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四十八份彈劾奏疏
- 誰說朕是暴君?朕要誅你九族
- 書友華金
- 2270字
- 2025-05-07 19:54:20
左都御史曹思誠臉色大變,下意識后退半步。
兵部主事彭敦利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戶部郎中王守德等人更是怒目而視,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
崇禎帝看著楊所修狼狽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講。”
楊所修將一摞奏疏放在地上,拿起第一份:“陛下,我今兒個就要揭發戶部侍郎王家楨的老底!這事還得從閔洪學的案子說起,暗中調轉的糧食已經高達兩萬石!”
王家楨臉色驟變:“陛下......”
“王愛卿稍安勿躁。”崇禎抬手打斷,“且聽楊愛卿說完。”
楊所修又取出一份奏疏:“彭敦利這個兵部主事也逃不了干系!他與閔洪學勾結,中飽私囊五千兩白銀!”
“我還得再點名批評一個兵部武選清吏司的陳清河!他在軍餉案中暗中收受賄賂!”
“這個兵部車駕司的李陵郎中也別想躲!他與閔洪學互通聲氣,貪污軍需物資!”
“臣要彈劾戶部郎中王守德!他在糧草調配中徇私舞弊!”
一份接一份的奏疏呈上龍案。每一份奏疏都詳細列舉了證據,字字誅心。
滿朝文武目瞪口呆。
就連一向老謀深算的溫體仁也不禁動容,眼中閃過一絲驚詫。
整整四十八份彈劾奏疏。
從楊所修布滿血絲的雙眼可以看出,這些奏疏定是連夜趕制。他的聲音沙啞,但字字鏗鏘有力,回蕩在大殿之中。
大殿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在震驚中回不過神來。有人面色慘白,有人冷汗直流,更有人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住。
誰也沒想到,這個被他們視為眼中釘的楊所修,居然敢以一己之力挑戰朝堂半數官員。而更讓人心驚的是,這些奏疏中的證據,竟然都是真的。
朝堂上的氣氛凝重如鐵,連空氣都仿佛凝固了。
崇禎帝端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地翻閱著手中的奏疏。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間來回游走,時而停頓,時而微皺眉頭。案幾上的檀香裊裊升起,在這寂靜的大殿中顯得格外清晰。
大殿內鴉雀無聲,只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回蕩。被彈劾的大臣們個個心驚膽戰,冷汗早已浸透了官服。有人偷偷抬眼瞄向皇帝,又迅速低下頭去,生怕被注意到。
“朕看了這些奏章,倒是覺得很有意思。”崇禎帝忽然開口,聲音不疾不徐,卻讓在場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放下手中的奏疏,目光如電般掃過殿中眾臣:“諸位愛卿,可有話要說?”
彭敦利跪在殿中,額頭上的青筋暴起,聲嘶力竭地喊道:“陛下明鑒,楊所修此人心懷叵測,意圖顛覆朝綱!”
他的右手還在隱隱作痛,昨日與楊所修在衙門外大打出手時被扭傷。只因聽聞自己名列彈劾名單前茅,一時怒火攻心,才會做出如此失態之事。
“陛下!”陳清河緊隨其后跪倒,面色鐵青,雙手緊握成拳,“此賊為求上位,不擇手段。今日若不除之,后患無窮!臣親眼所見,楊所修私下結黨營私,勾結商賈...”
李陵也立刻跟著附和:“請陛下明察,楊所修此等奸佞之徒,留之何用!他借查案為名,實則敲詐勒索,中飽私囊!”
殿中群臣紛紛跪地,此起彼伏地高呼要斬楊所修。聲浪震得殿頂瓦片都在顫動,甚至驚起幾只棲息在屋檐下的麻雀。
曹思誠站在一旁,眼底閃過一絲快意。他下意識地捏緊了衣袖,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這兩年來,身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他卻被一個副手壓得喘不過氣。每每想起楊所修那張趾高氣揚的臉,他就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那些被楊所修查出問題的官員,有多少是他曹思誠的親信?
“陛下容稟!”曹思誠一步踏出,拱手作揖,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
崇禎天子端坐龍椅之上,目光如電,在殿中眾臣身上掃過:“說!今日朕給你們機會,有什么話盡管說出來!”
曹思誠頓時來了精神,臉上露出志在必得的神色:“楊所修這廝,兩年來攻訐同僚八百余次,致三十余位朝臣被罷黜。此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更有傳聞,此人私德敗壞,家中養了十三房小妾,夜夜笙歌......”
“夜夜笙歌?”崇禎冷笑一聲,聲音中帶著譏諷,“你倒是消息靈通,這等私事都一清二楚?朕問你,監察御史整頓一事如何了?陳子愷案進展幾何?”
曹思誠額頭滲出冷汗,支支吾吾道:“這...這...”
殿內一時寂靜,只聽得見跪著的大臣們粗重的呼吸聲。
崇禎隨手拿出一份剛剛呈上來的奏疏,紙張在他手中發出沙沙的響聲。上面赫然寫著“兵部主事彭敦利”幾個大字。
他將奏疏狠狠扔到彭敦利面前,聲音中帶著壓抑的怒火:“自己看看,到底想怎么為這江山鞠躬盡瘁!”
彭敦利顫抖著手翻開奏疏,臉色瞬間慘白如紙。他的嘴唇哆嗦著,聲音幾不可聞:“冤枉啊陛下......”
崇禎不理會他的哀求,繼續翻閱第二份、第三份奏疏。每看完一份就扔到相應人的面前,紙張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最后啪的一聲落在地上。
殿中鴉雀無聲,只剩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和大臣們急促的呼吸聲。
這些奏疏記載的都是朝中大臣的劣跡:
兵部在宣府、遼東軍費上的貪污超過三千萬兩白銀。每一次戰敗,每一次潰逃,背后都有這些人在發國難財。
將士們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卻中飽私囊,貪墨撫恤金、克扣軍餉。有的將領甚至不得不變賣家產來補貼軍餉,而這些人卻在京城里建起豪宅,夜夜笙歌。
崇禎越看越怒,最后將戶部左侍郎王家楨的奏疏砸在其頭上,聲音中帶著無法壓抑的憤怒:“睜大你的狗眼看清楚!”
王家楨雙手顫抖著接過奏疏,額頭上的冷汗如雨下,打濕了他的官服。
殿內的氣氛越發凝重,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陽光依舊透過琉璃瓦灑進來,但卻帶著幾分刺眼的意味。
“韓爌!”崇禎突然點名,聲音在殿內回蕩。
韓爌連忙出列作揖,衣袖因動作太快而翻飛:“臣在。”
“你來評價一下楊所修。”
韓爌沉吟片刻,斟酌著用詞:“楊大人雖性急了些,但執法公正,不畏權貴。兩年來查處的案件,無一不是真憑實據。”
跪著的大臣們聞言,個個怒目而視。有人甚至暗暗咬牙,恨不得將韓爌生吞活剝。
崇禎又問吏部尚書王永光:“你覺得楊所修如何?”
王永光拱手道,聲音沉穩有力:“都察院本職就是監察百官,楊大人兩年彈劾三十余人,皆是實有其事。若朝中皆為清官,又何需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