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蝕文胎動
- 歲時守藝人
- 獨愛鴟吻
- 1712字
- 2025-05-16 07:27:55
暴雨中的太和殿廣場籠罩在一片詭異的青銅色光暈里。楊野蜷縮在漢白玉月臺中央,十八枚苗銀針懸浮在他周身要穴上方,針尾延伸出的青銅絲線在雨中泛著金屬光澤。鹿鳴注意到那些絲線并非靜止,而是像血管般微微搏動,每一次脈動都將《考工記》失傳的“陰符七術“蝕文注入楊野體內。
“別碰那些絲線!“金錯刀的警告伴隨著刀柄上龍泉青瓷片的剝落聲。但為時已晚,鹿鳴的玉化左臂已經觸碰到繭體表面。《營造法式》的榫卯紋路與青銅絲線接觸的剎那,她眼前突然炸開一幅鮮活的畫面:
北宋崇寧二年的文思院鑄印局,三名匠官圍著一尊沸騰的青銅爐。最年長者手持《天工開物》,正將書頁一頁頁投入爐中。當最后一頁化為灰燼時,他突然將右手伸進銅液,嘶吼道:“既不能存藝于當世,便教萬代同嘗此痛!“銅液頓時翻涌出無數蝕文,順著三人的七竅鉆入體內——這正是三長老青銅面具的起源。
“這是蝕文會的誕生...“鹿鳴的思緒被地磚的碎裂聲打斷。一塊刻著“永樂十八年制“的金磚突然裂開,數以萬計的食憶蠹蟲噴涌而出。這些蟲豸與先前所見截然不同,甲殼上密密麻麻刻著《酉陽雜俎》的禁忌文字。蟲群在空中組成三長老的巨臉,青銅復眼中映出鹿鳴扭曲的倒影:
“你以為時之痕是恩賜?“蟲群發出金屬刮擦般的聲音,“那是比我們更古老的監獄——初代匠人用《山海經》異獸骨粉煉制的活鎖!“
鹿鳴突然感到鎖骨處的刺青傳來鉆心疼痛。她低頭發現玉化的指尖正在滲出淡金色液體,落地后凝成《青冥志異》記載的“封魂膠“——這正是明代工匠用來修復破碎瓷器的秘制粘合劑。更令她心驚的是,這些膠狀物自動流向楊野的繭體,在青銅絲線間隙形成無數微小的榫卯結構。
懸浮的七枚青瓷片突然劇烈震顫。裴遠之的箜篌弦自動纏繞上其中一枚,在弦絲震動間,瓷片投射的光幕中開始倒流時空:
唐代天寶年間的將作監,年輕的匠人們正在鑄造一組青銅編鐘。鹿鳴注意到熔爐里除銅錠外,還沉浮著大量寫有《樂經》注疏的竹簡。一位面容與金錯刀唐代形態完全相同的匠官,正與身旁的樂師裴遠之低聲交談。突然,裴遠之將半截箜篌投入爐火:“以樂律鎮器魂,可保千年不蝕。“
畫面突然跳轉到北宋靖康元年。潰逃的文思院匠官們正在瘋狂焚毀典籍,三個戴青銅面具的官員站在陰影處。當其中一人摘下面具時,鹿鳴倒吸一口冷氣——赫然是老年版的裴遠之!他手腕上的青銅鐲內,隱約可見敦煌藏經洞《歸義軍造器譜》的微雕。
“記憶...在欺騙我們...“金錯刀的裂紋已蔓延至刀鐔,“蝕文會不是毀滅者,他們是...“
話音未落,楊野的繭體突然劇烈收縮。青銅絲線深深勒進他的皮肉,在傷口處形成與《髹飾錄》血祭陣完全一致的紋路。與此同時,他心口浮現的倒置時之痕開始滲出黑色液體,那些液體在空中組成《蠶書》失傳的“十八扣“秘術圖文。
鹿鳴的玉化左臂突然自動結出“五鋪作“手印。地面應聲浮現直徑十丈的北宋“天圣棋秤“圖,三百六十個交叉點精確對應故宮的建筑布局。而楊野的繭正好落在象征宇宙中心的“天元“位,十八枚苗銀針則分布在“天罡“星位。
“原來如此...“金錯刀將刀尖刺入棋秤“紫微垣“位,“《營造法式》是陽冊,《梓人遺制》是陰冊...“
太和殿藻井突然滴下三滴帶著鈞窯釉色的液體。這些《酉陽雜俎》記載的“記憶胎水“在空中展開一幅畫面:楊野祖母臨終前,用苗銀針在孫女背上刺下真正的《絲編十八扣》。而那個沉睡在蝕文會總壇的少女,手腕上正戴著與楊野相同的青銅鐲。
“雙生容器...“鹿鳴看著自己完全玉化的左臂,皮膚下浮現出與楊野心口完全對稱的紋路。她的右眼突然變成《絲繡筆記》活體檢索庫特有的銀藍色,瞳孔中閃過敦煌壁畫《五臺山圖》的畫面——這正是第七部“素手補天“能力覺醒的前兆。
金錯刀突然在悲鳴中自行折斷。上半截刀身飛向青銅繭,斷口處流出凝成《霓裳羽衣曲》譜的青色光點——每個音符都是裴遠之當年封印的樂師魂魄。下半截刀身懸停在鹿鳴面前,內側露出《天工殘卷》第二卷的篇目。
當鹿鳴將斷刀刺入自己時之痕的瞬間,玉化左臂瞬間爬滿青銅蝕文。整個故宮的地磚開始浮現歷代被焚典籍的書名,而太和殿藻井滴落的露水,正在漢白玉月臺上凝成“貞觀九年“字樣的銅牌——這將成為第二卷敦煌線的重要時空坐標。
“我選擇成為第三條路。“鹿鳴的聲音帶著金屬共振,“既不是匠,也不是器——“
“而是:成為蝕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