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差別對待的實習生活
- 從醫校開始的1981
- 三村竹林
- 1869字
- 2025-05-07 20:34:45
查完房后,孫主任帶著三個大學生去了手術室。王楠和秦玉潔則留在病房繼續工作。
“憑什么他們能去手術室,我們就得留在這里?”秦玉潔撇著嘴,語氣中帶著不滿,“我們也是實習生啊。”
王楠整理著病歷,頭也不抬地說:“人家是正經大學生,有基礎。我們是中專生,得從最基礎的做起。”
“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王楠打斷她的話,“做好眼前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趙醫生這時走了進來:“來,我教你們換藥。”
王楠走進操作間找手套,卻發現空空如也。消毒柜里只有幾包紗布和棉簽。
“洗干凈手就行了,哪來那么多講究。”護士長趙春梅說著,遞給他一個搪瓷盤,“現在條件就這樣,能保證基本消毒就不錯了。”
王楠看著簡陋的醫療條件,不禁回想起前世的無菌操作。但現在是1982年,他也只能適應這里的一切。
拿著彎盤和紗布,王楠開始了漫長的換藥工作。從一號床到十號床,每個病人都需要細心處理。有的是手術后的傷口,有的是燙傷,還有的是外傷感染。
中午時分,陽光變得毒辣起來。病房里沒有空調,只有一個老舊的電扇在吱呀作響。汗水順著王楠的額頭流下,但他依然保持著專注的神情,仔細地處理著每一處傷口。
“小王,你的手法不錯。”趙醫生走過來,看著他處理完最后一個病人的傷口,“比那些大學生強多了。”
王楠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謝謝趙醫生。我會繼續努力的。”
“對了,”趙醫生突然想起什么,“下午手術室那邊要做一臺闌尾切除術,你要不要去看看?”
王楠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暗淡下來:“可是......”
“別可是了,”趙醫生笑道,“我看你這幾天表現不錯,而且理論知識也扎實。去看看總沒壞處。”
就在這時,護士站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護士跑進來:“不好了,五號床發燒了,體溫39度8!”
王楠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向五號床。病人是個老年人,做了膽囊切除手術,本來恢復得不錯,怎么突然發起高燒來了?
他仔細檢查著病人的情況,發現手術切口有輕微紅腫。這可能是切口感染,但也不排除其他并發癥的可能。
“先物理降溫,”王楠一邊說一邊行動,“準備酒精擦浴,同時送檢血常規和血培養。”
護士們迅速行動起來。王楠則開始翻看病人的病歷,仔細回顧術前術后的用藥情況。
這時,孫主任帶著三個大學生從手術室回來了。看到病房里的忙碌景象,他快步走過來:“怎么回事?”
王楠簡要匯報了情況,并提出了自己的診療建議。孫主任點點頭:“處理得不錯,繼續觀察,如果體溫還不退,就要考慮更換抗生素了。”
忙完這一切,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王楠的腰酸背痛,但心里卻充滿了成就感。這就是醫生的日常,在與疾病的較量中,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值得欣慰。
換藥這種小事,王楠卻做得格外認真。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茍,仿佛在對待什么珍貴的寶物。
消毒、清創、上藥、包扎,每一個步驟都行云流水。病人們看著這個年輕醫生熟練的手法,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信任的神色。
“小王醫生,你的手法真好,一點都不疼。”躺在病床上的老大爺笑呵呵地說道。
王楠輕輕按壓著紗布邊緣,確保包扎得當,“大爺,您這傷口恢復得不錯,再過兩天就能拆線了。”
“那敢情好啊!”老大爺眼睛一亮,“我這都躺了快半個月了,再不出院,我那老伴非念叨死我不可。”
病房里響起一陣善意的笑聲。王楠也跟著笑了笑,繼續專注于手上的工作。
畢竟是老本行,這些基礎操作早已爛熟于心。雖說前世已經是住院總,但重頭再來,他心里反倒踏實。這種從基層做起的感覺,讓他想起了剛進醫院實習的時光。
一圈病房轉下來,王楠站在走廊里,望著窗外發呆。陽光透過玻璃灑在他身上,在地上投下一道修長的影子。
“這些病例......”他眉頭微皺,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病歷本。
這些病人大多都是些闌尾炎、腸梗阻之類的綜普外科疾病,最難的也就是個胃癌切除。而他最拿手的心胸普外科科手術,一臺都沒見著。
“倒是個機會。”王楠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醫術這東西,就得有獨到之處才能出人頭地。綜普外科雖好,但要真正在醫學界站穩腳跟,還得有自己的專攻方向。
護士站里傳來一陣忙碌的聲響,打斷了他的思緒。幾個護士正在整理藥品,叮叮當當的聲音回蕩在走廊里。
“小王醫生,今天的換藥都完成了嗎?”護士長探出頭來問道。
王楠合上病歷本,“是的,都處理好了。”
“那就好,”護士長點點頭,“待會兒記得把病歷補齊。”
“明白。”王楠應道,轉身走向醫生辦公室。
辦公室里,幾個實習醫生正在埋頭寫病歷。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偶爾有人低聲討論病例。王楠找了個空位坐下,打開電腦開始記錄今天的病情變化。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時間。王楠伸了個懶腰,看了眼手表,已經快一點了。
走廊里響起一陣腳步聲,是其他科室的醫生們也陸續下班吃飯。王楠起身,跟著人流向食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