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機器能省下不少人力。”錢鄉(xiāng)長的手指在圖紙上劃過,“最重要的是,不用再擔(dān)心下雨天糧食發(fā)霉了?!?
人群中響起此起彼伏的議論聲。有人點頭贊同,也有人露出懷疑的神色。
“現(xiàn)在分兩邊站,同意造機器的左邊,反對的右邊?!卞X鄉(xiāng)長的聲音在嘈雜中格外響亮。
人群騷動起來,三三兩兩地議論著。沈桃桃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悄悄數(shù)著人數(shù)。有人猶豫不決,在兩邊之間徘徊。
“反對的多了幾個?!卞X鄉(xiāng)長嘆了口氣,堂屋里的氣氛壓抑又無奈。
“咱們祖祖輩輩都是請大師做法,哪有造這稀奇古怪玩意的?”一個老者拄著拐杖說道。
“可是請大師也不一定靈驗啊,還得一個接一個請,那錢不是白花?”年輕人們紛紛附和。
爭論聲越來越大,沈桃桃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幾步。她看著村民們激動的面孔,聽著此起彼伏的爭吵聲,心中不由為這種封建的想法搖頭。
最后錢鄉(xiāng)長決定抓鬮定奪。村長拿出準(zhǔn)備好的竹簽,讓大家輪流抽取。出乎意料的是,支持造機器的一方贏了。
“得趕緊去找鐵匠?!卞X鄉(xiāng)長轉(zhuǎn)頭對沈桃桃說,“趁著這股勁兒,早點把事情定下來?!?
他們找來程大叔的馬車,冒雨趕到青柳鎮(zhèn)。馬蹄聲在泥濘的道路上響起,濺起無數(shù)水花。沈桃桃坐在車上,看著兩旁模糊的景色,心里很是忐忑的,她不知道以現(xiàn)在的技術(shù)能否真的能制作出來這種烘干機器。
鐵匠鋪里,打鐵匠看著圖紙直皺眉。爐火的光芒映在他布滿皺紋的臉上,“這活做起來不簡單啊?!?
“要多少銀子?”錢鄉(xiāng)長直截了當(dāng)?shù)貑枴?
“四十兩銀子,一文都不能少?!?
這個數(shù)字讓錢鄉(xiāng)長倒吸一口涼氣,“這......”他的手不自覺地摸向腰間的錢袋。
正為難時,賽豹提著食盒進來了。他的衣服被雨水打濕,但精神卻很好。
沈桃桃眼前一亮,趕緊拉住他,“賽豹,你幫幫忙,這事關(guān)全村的糧食??!”她的聲音里帶著懇求。
賽豹仔細看了看圖紙,眉頭微皺,若有所思,“這里用青松木代替鐵料,能省不少銀子。”他指著圖紙上的某處說道。
沈桃桃聽著賽豹的話,這或許有戲。她一邊看著賽豹和鐵匠討論細節(jié),一邊時不時插上幾句話。幾人你一言我一語,漸漸理出了頭緒。
賽豹的話音這邊剛落,幾個人的腦袋立刻湊到了圖紙前。屋內(nèi)油燈昏黃的光線下,每個人的面龐都籠罩著一層緊張而期待的神色。
“瞧這里...”他指著圖紙上的幾處關(guān)鍵位置,手指在紙面上輕輕劃過,“煙道不一定非要用鐵,圓瓦管也成。只要能通煙就行?!?
打鐵匠眉頭緊鎖,粗糙的手指不自覺地摸著下巴上的胡茬。他瞇起眼睛,仔細端詳著圖紙上的細節(jié),忽然眼睛一亮:“確實,瓦管要是不磕著碰著,用個三五年不成問題。”
沈桃桃站在一旁,聽到這話,她下意識地攥緊了衣角,努力壓抑著內(nèi)心的激動。若能用瓦管替代鐵件,那成本必然能降不少。
“那這樣算下來,能便宜多少銀子?”她迫不及待地問道,聲音里帶著一絲顫抖。
打鐵匠和賽豹對視一眼,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計算起來。
“鐵件少了,至少能省下十兩...”
