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哥
- 重生1979,這個文豪是卷王
- 老字牛
- 2142字
- 2025-05-16 12:00:00
大家都聚精會神地擺弄著自己的禮物。
忽然聽到蘇文天要提要求,立馬抬頭豎耳朵。
蘇文天看看龔總編,又看看肖副總編,最后把目光定格在財務老王身上。
老王被蘇文天看得有點發毛,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大口茶,以掩飾慌亂。
“我想,那個……能不能先預支一點稿費啊?”
也不知道為什么,蘇文天面對著一起“鬼混”幾十年的老同事們提要求,竟然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神情。
“噗——”
老王一口茶水差點噴肖總臉上。
“你是認真的?”老王抻長脖子問蘇文天。
“咋地?不行嗎?”蘇文天有點失望。
老王身體后仰靠在椅子背上,閉起眼睛自言自語:
“今天定稿,明天付印,按規定當天發出匯款單。”
老王睜開眼睛看一眼蘇文天繼續說:“你想提前支取,也就是想今天拿到錢。對不起,銀行關門了,你只能等到明天。”
說完,老王睜開眼笑瞇瞇盯著蘇文天。
其它人也同樣笑瞇瞇地注視著蘇文天。
“嘿嘿,咳咳~”
蘇文天干咳兩聲,朝著眾人傻傻地笑。
他在心里給自己一頓飛腳加電炮:小子你傻不傻?簽了幾十年稿費單子,什么時間發稿費咋還忘了呢?
明天一上班就能簽字領稿費了,你今天晚上說提前要稿費啊?
笨蛋!傻叉!大冤種……
不對,文哥我怎么可以做大冤種?
蘇文天狡黠地一笑,把上次的投稿和這次稿子放在一起,用手按住:
“那個,我說的是……是一次支取這么多稿費。”
這次輪到大伙兒愣神了,大家先看老王,再看肖副總編,最后把目光落在龔總編臉上。
龔總編撕下一條稿紙,又掰下一片蛤蟆癩煙葉在手里捏碎,卷成喇叭形旱煙,深吸一口,吐得滿屋都是嗆人的煙霧:
“嗯,味道挺純,夠勁兒!”
然后斜一眼老王:“按規定來。”
老王卡吧一下小眼珠:“沒有規定說不行。”
“明天來取錢,散會。”龔總編吧嗒一口蛤蟆癩,“上官,帶小蘇去招待所。”
文聯招待所。
上官堯在房間里看一圈:“這個房間還行,你好好休息吧,明早9點半到雜志社來領稿費,我得回去連夜排版。”
“等等。”蘇文天擦干剛洗完的臉,“拿錢。”
“啊?什么錢?”
“禮物錢。”
“你還說!”上官堯露出不悅表情,“別人都有禮物,就我沒有,你還敢朝我要錢?訛人啊你?!”
“你給錢就有禮物。”
“豈有此理,哪有花錢買禮物的?”上官堯轉身做離開樣子。
兩個人唇槍舌戰,其實都明白對方是在“逗你玩”。
見上官堯走到了門口,蘇文天趕緊放下毛巾,一把抓住上官堯胳膊:
“OK,你贏了。”
話音未落,一枚玉玦出現在蘇文天手里:“文哥勉為其難賞你一個吧。”
上官堯的眼睛“唰”地亮起來,一把搶過玉玦,沖著燈光細細觀瞧。
正看得入神,突然被蘇文天搶了回去。
“說,謝主隆恩。不說不給。”蘇文天高揚著眉毛挑釁地提要求。
“滾!”
上官堯大叫。
“好嘞。”
蘇文天抬腿就要走。
“玉玦留下。”
“sorry,留不了一點。”蘇文天一副欠揍的樣子。
上官堯也不再說話,一個大別子把蘇文天摔倒在床上,強行奪下玉玦。
走到窗前,繼續朝著陽光細品,嘴里還叨咕著:“送給上官老爺的東西還想要回去?!”
蘇文天躺在床上干脆不起來,看著燈下上官堯的剪影,心中充滿了幸福感。
這就對了,上一世我們相差將近20歲,你同樣這般與我打鬧。
“遼。”
蘇文天躺在床上閉著眼睛,輕聲說。
“唐。”
上官堯依舊盯著玉玦看。
“遼。”
蘇文天一副氣人的語調。
“唐,早期。”
上官堯說完,轉身指給蘇文天:“你看這制式,這雕工,必須是……”
蘇文天根本古玉,但他看上官高興他就高興。
興奮過后,上官堯看著蘇文天空洞的眼神問:“你懂玉?”
“不懂。”
“那你哪兒弄來的?”上官堯驚訝地問。
哪兒弄來的?
上一世你天天在我耳邊念叨:
說有一次下鄉采風,聽老農民說文物販子用一根冰棍從他孫子手里騙走一個玉玦,十年后拍賣了800萬元。
你還嘆息,說你玩古玉這么久,咋碰不上這等好事呢。
重生不久,蘇文天就找到了那個老農,要買那個玉玦。
老農根本不知道那玉玦的價值,心想哪兒來這么個大傻叉,花錢買這么個小破石頭。
老農獅子大開口:“3塊錢!少一分都不賣。”
蘇文天一分錢價都沒講,直接付款。
老農民立馬沽酒賣肉回家慶賀。
“多少錢?”上官堯問。
“3元。”
“我給你300元。”上官堯心里明白這東西可不止300元。
“文哥不要錢。”
上官堯看著蘇文天琢磨:為了發稿不至于下這么大血本啊,那是為什么呢?
傷官堯想不明白為什么,但這個情他領了。
“行,那我先撤。”
剛走到門口,上官堯又忽然想起來,轉頭問:“你沒起個筆名嗎?”
“我用過一個筆名,7個字有點長,可能不太適合雜志。”
上官堯點點頭:“7個字是有點長,換一個吧。”
“這個……”
上官堯一拍大腿:“你老是文哥文哥的,要不你就叫‘文哥’好了。”
“行,文哥準了。”
……
1979年,國家統一稿費標準是千字2-7元。
《新雷》是新刊物,為了吸引作家,給的稿費相對較高,最低2.5元,一般不低于3元。
對于蘇文天,全體人員一致認為最低3.5元。
178.5元稿費有整有零,蘇文天也不知道咋算出來的,反正在1979年這個收入不算少。
要知道那時他們村農民干一天活兒,工分折合成現金才3毛2分錢。
城里工人,一個月收入四五十元養活一家三四口人。
……
第二天。
蘇文天沒有著急回家,而是在城里逛起了街。
他要給妹妹和自己買新衣。
不是硬板的干部服和布拉吉之類,而是寬松的運動服和運動鞋,他早已不習慣硬硬的粗布和不透氣的的確良。
更重要的是給林如心、岳父岳母、兩個大姨子和連襟們選些禮物。
他得給林家留下好印象,畢竟這份愛情不是原身遺留,是自己身心合一的真愛。
丈母娘、大姨子們,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