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王召仁的自不量力
- 誰說朕是暴君?朕要誅你九族
- 書友華金
- 2284字
- 2025-05-07 19:54:20
王召仁站在人群最前方,一頭白發隨風飄動,穿著華貴的絲綢衣衫,乍一看像個慈眉善目的老者。但他眼中閃爍的,卻是刻骨的狠毒。
“在這荊州府,誰敢動我王家,那就是找死!”他怒吼著,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今兒個誰來了,老子都得收拾他!”
聽說自己的小兒子在城門口被人打傷還送進了知府衙門,他早已怒不可遏。當他來到衙門前,看到兩百多名虎賁衛守在外面,心中不由得一驚,但面上卻絲毫不顯。
“是誰!是哪個王八羔子敢動我兒子,給老子滾出來!”王召仁的怒吼聲響徹衙門前。
張之極大步走出,冷冷道:“原來你就是王召仁?”
“既然知道是老夫,再不交人,后果自負!”王召仁的聲音里帶著不屑。
“你以為你是誰?”張之極的聲音里帶著譏諷。
王召仁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你也不打聽打聽,我王召仁可不是好惹的!就等我一聲吩咐,讓你三更死,絕對不會讓你活到天亮!”
“比知府還大?”張之極嗤笑一聲。
“今兒要是不交人,想從這兒出去?做夢!”王召仁的聲音里帶著威脅。
張之極眼中寒光一閃:“兒郎們,公子已經下令,把這老東西抓起來,其他人,殺無赦!”
“是!”虎賁衛齊聲應和,聲音震天動地。
氣勢之盛,瞬間讓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又一隊人馬從后面包抄而來,將王召仁的人團團圍住。
張之極抽出那把兩米長的斬馬刀,寒光閃爍。這種刀鋒利無比,據說力氣夠大的話,一刀能將戰馬斬成兩段。
“除了這老東西,其他人通通殺光!一個不留!”話音未落,張之極已經殺到最前頭。
一個魁梧大漢揮刀迎上,張之極不閃不避。他雙手握刀,使出一記朝天刀勢。這一招他每天都要練上數百遍,早已形成肌肉記憶。
腰部發力,雙臂帶動,手腕一抖。
“鐺!”大漢的刀應聲而斷。斬馬刀余勢不減,斜斬而下。就像切開一個西瓜,將大漢的半個腦袋整齊切開。鮮血噴涌而出,濺了周圍的人一身。
這一刀的威力,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就連王召仁也不由得后退了一步,臉色變得蒼白。
“殺!”張之極一聲令下,虎賁衛如狼似虎般沖了上去。
刀光劍影中,慘叫聲此起彼伏。王家和徐帶來的人雖然人數眾多,但面對訓練有素的虎賁衛,根本不是對手。
“饒命!饒...”一個壯漢跪地求饒,話未說完,一柄長刀已經劃過他的喉嚨。溫熱的鮮血噴涌而出,他雙手抓著脖子,眼中滿是不甘與恐懼,緩緩倒在血泊中。
“想跑?”幾名虎賁衛追上想要逃竄的暴民,刀光閃爍間,又是幾顆人頭滾落在地。
殘肢斷臂橫飛,血腥味彌漫在空氣中。四百多號人,在虎賁衛面前如同待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
王老爺癱軟在地,雙腿不住地發抖。冷汗浸透了他的衣衫,臉色慘白如紙。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帶人圍攻知府衙門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會惹來如此殺身之禍。
往日里他仗著家財萬貫,在荊州府橫行霸道,一手遮天。官府衙役見了他都要笑臉相迎,就連知府大人也得給他幾分薄面。可此刻,在這血腥的屠殺中,他終于看清了自己的渺小。
“將這狗東西拖去東門外處決!”張之極冷聲下令。
幾名虎賁衛上前,粗暴地拖起癱軟的王老爺。他掙扎著想要說什么,卻被一記重拳打在腹部,頓時蜷縮成一團,只能發出痛苦的呻吟。
衙門外的街道上,血流成河。腥臭的血腥味彌漫在空氣中,令人作嘔。路邊的店鋪緊閉著門戶,百姓們躲在家中,瑟瑟發抖。那凄厲的慘叫聲,令人不寒而栗。
張之極快步走進衙門,向崇禎行禮:“陛下,亂黨已盡數誅殺。”
他的衣袍上沾染著血跡,手中的長刀還在滴血,但神情卻異常平靜,仿佛方才的屠殺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崇禎點點頭,起身道:“帶朕去看看糧倉?!?
一行人穿過血跡斑斑的街道,步入荊州府儲糧之地。沉重的木門被推開,發出刺耳的吱呀聲。
堆積如山的糧食映入眼簾,糧倉內彌漫著一股霉味。有些谷倉里的大米已經發霉腐爛,散發出陣陣惡臭。
崇禎的臉色越發陰沉。這些貪官污吏、地主豪紳,寧可讓糧食爛掉,也不愿施舍給饑民!他們囤積居奇,哄抬糧價,讓多少百姓餓死街頭!
“將能用的糧食分給百姓,重點照顧城外的災民?!背绲澇谅暤?。
李昌貴連忙應下,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從未見過天子如此震怒的模樣。
“王徐兩家的田產全部收歸惠澤田,按政策出售給百姓?!背绲澙^續道,“若有人中飽私囊,殺無赦!”
“臣遵旨!”李昌貴跪地叩首。
夜幕降臨,荊州府籠罩在一片寂靜中。偶爾傳來幾聲狗吠,更顯得夜色的深沉。
衙門內,燭光搖曳。崇禎正在翻看張維興的賬本,那密密麻麻的數字后面,是無數百姓的血淚。
“這些年,王家通過高利貸吞并了多少良田?”崇禎問道。
張之極翻開另一本賬冊:“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一年,就有三百余戶農民因還不起債務,被迫賣田。其中大部分都落入了王家之手?!?
“那些農民呢?”
“有的淪為佃農,有的流離失所,有的...餓死了。”張維興的聲音有些發顫。
崇禎重重地嘆了口氣。這哪里是什么生意,分明是在吃人!
第二日清晨,東門外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消息不脛而走,天子親臨荊州,新政即將推行。那些饑腸轆轆的百姓們,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瘦骨嶙峋的老人拄著拐杖,帶著孩子的婦女抱著嬰兒,還有那些衣衫襤褸的流民,都拖著疲憊的身軀,排隊等待領取糧食。
“一人三斗米,按人頭分配!”虎賁衛維持著秩序,確保每個人都能領到屬于自己的那份。
“多謝圣上!多謝圣上!”百姓們跪地叩首,有人喜極而泣。
站在城頭,崇禎望著這一幕,心情異常復雜。他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艱難。
張維興的賬本上的數字,那些盤根錯節的關系網,讓他看到了這個王朝腐朽的根源。宗室親王、鄉紳豪族、朝廷命官,三座大山壓在百姓身上。若不能推倒這三座大山,這片土地上的苦難永遠不會終結。
宗室的良田雖已收歸惠澤田,但那些貪婪的地主商人,正在暗中覬覦。他們就像一群餓狼,隨時準備撲向獵物。若是讓他們得逞,自己將宗室親王遷往京城的努力,豈不是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