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祖皇帝要求的
- 夢游現代后回去的崇禎爆發了
- 叫天
- 2045字
- 2025-06-21 00:02:00
想辭職跑路吧,都察院的御史,還有剛才的甄淑,都是例子。皇帝本來還沒查他們的,就因為他們辭職,所以頭上的刀就落下去了。
甚至連陳新甲那樣被免職的,也逃不掉頭上那一刀。
這處境,真是有點絕望了!
當然了,這些文官可都是讀書人中殺出來的精英,腦子轉動之下,他們就想到了應對之策。
這不,就見戶科給事中許世善出列,向皇帝奏道:“陛下,微臣彈劾戶部尚書貪贓枉法,克扣百官俸祿,以至于百官養家艱難,致使不少官員德行有虧!”
戶部尚書李待問一聽,頓時傻眼,朝廷拖欠俸祿,關他什么事?
他還沒反應過來,其他官員聽到許世善的彈劾,立刻便委屈起來。
朝廷要是不對他們的俸祿折色,不拖欠他們的俸祿,說不定也能像黃道周那樣挺直了胸膛說話的。
于是,他們便都趁著這個機會,追討薪水。
當然了,他們肯定不敢質問皇帝,矛頭自然是對準了戶部尚書的。
李待問那叫一個氣啊,俸祿的事情,又不是他當了戶部尚書之后是這樣的。這都多少年了,別人在當戶部尚書的時候不彈劾追薪,就這個時候來討薪了?
不管是為了他自己辯護,還是他明白眾人這么做的意思,李待問都立刻向崇禎皇帝陳情道:“陛下,國庫空虛,每年賦稅所得,根本不夠支出,如今陛下有旨,又停了三餉。微臣無能,沒法變出銀子來,還請陛下治罪!”
本來的話,他是想請辭的,但是有刑部尚書的前車之鑒,他就不敢辭職,改為主動請罪得了。
殿內的文官,真實目的,當然不是彈劾李待問。他們看到崇禎皇帝在沉思,便一個個都開口奏事,反而替李待問開脫起來。
“陛下,微臣以為,國庫空虛,確實不能怪罪戶部。”
“國庫空虛也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情,李大人盡忠職守,微臣可以作證!”
“……”
另外一些人,便趁機說出來他們的真正目的。
“可朝廷拖欠百官俸祿不少,又如何能讓百官安心盡王事?”
“像黃大人一樣家境好的,可以做到身正為官,那家境不好的怎么辦?”
“貪官確實可恨,但是,有的貪官也確實可憐,還請陛下體恤。”
“……”
崇禎皇帝壓根不阻止他們的說話,因為他們在打的如意算盤,早就被他料到了。
無非是說朝廷既然發不出俸祿,官員沒法活,那也要對官員的禮尚往來之類的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樣一來,百官對于朝廷拖欠俸祿的事情,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朝廷好,百官也好,皆大歡喜!
否則的話,朝廷追究,那最終有損的,還是朝廷臉面,皇帝臉面。
又想讓馬兒跑,又不想讓馬兒吃草,哪有這樣的好事?
崇禎皇帝一直等到他們都不說了,把他們想表達的意思,也就是想讓他不要追究一般的禮尚往來的事情,把這個意思露出來時,他才嚴肅地開口問道:“此等行賄受賄的錢,來自何處?朕要視而不見,吏治不清,百姓之苦,何人替他們做主?”
百官稱之為禮尚往來,但他就定性為行賄受賄,從這點上就明確了,這不是他能容忍的。
殿內的文官們沒想到皇帝竟然這么認真,那就沒辦法了,只能追討欠薪了。
不過他們還沒來得及開口呢,就聽皇帝話鋒一轉又道:“不過朝廷有虧諸卿之事也確實是實情。國庫要是有錢,當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說到這里,崇禎皇帝忽然變得更為嚴肅,冷聲喝道:“太祖皇帝托夢,對于當下吏治甚是不滿,直言朕太心軟了。太祖皇帝的話,朕不敢不聽!”
聽到這話,殿內的百官,頓時麻了:“……”
太祖皇帝當年,那是殺的人頭滾滾。說出這樣的話,一點都不意外。
但是,但是……
這一刻,他們都有點怕了。
按照太祖皇帝的標準,估計殿內絕大部分官員的人頭都要落地了。
朝廷拖欠俸祿是實情,但他們按照太祖皇帝的標準,要人頭落地也是沒問題的。
皇帝真要發瘋的話,又有誰能逃得脫?
崇禎皇帝看到下面臣子的臉色,心中一聲冷笑,隨后便又開口說道:“不過朕也給太祖皇帝陳情,如今之局勢遠非洪武年間可比。不說別的,就只是物價,就漲了不少。洪武年間所定下的俸祿,兩百七十年來就沒變過,朝廷還有折色,甚至有付不出俸祿的時候,對于一些事情,確實是情有可原之處……”
聽到皇帝說這樣的話,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是大有認同感。
皇帝終于說人話了,不容易啊!
隱隱的,他們對當今皇帝多了一份感激。
只聽崇禎皇帝繼續說道:“……然則太祖皇帝有言,說朝廷收不上賦稅是主因。為什么收不上稅,是百姓沒交賦稅呢,還是百姓不但沒有不交,甚至還比洪武年間都要多交,但是國庫空虛,這錢去哪了?”
聽到這話,腦海中想象太祖皇帝說這話的氣勢,不少人感覺頭皮有點涼了。
“朕和太祖皇帝解釋許多,最終,太祖皇帝指點了朕解決之道。最后,還對朕千叮萬囑,吏治乃是根本,絕不能松。否則任何事情執行下去,都會變樣,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因此,太祖皇帝一定讓朕答應了要嚴抓吏治。”
從道理上來說,太祖皇帝的這個話,肯定是沒錯的。
而從太祖皇帝的性格和當年的行事來說,他會這樣要求,也絕對是合情合理的。
而太祖皇帝的話,哪個大明皇帝敢不聽?
因此,皇帝在這些天那么大動干戈地整頓宮內二十四衙門,還有抓捕了外廷這么多的官員,也就有合理解釋了:這是太祖皇帝的旨意!
那問題來了,太祖皇帝到底指點了當今皇帝什么法子,來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
總不可能是殺貪官,抄貪官的家吧?
他們這么想著,又有點怕,以太祖皇帝的性子,說不定真是這個法子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