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西洋底來的人
- 重生1979,這個文豪是卷王
- 老字牛
- 2136字
- 2025-05-12 00:07:32
蘇文天摩挲著妹妹的腦袋,笑呵呵地安慰道:“沒事兒,過幾天就回來了。”
他跟妹妹的感情很好,事實上是他一把屎一把尿把妹妹拉扯大,酒蒙子后爹連尿介子都沒換過一下。
小丫聽哥哥這么說,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許多,不再大聲哭泣,開始抽抽搭搭地跟哥哥匯報:
“來了吉普車,兩個大姐姐好白好白,跟嫂子一樣白,下車就抱著嫂子哭……”
“嫂子說,讓我聽哥哥的話,把兜里錢都給我了,還抱我親我的臉,就就就上車……嗚嗚嗚……”
說著說著,小丫又哭起來。
“不哭,你嫂子會回來的。”
蘇文天幫小丫擦眼淚,小丫仰頭看著哥哥道:“差點忘了,嫂子還給你留了紙條。”
小丫掏出紙條,一滴淚滴在上面,暈濕了一大片。
打開紙條,林如心娟秀的字體跳入眼中——
【文天:爸爸病重,我回去看看,病情好轉就回來,勿念。】
字數很少,字跡也潦草,看來很匆忙。
蘇文天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在心里暗暗嘆口氣:唉,大概率是不會回來了。
知情回城的那段歲月,拋妻棄子的事情一點都不新鮮。
什么家庭變故、爹娘生病不過是父母騙孩子回去的理由罷了。
蘇文天的心中早有準備,而且他也不希望林如心再回來,畢竟燕京城的優渥不是這個沙漠小鎮能比的,他不能讓林如心一輩子呆在這漫天黃沙的窮鄉僻壤。
至于這段婚姻,他會努力爭取但不會強求。
其實他規劃的生活和事業,可以在這沙漠小村里實現,也可以在燕京城里發展。
他需要等待,等林如心安定下來之后再冷靜地做出選擇,有些選擇是需要時間和認知的,沒辦法強求。
“嫂子啥時候回來?”
小丫抬臉看著蘇文天問,臉上還掛著幾滴淚。
蘇文天把眼神從信里移出來,看著小妹輕松地說:“你嫂子的爸爸病了,她得侍候好……”
“砰!”
蘇文天的話還沒說完,屋門就被猛力推開。
后爹馮德福噴著酒氣,栽栽愣愣“晃”進來。
一進門就直勾勾盯著蘇文天:“你~媳婦跑,跑了,娶媳婦的錢,錢得要,要回來。”
蘇文天瞥一眼散了腳的馮德福,又氣又無奈。
他指指火炕說道:“你先睡一會兒吧。”
馮德福站在原地不動,努力睜著通紅的眼睛,想要用眼神威懾蘇文天,可蘇文天眸子里的陰冷,讓他只堅持三秒鐘便慫了。
搖晃兩下身體,馮德福一頭栽倒在炕頭,鞋也不脫。
躺在炕上的馮德福嘴里還嘀嘀咕咕:“我說養不住養不住,你不聽,30元錢呦,全打水漂了,得買多少壺酒啊……”
蘇文天是真不愿意跟他說話,這結婚錢跟你有毛關系?一分錢都不是你出的,你想干嘛?聽說我媳婦走了,回家訛酒錢嗎?
一直以來,馮德福都很少回家,只有在外面弄不到酒錢的時候,才會回來索要或者偷東西去賣,實在沒有就讓蘇文天去借,不去借就打。
后來蘇文天長大了,馮德福打不動了,就去揍小丫。
看著躺在炕上昏睡的馮德福,蘇文天腦子里總是冒出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時候,他恨不得挖個坑把這老酒蒙子活埋了。
可是恨歸恨,他畢竟還是小丫的親爹啊。
“唉。”
蘇文天無奈地嘆口氣,回手拉著小丫道:“咱倆吃飯吧。等你嫂子的爸爸病好了,她就回來。”
“嗯。”
小丫點點頭,去廚房端來碗筷,怯生生看著躺在炕上打呼嚕的親爹,像是怕他醒來搶飯一般。
其實她不是怕搶飯,是怕爹醒來揍她。
只要爹回家,自己十有八九就得挨一頓揍,不需要理由的。
蘇文天則一邊吃一邊想著:看來,我的計劃得開始實施了。
蘇文天前世是一個不太知名文學雜志的編輯,從青蔥小編干成白發老編,直到把雜志熬倒閉。
雜志停刊后,他先是在網上寫小說,結果根本抓不到熱點,成績平平。
后來搞自媒體,發短視頻開直播教人寫小說,又被罵得狗血噴頭。
蘇文天的重生。
沒有撞車、沒有醉酒、沒有雷劈、更沒有死亡,只是一轉念間他就突兀地重生到了如今這身體上。
重生那一刻。
原身正在迎風撒尿,尿得很遠很爽。
他甚至覺得自己本來就是蘇文天,只是過去的事情有好多都記不起來,而未來又有好多東西歷歷在目。
比如這個時代的文學。
他能清晰知道,每個即將到來的爆款文學作品和這作品產生的節點及影響。
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在這個時代鬧出點兒幺蛾子來。
……
冬日的北方。
夜來得很早也很快。
折騰了一天的小丫,早早就睡著了。
馮德福不知道什么時候也走了。
昏暗的白熾燈下。
蘇文天拿出結婚時林如心送給他的鋼筆,“唰唰唰”寫下了他作品的名字——
《大西洋底來的人》。
其實,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這應該算是一部“爛片“,甚至片名的翻譯都很有爭議。
但這并不妨礙它在1980年引發收視狂潮,原因很簡單,那個年代的人真沒吃過什么“細糠”。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娛的堅冰剛剛開始解凍。
無論生產經營、生活方式、思維邏輯甚至審美標準、習慣用語,都在一點點掙脫束縛。
而文學,成了第一個躍出戰壕的沖鋒者。
朦朧詩、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
一文甫出,舉國爭閱。
《傷痕》《班主任》《愛,是不能忘記的》《西線軼事》《人到中年》《陳奐生上城》《干校六記》《棋王》《老井》……
文學星光閃耀。
蘇文天雖然決定做一個文抄公,可他對這些耳熟能詳的的作品和作家心存敬畏。
上一世端了一輩子文化飯碗,他還真不忍心禍害廚子。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他決定選擇一個新的賽道——
文娛融合、科幻先行、國內國外通吃。
1980年代,除了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外,科幻文學也開始大行其道,而且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批擁躉者。
如果說科幻小說在1980年算是雨后春筍,那1979年就是乍暖還寒。
他要成為風口上的那只豬。
此外促使他選擇《大西洋底來的人》,還有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