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武狀元
- 大明:從監國太子到天啟大帝
- 大魚字水
- 2357字
- 2025-05-25 08:01:00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從文華殿出來,夜幕已籠罩紫禁城。
朱由校抬頭仰望,夜空里星星點點。
天沒亮出門,披星戴月歸家,果然讀書都辛苦。
此時觸景生情,他想了上個世界,初高中的學生時代,也是這樣早出晚歸。
吃不了學習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
想想那些雞娃的家長,不停嘮叨自己工作多么累,難道認真讀書就不累嗎?
花開一樣的年歲,誰不想恣意青春、縱情聲色?被動學習和被動上班一樣,成績往往都只能馬馬虎虎,沒有強大的內驅力,誰能抵擋住繁華誘惑,一門心思搞學習?
朱由校若非人設需要,早就擺爛享受美好太子生活了,他現在這么努力上進,只是希望以后好過一些。
當然。
這具身體雖只十六歲,里面的靈魂卻是中年人,嘗過酸甜苦辣的人生,自然懂得努力的重要。
大明江河日下,有些機遇錯過就沒了,他現在不提前布局,登基之后一樣遭罪。
“魏公公,父皇現在睡了嗎?還能去乾清宮請安?”
“這會太晚了,萬歲爺估計休息了,最好別去打擾。”
“可今日有些要事...”
“剛才晚課,老奴已去匯報過學業,至于下午議政之事,閣老們明早會去請安,萬歲爺也能知道,您不如明天下課再去...”
魏朝答完提出建議,朱由校聽后頷首回應,“也好,明日的晚課,本宮盡量快些...”
明天中午要見徐國全,能不能為自己所用還不知道,所以明晚再去找朱常洛,匯報時機可能會好一些。
只是一百萬變成二十萬,余下銀兩要分成多次支付,讓朱由校感覺到了背刺,所以擔心今日所議之事,到了乾清宮又被打了折扣。
其余事項都無所謂,最關鍵是孫承宗的左庶子,要是被改成賞銀幾十兩,就真對不起老孫幫自己背鍋。
當太子就這點尷尬,自己說的話未必能算數,但偏偏朱常洛又不死,只能暫且忍耐積累實力。
畢竟朱明王朝傳承有序,相比李唐王朝的玄武門傳統,朱家基本能保持父慈子孝,所以朱由校只能熬等。
他回宮簡單洗漱,就已是戌末亥初。
“啊...”
朱由校打了呵欠,正準備回寢房休息,客印月突然出現。
“殿下...”
“嗯?”
得了韓春的提醒,朱由校轉身看向門口,只見客印月手扶門口,猶抱琵琶半遮面。
“客媽媽,你站在門口作甚?有事進來說。”
“欸...”
客印月微笑頷首,提著下擺跨過門檻,碎步來到朱由校身邊。
見韓春在場,她欲言又止,打了個哈哈說道:
“殿下讀書勤奮,這早出晚歸的,實在是辛苦啊,你餓不餓?我給你做好吃的...”
“這會就不吃了,明天早上再吃,有勞客媽媽掛懷。”
“應該的,那我明早做豐盛些。”
“好的,客媽媽有事嗎?”
朱由校看出她有話要說,但一直扭扭捏捏不開腔,也不知是否與魏忠賢有關。
“呃...沒有...”
客印月看了看韓春,又一臉關切追問:“已經亥時了,殿下快睡了吧?”
“是啊,小春子,去把《資治通鑒》取來,等會給本宮念一段。”
朱由校微微頷首,順手把韓春支到一遍,然后湊近小聲再問:“說吧,究竟什么事?其實,小春子不是外人。”
“也沒什么,我就是來問問殿下,這天氣逐漸變冷了,殿下夜里要不要人陪?晴柔、雨荷兩妮子,一直等著為殿下暖床。”
“就這事兒?這才九月中旬,本宮還不覺得冷,等到冬天再說,還有別的事?”
一聽又是床第之事,朱由校莫名覺得不耐煩,心說這住在宮里的女人們,連關切、套近乎都離不開下三路,所以他的煩惱又轉化成同情。
客印月一聽語氣不對,連忙行禮并匆匆請辭:
“沒有其它事,就是偶然路過來看看,殿下明早還要早起,我就不再繼續打擾,你快些回屋休息,明早給你做好吃的。”
“哦好...”
朱由校不知所故,便轉身往里屋走去。
韓春見狀迎上前,伸長脖子往起居廳看了看,好奇問道:“這就走了嗎?”
“是啊。”
“客嬤嬤好像有點奇怪...”
“不去管她,明天還要早起,本宮得睡了,念吧。”
朱由校洗漱之后,身上已經脫得只剩內衫,此時倒在榻上便睡,伴著韓春的催眠聲,不一會就進入夢鄉。
“始皇帝上三年...趙王以李牧為將,伐燕...習騎射,謹烽火,多間諜...”
......
次日上午,讀書如故。
中午下課,只一個時辰休息,朱由校為了保持下午清醒,午睡就變得很有必要。
而折返回慈慶宮吃飯浪費時間,魏朝便命人將午膳送到文華殿。
今天中午要見武狀元,朱由校只能犧牲自己午休,所以午膳剛一送到案上,他便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中午哪怕睡五分鐘,對下午聽課都有幫助,所以他想搶時間小憩一會
明朝此時財政艱難,朱由校曾囑咐魏朝要厲行節約,他自己也要帶頭作榜樣,所以像文華殿這種場所,正是讓外人觀察的地方,午膳更不能表現得太鋪張。
朱由校也杜絕浪費,讓客印月每天中午備的正餐,可以變著花樣準備食物,但只能做三菜一湯。
今日的三菜一湯,即糊辣醋腰子、蒸魚、椒炒羊肉、豆湯,都是比較下飯的菜。
朱由校趕時間,直接用豆湯泡飯,然后以菜品佐餐,竟吃出了聲響。
他剛扒了幾口,門口小廝便入內請示,是袁應泰帶人到了。
來這么早?
朱由校并沒讓人等,而是保持現有就餐姿勢,宣入袁應泰、徐國全。
出閣讀書好幾天,還沒人看到自己節儉模樣,今日多好的宣傳機會,他怎么可能錯過呢?
少頃,只見袁應泰領著一個魁梧漢子,走著四方步來到文華殿后堂相見。
“殿下...”
“小民徐國全,拜見太子殿下。”
“不必客氣,快坐下說話,都吃了沒?”
朱由校熱情與兩人打招呼。
袁、徐兩人自然都沒吃,但袁應泰畢竟久歷官場,當即笑呵呵回應說吃了,徐國全則表現得遲疑,反應慢半拍才出言附和。
朱由校暗暗記在心里,袁應泰不想打擾太子用膳,剛落座將徐國全作了介紹,便借口有事提前離開。
能成為武狀元,就不是單純莽夫。
在袁應泰離去之后,徐國全也后知后覺,立刻起身抱拳說道:“殿下先行用膳,小民去殿外等候...”
“你也沒吃吧?若不嫌棄飯菜簡陋,留下陪本宮用膳?”
“小民不敢...”
“小春子,把剩下那碗米飯拿來。”
韓春聽得不禁一愣,那表情好像在說:殿下正在長身體,這是給您準備的。
但是朱由校表情堅定,韓春只得快速應聲去取,后又聽到朱由校吩咐:“可以學本宮的吃法,把飯倒在豆湯碗中,再撥一半菜覆在上面。”
“殿下...”
“本宮素來吃得簡單,就委屈你也這樣吃。”
“小民惶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