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館今晨靜悄悄的,檀棄辰時睜了眼,練了劍熬不住回去睡了。
陳榮王壽宴還剩半月不到。
金嶼已經努力地在聯系舊部,大抵是為了公子殊這個外甥,和尚在兩撇小胡子手中的妻女同族。
他至少比那位扶不上墻的陳國長公子有效率,平心而論,要是檀棄自己是陳王也不會想讓這位長公子即位。
但時間緊迫真要找到下一位公子,難保這位不會直接背刺,告密陳王。
當然現在也有這個可能。
因而檀棄讓虞容的一位親信住進了長公子府,并貼身隨侍,說是為了保護他,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這就是來看著這位長公子的。
不過陳國長公子也不生氣,反倒放心了些許,至少證明這群福國人是來真的,不是隨意說說而已。
陳國長公子目前沒有任何助力。
金嶼倒是有心幫他,只是,他的人脈如今并不多,此前陳榮王為了給公子詢鋪路,將金嶼這個公子殊外家連同黨羽一起,貶奴的貶奴,貶官的貶官,如今陳國朝堂上站著的,大多是陳榮王寵姬和其子公子詢一脈。
想要在陳榮王死后,長公子能順利即位,這些人也得解決一下。
當然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當夜直接將這些人殺了,但還是那句話,名聲不好聽。
殺他們當然比殺陳榮王簡單。
甚至檀棄都能動手,不過一群文弱文臣罷了。
當然還有名聲好聽一點的方式,將這些人都迷暈幾日,直接把陳榮王和公子詢以及那位寵姬一起送上西天。
但是要解決深宮之中的寵姬和陳榮王,那至少得保證王宮守衛的是自己這邊的人。
陳國并不大,王宮守衛由任大將軍一職的魯尾負責。
此人對陳榮王忠心耿耿,若非如此,陳榮王也不會讓他在這個位置上待這么久,甚至國主交替之際,也沒有殺了這位手握重兵的重臣。
也不難猜此人肯定一心為陳榮王,甚至會奉陳榮王之命,保護輔佐公子詢。
這看上去似乎是個完美的閉環。
幾人坐在陳國最有名的酒樓包廂里,一個比一個愁,這是一波三折,關關難過。
陳王長公子搖了搖頭道:“此人基本不可能動搖。”
對這位將軍還算熟悉的金嶼也是一言不發,他也這么覺著。
檀棄卻搖了搖頭道:“陳榮王是陳榮王,但公子詢是公子詢。”說著她道:“也許我們能從這位入手。”
長公子聞言對此難題有的解決辦法顯得分外激動忙問道:“怎么入手。”
檀棄眼一撇,一副無奈模樣道:“那我怎么知道。”
一旁的金嶼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直言道:“這位魯尾將軍,似乎有個十幾歲的女兒,將軍對女兒分外疼愛,甚至,陳王想為公子詢求娶,也因為魯尾將軍之女不喜公子詢,他便立馬拒絕了陳王。”
檀棄怪道原來如此,陳榮王一心想為公子詢找一個厲害些的公子婦,被這位陳國魯姓女公子拒絕了,才想到了檀棄。
也難怪當時檀棄不同意時,陳榮王的臉色一下就垮了,感情已經被拒絕過一次了。
也不知道這公子詢啥樣,一個即將即位的陳國公子,居然被如此嫌棄。
金嶼繼續道:“如此可用這位女公子做局,誘公子詢上鉤,再陷害公子詢,讓魯尾將軍以為他殺了愛女,如此即可挑撥離間此二人。”
檀棄聞言皺起了眉頭。
平日虞容難得在這種時候說話,但今日卻是不得不言:“如此以無辜女子性命為代價,不妥。”
金嶼不是什么儒家學生,他出身貴族,自小見慣了這些殺人手段,卻不覺得有什么,反倒是虞容和檀棄有些過于婦人之仁了:“王權更替,本就腥風血雨,若不如此,長公子如何即位。”
那位陳國長公子,聞言忙向檀棄和虞容行禮道:“成大事,難免有犧牲者。”說著又看向虞容道:“粟華君兄友弟恭的,難免體會不到我們這些人的苦難。”
福國國主確實,只有這一個弟弟,其余連個同父異母的姐妹都不曾有,在各國中也是出了名的對弟弟好。
陳國王室出身的幾位那是相當不理解。
檀棄坐在一旁不陰不陽道:“算計無辜之人做局算什么本事,能不動這位魯姓女公子還能破解此局的,才叫厲害。”
金嶼搖了搖頭道:“時間有限,哪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女公子和粟華君還是盡快做決定吧。”
檀棄和虞容皆陷入沉思。
檀棄打開了彈幕。
彈幕對此眾說紛紜。
【從書音有底線不傷無辜之人,拼命硬剛拿下,結果還被那‘無辜之人’背刺后,我就再也不相信這世上還有‘無辜之眾’了。】
【有一說一,這魯姓女公子也是挺可憐的,還有他父親,還要為殺女仇人做事,也是蠻地獄的。】
【但是現在不用這樣做,那還有什么辦法可以策反這位魯尾將軍。】
【難說,陳榮王本來疑心病就重,這位魯尾將軍能讓他如此信任,想來絕對忠心耿耿,除了女兒身死一般的事還真沒辦法動搖他。】
【也不一定要從公子詢入手,陳榮王多疑,又是身體虛弱之際,若是有些風言風語傳到他耳朵里,也說不定能起效果。】
【我覺得還是多方入手,陳榮王和魯尾那邊各需要有人去挑撥,再散布一些謠言,再查查這個魯尾的生平,君臣相處這么多年,總有些芥蒂是沒有解決的,舊事重提也是一種方式。】
【這些還是有風險吧。】
【什么沒有風險,即便是拿魯女公子去挑撥魯尾和公子詢也是有風險的啊,萬一對于魯尾來說,陳榮王比女兒還重要呢。】
【有道理,崽崽看著弄,這種東西,沒有絕對的,只能不斷累加優勢。】
檀棄覺得最后一位姨姨說的很有道理,她決定,將上述姨姨們說的整合一下,從多個角度出發。
檀棄似有決斷,抬眼看向金嶼:“金大人在陳國朝堂多年,可知陳榮王和魯尾,往日有什么不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