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家常煙火
- 重回1990,機修工的逆襲人生
- 七零后斌哥
- 2126字
- 2025-07-24 10:52:01
吳牧進老程家就和進自家差不多。
兩家的房子,無論是外觀還是房間的布局,都是一模一樣的。
此刻,程婉正忙著往客堂間的八仙桌上擺碗筷。
紅燒肉、韭菜炒雞蛋、青椒炒茶干、蒸茄子、絲瓜豆腐湯。
還真都是吳牧喜歡吃的菜。
桌邊上還放著一個邊緣滿是磕碰痕跡的搪瓷盆,里面用井水冰著兩瓶海花啤酒。
見吳牧來了,程婉嫣然一笑,柔聲糯糯地說道:“牧子!吃飯了。”
吳牧問道:“婉兒!咱們要不要等一會兒爸媽他們?”
程婉看了一眼家常柜上的座鐘,搖了搖頭說道:“不等了!都這會兒了,爸媽他們應該不回來吃飯了。”
中午,吳玲在作坊吃飯。
老吳他們一般也不回來吃飯。
臨海的農(nóng)村人還是比較好客的。
老吳他們跟著拖拉機送磚到哪家,主家中午一般都會管飯,就算沒有大魚大肉,蔬菜也會炒上幾個。
拖拉機駕駛員也會心照不宣地算好時間,上午不管能拉幾車,最后一趟肯定趕在飯點前到。
所以,老吳他們只有趴不到活,或者是給公家送磚才回家吃飯。
程婉說不等了,吳牧也就順勢坐下,打開啤酒后舉著酒瓶子問姐妹倆:“你倆要不要來點?”
姐妹倆直搖頭。
程夢捏了捏鼻子,做了個鬼臉:“你自己喝,一股馬尿味,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喝的!”
吳牧也不和他們客氣,給自己的碗倒?jié)M后,端起來就是一大口。
用井水冰過的啤酒,是夏日最樸實的奢侈。
一大口啤酒下去,地底的沁涼從喉嚨直沖腦門,再來上一塊紅燒肉,那叫一個爽!
兩瓶啤酒,也就4碗,沒一會兒就被吳牧喝完了。
程婉見狀給他盛飯。
吳牧端起飯碗就開始大口吃飯。
程婉姐妹就文雅多了,一邊細嚼慢咽,程婉還時不時地給他夾菜。
程夢偶爾也給他夾菜,但她夾菜的同時會嬌嗔著來一句:“你慢點兒吃,沒人和你搶!”
程婉姐妹的廚藝是真的不錯,一頓飯下來,一大半的菜都進了吳牧的肚子。
干了滿滿兩碗飯,吳牧才心滿意足地打了個飽嗝。
十九歲的年紀,正是最能吃的時候,重生后,吳牧感覺自己的飯量更是大了不少,而且還特別容易餓,有時還沒到飯點就感覺特別的餓了。
至于為什么,吳牧自己也說不清。
吃飽喝足,吳牧把飯碗一推,摸著滾圓的肚子,晃晃悠悠地回家睡午覺去了。
......
......
程婉姐妹收拾好碗筷,然后就開始收拾自己要帶的行李。
出門打工可不是出去旅游,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
什么衣服、鞋子、被子、毛巾、牙刷之類的都要帶上。
本來就是出去掙錢的,不可能樣樣都等到了靜海再買。
一邊疊衣服,程婉一邊問程夢:“小夢!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牧子這次回來似乎變了許多?”
程夢疊衣服的手頓了頓,說道:“嗯!是比以前更成熟,更穩(wěn)重了一些,但這也正常啊,人都是在慢慢長大的嘛,姐!你別多想。”
程婉臉色一紅,白了程夢一眼:“我也就這么一說,什么叫我多想?”
程婉邊疊衣服邊說道:“姐!你的心思我還能能不知道么?你不愿意復讀,不就是想和牧子在一起么?
要說我的成績差,復讀也沒希望,可以姐你的成績,復讀一年還是很有希望的。”
心思被說中,程婉的臉紅到了耳根,她把手伸手伸向程婉的咯吱窩:“死丫頭!看你亂說!我看你心里才是這么想的!”
程婉連忙討?zhàn)垼骸昂煤煤茫∥也徽f了,你沒想,是我這么想的行了吧!咯咯咯....”
姐妹倆很快就笑鬧成了一團。
......
......
也許是喝了酒的緣故,吳牧一覺睡到傍晚才醒。
看了看天色后,吳牧起身去廚房做晚飯。
此刻,村里大多數(shù)人家的煙囪里也都開始冒起了炊煙。
老程家也是。
東亭鎮(zhèn)這邊,家家戶戶還都是用的柴火灶,磚砌的那種。
一般都是雙灶膛,兩口鐵鍋一大一小。
后世雖然有了煤氣灶,但基本上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還都有。
只不過灶面都貼了瓷磚,鍋蓋也從木制的換成了不銹鋼的,上面也會吊上油煙機。
看上去豪華、干凈了許多。
實際上還是那個柴火灶。
就像人換了件新衣服,看上去人模狗樣的,骨子里還是那個人。
蘇北沒有山林。
所以燒的都是麥秸稈、玉米秸稈、玉米芯子、棉花秸稈、蘆竹之類。
蘆竹在臨海這邊,農(nóng)村人都習慣性地稱之為“鋼蘆柴”。
一種似竹非竹,似蘆葦非蘆葦?shù)闹参铩?
只不過蘆葦長在水里,蘆竹長在岸邊。
在兩口鐵鍋里放滿水之后,吳牧坐在灶后開始生火。
抓起一把引火草放到灶膛口,用火柴點燃后推進灶膛,然后在上面架上截短曬干的蘆竹。
曬干的麥秸稈非常易于點燃。
臨海這邊把這類易于點燃的秸稈稱之為“引火草”。
吳牧坐在灶后,一邊往灶膛里塞蘆竹,一邊用蒲扇扇著。
屋外的知了聲和灶膛里蘆竹的噼啪聲,交織成夏日的和弦。
等水燒開后,大鍋里的水焐著,留著晚上家人洗澡。
小鍋在灌滿兩個熱水瓶之后,剩下的加點冷水后留著煮粥。
從玉米面缸里舀上半瓢玉米面,倒進搪瓷飯盆里,用冷水調(diào)成糊糊,然后倒進鍋里。
往鍋里倒的時候,邊倒邊用勺子快速攪動。
這里面有個訣竅,那就是不能等鍋里的水完全燒開,那樣煮出來的玉米粥容易有疙瘩。
這時,程夢邁著小碎步走進了廚房:“牧子!我來幫你....”
“呃!你玉米面已經(jīng)下過啦....”
“咦?.....”
程夢搶過吳牧手里的勺子,在鍋里攪動了一番。
“牧子!你今兒做的粥怎么一點疙瘩也沒有?就是有點稀了。”
其它地方吳牧不知道。
東亭鎮(zhèn)這邊他記得清清楚楚。
這時候,東亭鎮(zhèn)這邊做玉米粥的方法,都是等鍋里的水燒開后,用瓢裝上玉米面,然后一手舉著瓢,手腕抖動著慢慢往鍋里倒,一只手拿著筷子在下面攪動。
不管你的手腕抖動的多么細致,依然會有很多疙瘩出現(xiàn)。
祖祖輩輩都是這么做的,大家也都是有樣學樣,一直都不知道變通。
有些道理像是糊了油的白紙,蒙在眼前幾十年,只消旁人指尖一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