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見
- 明燼1661,風起滇緬
- 蒼穹飛舞
- 2160字
- 2025-05-15 12:21:20
兩日后深夜,顧言正在書房伏案研讀《滇黔土司考》。
這本書明末所著,記載了云貴地區(qū)土司相關情況,在后世幾近失傳,顧言寫畢業(yè)論文時,費了大力也沒找到,沒想到宋把總竟然能找到,拿到后便天天捧書閱讀。
此時院外響起馬蹄聲,不一會,書房外下人說道:“顧先生,平西王有請!”
顧言聞言合上書籍,整了整衣冠,推開房門,見紅璃正立在廊下,月白色中衣外隨意披著件藕荷色比甲,顯是剛從榻上起身。
“我隨你去。”她說著就要轉身更衣。
“不用,吳三桂應該是收到緬甸那邊的信息,喚我去詢問應對之法。”顧言輕輕拍了紅璃手腕,示意她安心。
說完轉身跟著軍士離開,紅璃站在廊下,目送顧言遠去。
平西王并沒有住在騰越府內,而在府外扎下軍營,顧言入營,便有人引著他來到中軍大帳前。
“稟王爺,顧先生到!”
帳內傳來吳三桂低沉嗓音:“請他進來!”
顧言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氣,掀開帳簾。
大帳內,吳三桂身著常服,獨自一人在坐在帳中,低頭讀著一份書信。
顧言目光掃過主坐烏木太師椅,上面空蕩蕩,并沒有《鹿鼎記》里韋爵爺在吳三桂府中見到過白虎皮。
“吳三桂有白虎皮這事,果然是金庸隨手編的,白虎絕大多數分布在印度,遼東那地方怎么會有,野外白虎分分鐘就餓死。”
“顧言參見王爺?!鳖櫻怨笆中卸Y,聲音不卑不亢。
吳三桂緩緩抬起頭,燭光下,這位曾經叱咤風云的將軍眼角已有了細紋,但雙目仍如鷹隼般銳利。
“顧先生,不必多禮?!眳侨鹬噶酥赴笌讓γ孀疽忸櫻宰?。
顧言從容入座,注意到案上擺著正是云貴兩省和緬甸地形圖,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駐軍和土司勢力范圍。
吳三桂揚了揚手中書信,“先生真神算也,三日前,莽白殺緬甸王莽達,將其沉于大金沙江?!?
吳三桂早已計劃對緬甸用兵,因此在緬甸境內安置了不少密探,今日一早,他收到了密探飛鴿急報。
緬甸發(fā)生政變,被顧言提前言中,之前吳三桂對顧言還有所疑慮,恐他是一個大言不慚之人,但是此刻,顧言在吳三桂眼中,已經變得有些看不透。
他對顧言也客氣許多,親手斟杯茶推到他面前,茶湯碧綠,香氣清冽。
顧言抬起茶杯,細品了一口,舌尖泛起熟悉香氣,竟是極品龍井。
他是愛茶之人,現代極品龍井一斤動輒數萬,他一個窮小子根本喝不起。
沒想到穿越過來,竟然能在滇南喝到江浙當年新茶,吳三桂這吃穿用度果然趕上皇帝。
“前日院內,先生言有良策獻于本王。”吳三桂單刀直入,“不知是何妙計?”
顧言沒有立即回答,他端起茶盞輕啜一口。
“王爺,”顧言放下茶盞,目光直視吳三桂,“在下有幾個問題,想先請教?!?
吳三桂眉頭微皺,“先生但問無妨。”
“其一,以云貴貧瘠兩省對天下,能勝否?”
吳三桂搖頭,“萬歷年間,云貴兩省歲入不足百萬兩,而經年兩省前明余黨摧殘,人口凋零,目前我治下人口僅有十余萬戶,我已奏請朝廷,免了云貴三年稅收。
而朝廷歲入逾三千萬兩,可調之兵數十萬,以一隅抗全國,自然如卵擊石?!?
“王爺高義,愛民如子,我為云貴兩省百姓謝王爺!”顧言拱手,給吳三桂順手戴了一頂高帽。
接著問道:“其二,以狐疑之軍對傾國之軍,能勝否?”
吳三桂眼中寒光乍現,“先生此言何意?”
顧言不避不讓:“王爺麾下親信,多為昔日關寧鐵騎,他們追隨王爺降清,又隨王爺鎮(zhèn)守云南,轉戰(zhàn)數十載,凋零不已?!?
“而現在王爺主力另一半為前明降賊,他們迫于清廷軍威而降,能否直面清軍,能否死戰(zhàn)不退?”
帳內空氣驟然凝固,吳三桂面色陰沉,顧言卻恍若未覺,繼續(xù)道:“其三,如王爺起兵,尚可喜、耿精忠二王能助否?”
吳三桂沉思良久:“不能!”
顧言一笑,“王爺是否還有決心造反?”
“顧先生不要用言詐我,”吳三桂哈哈一笑,“朝廷待我恩重如山,將公主賜婚于我兒,又授我王爵,讓我統領兩省,我吳三桂忠心為國即是,何須考慮造反?!?
顧言不慌不忙地提起茶壺,為兩人續(xù)上熱茶,“王爺想效明沐國公之事?可惜時移世易,沐王是太祖義子,而王爺再怎么說,也是異族之人?!?
“王爺你持精銳數萬橫行西南,必令朝廷寢食難安,何況朝廷歲入3千萬兩,卻要撥九百萬兩供養(yǎng)云南,必不能長期堅持。”
“等永歷被擒,天下太平,我會讓眾軍士解甲歸農。”吳三桂冷冷說道,“我做一個太平王爺即可?!?
“王爺明鑒,尚可喜、耿精忠兵不過數千,解甲歸田尚可做個富家翁,但王爺不行?”
“為何?”
“王爺麾下有降兵數萬,皆是虎狼之輩,又和明軍余黨勾結,如果散去,無論是聚眾生變,或是重投明軍,皆是禍害,王爺必被牽涉?!?
“何況王爺如散盡軍士,則如虎狼去爪牙,義王孫可望便是前車之鑒。”
吳三桂眼神一凝。
顧言繼續(xù)道:“當年孫可望降清,朝廷何等禮遇?順治帝命親王諸大臣出京遠迎,賞賜金銀珠寶無數,王爺自問,可曾得過這般恩寵?”
吳三桂搖頭苦笑,“不及,那時先帝常設宴款待孫可望,義王所受皇恩,確實無人能及?!?
“其后呢?順治十六年,三路大軍伐滇,永歷帝遠遁緬甸,孫可望失去價值,恩寵一落千丈,最后竟要上疏請辭王爵,連金印都要交還?!?
顧言盯著吳三桂雙眼,一字一頓道:“這位昔日義王,最終竟在圍獵時‘誤中流矢’而亡,北京之大,竟容不下一個閑散王爺,孫可望欲保自身而不得。王爺若交出兵權,辭去王爵,可敢保證不會遭此流矢誤殺否?”
“王爺為清征戰(zhàn)數十載,難道就甘愿做個籠中困獸,生死全系于他人一念之間?”
吳三桂長嘆一聲,站起身來,朝顧言長鞠一躬,“反之不能勝,安居則有傾巢之禍,請先生教我!”
顧言知道,這一刻吳三桂終于卸下了藩王威嚴,展現出了真實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