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姐嘆了口氣:“傻孩子,天下沒有白來的便宜。那些看起來容易到手的錢,往往付出的代價最大。”
她站起身,從柜臺下拿出一本厚厚的剪報:“這些都是我這些年收集的新聞。你看看,這么多人因為貸款走上了絕路。”
林巧云翻著那些泛黃的報紙,一個個悲慘的故事讓她心驚。有的人因為還不上高利貸跳樓,有的人被逼得流落街頭,還有的人連累全家都陷入困境。
秦姐見她認真看著,又補充道:“現在的套路可多了。有的表面上是小額貸款,實際上背后是高利貸。有的看起來利息不高,但各種手續費、服務費加起來比利息還高。”
林巧云聽明白了,把秦姐給的錢又還了回去:“秦姐,我真不用錢,你放心吧。”
秦姐這才松了口氣,拍拍她的肩膀:“記住啊,有事先找我和巧芬,我們總能想辦法。”
貸款的事情雖然是個烏龍,但林巧云心里還是暖暖的。
秦姐的關心和好意,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林巧云站在秦姐家門前,手里攥著那部老式按鍵機,遲疑了片刻。
“秦姐,我這信鴿......”她低頭看著手中的老年機,聲音不自覺地低了幾分,“除了能聊微信打電話啥功能也沒有。”
更何況村里連信號都時有時無,想要及時聯系都成問題。
秦姐皺著眉頭打量著那部信鴿,這是秦巧芬給林巧云的,她記得很清楚。
“現在誰還用這種老年機啊?”秦姐搖搖頭,語氣中帶著些許心疼,“我送你一部新的吧,現在的智能信鴿功能多,查資料什么的都方便。”
林巧云心里一動,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信鴿的邊緣。每次看到秦姐和巧芬用信鴿查資料的時候,她都覺得特別方便。可是辦理網絡需要身份證,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她。
陽光下,她的睫毛微微顫動,投下一片細碎的陰影:“秦姐,我還是問問巧芬吧,她那兒說不定有舊信鴿。”
秦姐笑著搖搖頭:“也是,那丫頭總換信鴿,今天說這個拍照好,明天說那個聽歌好。”她能看出林巧云的顧慮,也就不再多說什么。有時候,好意太過反而會讓人不自在。
拿著四千五百塊錢,林巧云告別秦姐就直奔批發市場。
市場里熙熙攘攘,到處都是討價還價的聲音。
琳瑯滿目的商品讓她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包裝盒在陽光下閃著誘人的光澤。
她先在一家小店停下,挑選了些糖果。想著明天要去鎮區,又添置了些干糧。
未來的食品保質期著實讓她驚嘆不已,記得在老家時,面包蛋糕放兩天就不能吃了,這里的卻能保存好幾個月。
“老板,這箱面包多少錢?”她指著角落里的一箱面包問道。
“十九塊九,三十個,要不要?”老板頭也不抬地說道。
林巧云眼前一亮,這價格可真便宜。
她二話不說就買下了一箱,打算把這些存在荒園老屋里,每次帶幾個回老家。
轉過一個拐角,她又看到了一家小百貨店。
柜臺上擺著各式各樣的方巾,顏色鮮艷,圖案可愛。想到巧月,她忍不住停下腳步。
“這方巾怎么賣?”她隨手拿起一條問道。
“批發價,三十條五十塊。”老板娘熱情地介紹著。
林巧云仔細挑選了一會兒,選了些她覺得巧月會喜歡的圖案。
開學在即,她又想起要買些文具,于是又往文具批發區走去。
“老板,有沒有那種放久了的本子?”她熟絡地問道,眼睛卻在打量著倉庫的角落。
老板眼前一亮,笑呵呵地從倉庫深處拖出一箱本子:“一百塊,都給你了。這些都是去年的庫存,包裝有點舊,但本子沒問題。”
林巧云眼珠一轉:“老板,以后有這種本子能給我留著嗎?我隔三差五就來,還能幫你整理倉庫。”
得到老板爽快的應允,她心里美滋滋的。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她臉皮太厚,但她不在乎,能掙錢就行。
采購完文具,她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集市巷。
“大姐,來五斤豬肉。”她熟門熟路地找到常光顧的攤位。
“要精瘦的還是肥的?”肉販手起刀落,熟練地剔骨。
“都要一些,再給我來兩斤豬油。”
裝好豬肉,她又轉了幾圈,把需要的東西都采購齊全。
騎著那輛破舊的手推車,她小心翼翼地把東西運到了荒園老屋。
夏日的陽光毒辣,野草瘋長得幾乎要把老院吞沒。
她蹲下身,仔細清理著那些貼近墻體的野草,外圍的則任其自然生長。
反正過不了多久,這些草又會重新長起來。
在破舊的廚房里,她開始一件件處理買來的東西。剪刀、小刀、磨砂紙整齊地擺在面前,這些都是她精心準備的工具。總比用磚頭蹭痕跡要好得多。
她小心翼翼地處理著每一件商品上的標簽,動作輕柔而仔細。
竹籃里裝著新鮮的豬肉,散發著淡淡的腥氣。
做完這一切,她拍了拍手上的灰塵,最后檢查了一遍,確保一切都收拾妥當,這才通過灶臺穿越回到了七零年代的老院。
林巧云站在院子里,手里拿著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開始清洗帶回來的豬肉。
水珠順著肉塊滑落,在陽光下閃著微光。
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偶爾有蝴蝶飛過,為這個平靜的午后增添了一抹生機。
她喜歡這種獨處的時光,安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情。院子里只有案板上的切肉聲,還有遠處傳來的鳥鳴。這種寧靜讓她感到心安,仿佛所有的煩惱都可以暫時放下。
把事情一件件做好,整理妥當,這種感覺讓她心里充滿了滿足感。案板上的肉塊被她切得整整齊齊,大小均勻,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正當她專注地切著肉時,院子里傳來了腳步聲。那是熟悉的、輕快的腳步聲。
“姐,我回來了。”青松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帶著少年特有的朝氣。他的衣服上還沾著些許灰塵,想必是跑著回來的。
看到林巧云正在熬豬油,青松三兩步跑到水缸邊洗了手就過來幫忙。
他的動作麻利,顯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配合。
“你來得正好,幫我看著火候。”林巧云頭也不抬地說道,手上的動作沒有絲毫停頓。
陽光下,案板上的刀光閃爍,切肉的節奏穩定而規律。
姐弟倆配合默契,一個切肉,一個掌火。
爐灶前升起的炊煙在院子里緩緩飄散,帶著一股淡淡的木柴香。
青松往灶膛里添了幾根柴,火苗頓時竄得老高。
他抹了把額頭的汗,說道:“姐,家里柴火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