唾沫,然后撇撇嘴道:“你不覺得這種說法是對作者的不尊重嗎?”
“沒有。”蘇文天笑了。
陳衛國一臉不服氣:“這怎么就不尊重了?國家都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家賺點錢怎么了?”
水皮馬上反駁道:“我不是說作家不能賺錢,但你寫作的目的不能是為了賺錢。”
“為什么不能?”陳衛國追問。
水皮像是被什么擊中了一般,騰地一下跳下床來。
他站在月光下,嘴唇兒有點兒白,有點兒抖:“一個作家必須擁有高尚的靈魂和……”
陳衛國打斷水皮的話:“賺錢就不高尚了嗎?那經濟系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為國家和集體賺錢的。”水皮毫不猶豫的回答。
陳衛國坐在床上,直勾勾的盯著氣得嘴唇發紫的水皮:
“為國家和集體賺錢是高尚的。為自己賺錢就是低俗嗎?你這思想是不是太陳舊了?”
“咳,我說兩句。”看到陳衛國跟水皮劍拔弩張的樣子,趙學民開口打圓場。
“我說說我的觀點,固然,為了世界和國家的命運,以及某種思想而寫作是偉大的。
但為了生存而寫作也并無可厚非。
低俗還是高尚,其實還是要看他的作品,以及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思想。
每個問題都有他的兩面性,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要保持冷靜態度。”
聽到趙玄民開口這么說,陳衛國和水皮都覺得自己剛才有點激動。
畢竟剛剛相識,爭吵還是不要太激烈為妙。
陳衛國躺回床上,盯著天花板自言自語道:
“我還是覺得小說不應該為了救贖這個世界而存在。”
趙學民聽到陳衛國依舊不依不饒的嘀咕,趕緊說道:
“小說的娛樂性、思想性和文學性都是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的,包括他們的占比。”
站在月光里的水皮臉色也沒有剛剛那么激動了,不過他的右手食指還在不聽話的抖。
忽然他轉身回到自己的床邊,在枕頭旁拿起一個小本子。
大概是覺得床邊有點暗,轉身又回到月光下,一屁股坐在地上,刷刷刷的,在小本子上寫了起來。
其他三人都瞪大眼睛看著水皮,滿臉錯愕。
這就是詩人嗎?詩人的腦回路都跟常人不同嗎?
上一輩子蘇文天見過很多詩人,他們形形色色各有不同。
他覺得水皮身上的那種神經質,并非是詩人必備特質,而是隱隱的帶點氣質性問題。
看來以后跟水平相處,說話不能太糙。
趙學民倒是一個很理性的人,說話成熟而穩重,這大概跟他的年齡閱歷有一定關系。
再結合他那勞模的大茶缸子,如果不出意外,此人必定前途無量。
陳衛國性格開朗人也單純,帶著七十年代典型二代特征。
不過并沒有某些二代那種驕奢淫逸的高傲,這小子處好了絕對可以成為死黨。
還有他說出的“救贖”兩個字,讓蘇問天猛地想起一部電影經典——《肖申克的救贖》。
電影改編自大漂亮國一位作家的中篇小說。
在蘇文天的記憶里,這部小說是1982年才在大漂亮國出版的。
收錄《肖申克的救贖》的小說合集《四季奇譚》在當年上市后奪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全球已翻譯超過30種語言。
后來小說被拍成電影,更是風靡全球,成為幾代人的經典。
這部作品講的是一個叫安迪的銀行家,遭人陷害,被當作殺害妻子和情人的兇手送進監獄。
安迪在獄中不動聲色、步步為營地謀劃自救。
在忍受了多年的磨難之后,終于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而出,重獲自由。
這個故事和電影之所以能在八十九十年代的大漂亮國以及全球范圍內爆火,跟大時代的背景不無關系。
上個世紀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大大小小的戰爭的沖擊,西方世界幾千年形成的信仰、道德等觀念轟然崩塌。
人們開始對人的本性產生懷疑,迷失了未來的命運和前途,陷入焦慮、悲觀和失望。
新一代作家們,開始用各種手段表現人的主觀世界。
然而這些表現大多數陷入了虛無和絕望。
而主人公安迪,在絕望中始終保持一種冷靜的心態,還有頑強的斗志。
靠著這一份異于常人的理智和堅持,終于獲得自由,戰勝了虛無和絕望。
這是主人公安迪的勝利,也是給大漂亮國和西方社會的一針興奮劑。
迷茫的一代,在安迪身上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而此時的東方大國,也正從十年的動蕩中走出來。
什么“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等等,也無非都是對內心深層次世界的探索。
這樣的故事,這樣的思想,在今天的東大也許會引起共鳴。
再加上,這個時候改開的大門,剛剛切開一條縫,人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新奇與渴望。
外面的先進科技、生活理念與方式,甚至是吃穿住行,都會引起東大人們的極大興趣。
《大西洋底來的人》這部小說的成功足以為證。
蘇文天決定寫一篇這樣的小說。
當他下定決心的那一刻,《肖申克的救贖》那一幕幕經典橋段立刻在大腦中閃現。
當整個電影在大腦中播放一遍之后,蘇文天覺得有一些內容需要做出改變。
包括背景、主人公,甚至是作品的名字。
他想將作品的名字定為——《瘋人院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