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桌子擺在院子里,上面放著紙筆。林巧云坐在桌后,看著一個個人走上前來。
“我叫張秋珠,今年三十二...”
“我是隔壁綠水村的...”
“我家就住在...”
各種各樣的聲音此起彼伏,林巧云認真地記錄著每個人的情況,時不時問幾個問題。
“你平時在家都做些什么?”
“會做飯嗎?”
“家里有幾口人?”
問題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她要從這些細節中,觀察每個人的性格特點。
她坐在桌前,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招工的事情讓她有些發愁。
村里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眼睛不時往她這邊瞟,壓低了聲音說著什么。林巧云知道,他們在議論這次招工的事。就這點職位空缺,招誰不招誰都是個問題。
“巧云啊。”韓二嬸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姜湯走進來,“喝點暖暖身子。這兩天你都沒好好吃飯?!?
林巧云接過碗,熱氣氤氳中她看到韓二嬸眼中的關切?!拔艺J為人才招聘必須講究公道,但這事兒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咱們村里這些人啊?!表n二嬸在她對面坐下,嘆了口氣,“平日里看著和和氣氣的,一旦涉及到利益,那就不一樣了?!?
門外傳來一陣喧嘩,亮巧媽氣沖沖地走了進來:“你們是不知道,我剛才路過林六家門口,他家那口子又在那兒嚼舌根子了!”
林巧云手中的碗頓了頓:“又說什么了?”
“還不是因為我家給你種菜的事?!绷燎蓩尷^一張凳子坐下,臉上寫滿了不快,“說我們家攀高枝,巴結你們家。昨天我家菜地里的白菜都讓人給踩爛了,肯定是他們干的!”
韓二嬸眉頭一皺:“這些人,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林巧云放下碗,站起身在屋里來回踱步。村里的關系網錯綜復雜,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
但豆薯粉作坊要發展,就必須要找合適的人。
“巧云姐!”巧巧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疊紙,“我把報名的人都統計好了,一共三十二個人?!?
林巧云接過名單,一個個看過去。有些是熟面孔,有些則是平日里不怎么打交道的。
“這樣吧?!表n二嬸突然說道,“明天面試我來負責第一關,檢查個人衛生。要是連自己都收拾不利索,怎么能做好食品生意?”
亮巧媽也來了精神:“那我負責第二關,考察她們削紅薯的手藝。這可是咱們磨坊的基本功?!?
“對,得把標準定得清清楚楚?!鼻汕稍谝慌匝a充,“讓大家心服口服?!?
林巧云點點頭,十九歲的她已經明白,在這窮山僻壤,人心最是難測。
她看向窗外,村里的房屋零零散散地分布著,煙囪里升起的炊煙在天空中緩緩飄散。
這里的每一戶人家,都有自己的盤算。
有人富了,就有人眼紅。
有人上進,就有人使絆子。
“巧云。你放心?!表n二嬸拍了拍林巧云的肩膀,“有我們幫你把關,那些刺頭肯定翻不起浪來。”
面試當天,天還蒙蒙亮,生產組門口就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巧巧拿著名單,一個個喊名字。
社里的婦女們都穿上了最整齊的衣服,有的還特意梳了個新發型。
“韓嫂子!”
韓嫂子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氣走進屋里。看到屋內的陣仗,她的腿明顯有些發軟。
韓二嬸坐在桌后,目光如炬:“把手伸出來?!?
韓嫂子戰戰兢兢地伸出雙手。
“指甲里有泥?!表n二嬸皺眉,“這可是做食品的地方,連最基本的衛生都做不到,怎么行?下一個!”
韓嫂子臉漲得通紅,低著頭快步走出去。
“方三婆!”
方三婆進來時,衣服上沾滿了泥土,頭發里還夾著草根。
韓二嬸看都不用看完就擺了擺手:“請回吧?!?
外面的議論聲越來越大。
“這也太嚴了吧?”
“誰家干活不弄臟衣服?。俊?
“聽說還要考削紅薯呢!”
“那有什么難的,我天天在家削紅薯。”
林巧云坐在最里面,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她知道,這不僅是在招工,更是在為以后的發展打基礎。
要找勤快的,要找機靈的,要找能吃苦的。
最重要的是,要找那些能跟她一起把豆薯粉作坊做大做強的人。
張嬸進來時,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她不僅衣著整潔,連頭發都梳得一絲不茍。
可惜到了第二關,她拿起刀的手就開始發抖,連一個完整的紅薯皮都削不下來。
張大姐的手藝倒是不錯,可她的衣服上沾滿了油漬,頭發也亂糟糟的。
還有錢寡婦,明明什么都不會,卻非要擠破頭想進來,一直在門口嚷嚷著要找關系。
看著這些形形色色的面孔,林巧云感覺自己好像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她看到了村里人不一樣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性中的貪婪和執著。
“巧云。”韓二嬸走過來,壓低聲音,“你看那邊?!?
林巧云順著她的目光看去,發現林六媳婦正站在角落里,眼神陰郁地盯著這邊。
“她家也報名了?”林巧云有些意外。
“可不是。”亮巧媽湊過來,“聽說她昨天晚上特意去找了村長說情,想讓村長給你說說話?!?
林巧云抿了抿嘴,沒說話。她知道,這只是開始。
隨著磨坊越做越大,這樣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遠處,三三兩兩的社員結伴而來。有人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衫,有人則套著沾滿泥土的工作服。他們臉上帶著好奇和疑惑,時不時交頭接耳地討論著什么。
“這招工還要面試?”一個年輕婦人皺著眉頭小聲嘀咕。
“可不是,聽說還要培訓呢!”另一個婦人附和道,語氣里帶著幾分不以為然。
林巧云聽在耳里,心頭微微發緊。她知道,自己這種城里人的做法在社員眼中顯得格格不入。但她別無選擇,只有用規范的管理方式,才能讓磨坊走得更遠。
“巧云??!”熟悉的聲音傳來,張阿娘拄著拐杖慢悠悠地走過來,“你這是整的哪一出???”
林巧云連忙上前攙扶:“張阿娘,您慢點?!?
張阿娘笑瞇瞇地拍了拍她的手:“我這把老骨頭還硬朗著呢。倒是你,這招工怎么搞得這么復雜?”
“張阿娘,這是為了選出最合適的人?!绷智稍颇托慕忉?,“做豆薯粉可不是簡單活,得挑手腳麻利的?!?
張阿娘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角的皺紋堆出慈祥的笑意:“你這丫頭,現在是越來越像城里人了?!?
話音未落,南巧媽就擠了過來。她穿著艷麗的花衫,頭發梳得一絲不茍,卻掩飾不住臉上的不屑:“我侄兒去廠里招工都沒這么麻煩。掙你幾個錢啊,反復鉆研專研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