“瓦管便宜,再省四兩...”
“工錢也能少些...”
最后得出了二十六兩銀子的數(shù)字。
錢鄉(xiāng)長站在一旁,捻著胡須,眉頭漸漸舒展。屋內(nèi)一時陷入沉默,只聽得到外面淅淅瀝瀝的雨聲。雖說二十六兩也不是小數(shù)目,但比起原先的四十兩,已經(jīng)好了太多。
“這個數(shù)...”錢鄉(xiāng)長思索著開口,“若是全村齊心協(xié)力,倒也不是湊不出來?!?
“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打鐵匠忽然開口,目光炯炯有神地看著眾人,“機器要是三年內(nèi)出了問題,我免費修。不過這圖紙得歸我和賽豹。”
沈桃桃立即明白了他的心思。雨季漫長,周邊村子的糧食都遭了殃,若是這機器當(dāng)真好用,制作幾臺賣出去,那可是筆不小的買賣。沈桃桃示意錢鄉(xiāng)長,輕輕點頭。
錢鄉(xiāng)長當(dāng)即明白,立馬還價:“成,不過得再便宜些。二十四兩,一文不能再多。”
打鐵匠思考片刻,終于點頭答應(yīng)。
回到村里召集村民時,沈桃桃就預(yù)感到事情不會那么順利。果然,一說要湊銀子,村民們頓時炸了鍋,吵鬧聲在祠堂里此起彼伏。
“這么多銀子,我家哪里拿得出來!”
“萬一機器不好使呢?”
“我家的糧食還能再撐幾天...”
有的當(dāng)即表態(tài)愿意出錢,有的卻死活不肯松口。其中最難纏的就是沈老頭,那張臉漲得通紅,手指顫抖著指向錢鄉(xiāng)長:“我家的糧食曬都曬不干,現(xiàn)在還要我出銀子?”
爭吵持續(xù)了整整一個時辰,最后,愿意出錢的村民各自回家取銀子,不愿意的則甩手離開。沈桃桃雖然家中不缺這點銀子,但還是跟著出了一份,她知道這時候更需要的是大家齊心協(xié)力。
整整等了三天,曬谷機剛剛組裝好。期間雨一直下個不停,村里的路都泥濘不堪。
錢家老宅被收拾出來安置機器,村民們紛紛抱來木柴,堆得院子水泄不通。所有人都擠在堂屋門口,緊張地盯著里面的動靜,生怕錯過任何細節(jié)。
設(shè)備實在太過龐大,又趕上下雨,地面濕滑,賽豹和打鐵匠足足忙活了大半天才裝好。期間幾次差點摔倒,額頭上的汗水混合著雨水,順著臉頰滑落。
錢鄉(xiāng)長第一個試驗,將幾麻袋濕漉漉的谷子倒進機器。錢夫人坐在一旁不停添柴,臉上被火光映得通紅。錢鄉(xiāng)長則拿著鏟子翻動谷子,動作小心翼翼。
屋內(nèi)很快熱了起來,蒸汽在空氣中彌漫。村民們擠在門口,不時探頭張望,低聲議論。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結(jié)果。
一個多時辰后,錢鄉(xiāng)長終于停下手中的動作。他抓起一把谷子放在掌心細看,又放在耳邊搖了搖,最后用牙咬了咬,發(fā)出清脆的響聲。
“真的干了!”他激動地沖出院子,“和曬干的一模一樣!”
前排的村民們你推我搡地上前驗看,一個個仔細檢查著谷子的干濕程度。他們的表情從凝重逐漸變成驚喜。
“這下咱們的糧食有救了!”
“快去把我家的谷子搬來!”
“我先來!”
“憑什么你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