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模擬試卷
- 重生1979,這個文豪是卷王
- 老字牛
- 2127字
- 2025-05-31 22:13:15
“什么有了?”
鄒娟直眉楞眼地問。
蘇文天一把拉住鄒娟,按在椅子上:“植入廣告的事情有辦法了。”
鄒娟越聽越糊涂:“植入廣告又是什么?你迷瞪啦?說什么胡話呢?”
蘇文天淡淡一笑:“好吧,讓我一點一點給你講。”
他先從廣告說起,又灌輸“植入廣告”這個概念,然后講了自己貢獻《小丫和叮當》劇本時提出的條件等等。
接下來又分析“廣告受眾”和“廣告源”、“受眾與傳播”等等情況。
鄒娟聽得一個頭兩個大,依舊迷迷糊糊地問:“別講了,信息量太大,你就說你想做什么吧?”
“我要跟教委合作,不,跟你合作,搞教輔。”
鄒娟沒說話,用自己吃的大眼睛盯著蘇文天的眼睛,一眨不眨。
蘇文天被盯得發懵:“你瞅啥?”
“瞅你咋地?!”鄒娟強勢回答。
回答的同時,她抓起桌上劇本,“啪”的一聲拍在蘇文天腦袋上。
在東北地區當了那么多年知青,鄒娟當然知道“三句話不來就動手”“能動手就甭吵吵”是什么意思。
被鄒娟搶了先機,蘇文天身體后仰摸著腦袋:“大娟子,你有動手!”
“動手怎么了?看看你放的都是什么屁?一個不挨著一個。”
鄒娟說著,把劇本摔在桌子上:“教輔材料跟你這劇組有毛關系?跟你植入廣告有毛關系?”
“唉——”
蘇文天長嘆一口氣,看來上一世“教輔教培”這個成熟的產業鏈,在七十年代末還讓人無法理解。
這涉及到太多的問題,有政|策問題,有產業問題,有思想問題,有需求問題、市場問題……
還得細細道來。
蘇文天開始把自己突發奇想計劃詳細講給鄒娟聽,并在講述中不斷解釋,隨時糾錯和完善。
今年,高考的熱浪席卷每個角落,可教輔材料卻是極其匱乏。
如果當地教育資源好,可能會有老師出兩套卷子、考幾次試。
但大多數學生根本得不到這樣的機會,他們所有的學習資料可能就只有一本教材。
這各種原因蘇文天也無法跟鄒娟一一分析,他直接將辦法端了出來。
首先以教委的名義,搞一個“解決高考學生復習資料難題”的教育研究項目。
項目的成員單位可以選擇一些知名大學,也要吸納一些“高考復習班”“高考輔導班”“高考復習夜校”等。
然后,以項目組的名義,請一些業界知名度高的老師給出幾套高考模擬考卷。
再印刷成冊,下發到各個“輔導班”“復習班”“夜校”等成員單位。
當然,這要收取一定的工本費。
這東西一旦流向市場,就會強烈刺激需求,得不到的考生就會瘋狂尋找。
此刻,廣而告之……
“我相信,需求會爆發,我們得多找幾家印刷廠,當然工本費嗎……”蘇文天很自信。
鄒娟陷入沉思。
良久,她抬頭,深色凝重:“重來沒有人這么干過,會不會?”
不等鄒娟說完,蘇文天反問:“整個鏈條中,有哪里不符合規定嗎?”
鄒娟點點頭,又陷入思考。
又過了一會兒,她再次發問:“但是,這跟你的植入廣告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系啊,我把教輔材料的作用、發放單位植入到小品中就是廣而告之啊。”
蘇文天看著鄒娟,一副“你還有啥問題”的模樣。
鄒娟:“讓小學生宣傳高考復習資料?這……對路嗎?”
蘇文天:“看似不對,但我相信學生的傳播力,更相信家長的傳播力。”
蘇文天心里想,如果在二十一世紀,這當然屬于“受眾定位不精準”,但現在已經足夠了。
鄒娟又問:“可是,項目組哪兒有錢給你廣而告之啊,科研經費里怎么可能出現廣告這種費用呢?”
蘇文天:“攤入工本費,或者叫成本,賣出去后按比例分成。”
鄒娟再一次陷入深思……
“啪!”
鄒娟突然一拍桌子,猛地站起身。
“老娘干了!”
……
看著鄒娟猛蹬二八大杠離開的背影,蘇文天內心有點悄悄地激動:
大娟子,你現在還不懂,這一句“老娘干了!”已經讓你成為一個產業的開拓者,第一人。
蘇文天想到這里又暗暗罵自己:蘇文天,你缺德不缺德?自己卷就得了,還要讓學生們提前十幾二十年就開卷。
可仔細想想,蘇文天覺得自己的做法也并非一無是處。
畢竟,暴風雨總是會來的,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快一點復興起來,付出一些艱辛又算得了什么呢?
這么一想,舒服多了。
蘇文天自言自語:“文哥我也得抓緊了。”
首先該劇本。
【小丫問叮當:“叮當,你那么厲害,高考題會做嗎?”】
【叮當到空間里取出一套高考模擬試卷:“教委專題研究組,專門為本屆高考生設計的模擬試卷,你看你也會。”
【小丫:“我看我也會?”】
【叮當:“必須滴!”】
你馬,這太突兀了吧?
蘇文天又寫了兩個方案,但最后還是回歸第一版。
突兀就突兀吧,好在跟人物不沖突,更重要的是:這個年代直白才是王道。
寫完廣告植入,蘇文天把《小丫和叮當》小說版做了最后校對。
《小丫和叮當》小說的第一卷已經寫完,他要把這部小說像前兩部一樣,作為連載小說發表。
這一次他投稿的是《燕京兒童文學》。
不是他見異思遷,到處散花,而是上兩部作品還在連載之中。
一本雜志一般不會同時刊登兩部連載作品,更不可能同時刊登一個作者的兩部作品。
做完這兩樣工作后,蘇文天把《小丫和叮當》郵寄了出去,然后坐上公交去子葉家接小丫。
近一段時間,小丫每天都去子葉家上“表演課”。
說是“表演課”,其實管吃管玩,還教文化,教各種文藝技能。
這幾天,小丫迷上了鋼琴,而且進步飛快。
公交車外,1979年的燕京城色彩依舊單調,城市的建筑,街上的行人仍然以灰藍綠為主基調。
但是,時不時閃過的花裙子、喇叭褲和肩扛錄音機里傳出的幾聲“搖滾樂”“靡靡之音”給空氣中增添了活躍的氣息。
公交車轉彎。
一大片鮮艷的色彩映入眼簾。
那是一張電影海報。
蘇文天趕緊擠到車門旁,準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