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被釋放,前來接陳正的是曹國公府上的親兵張勇。
張勇除了迎接陳正,還給李景隆帶來一些吃食。
李景隆一邊啃著雞腿,一邊對張勇問道:“什么時候將我放出去?”
張勇:“小公爺,你的情況跟陳公子不一樣。”
“都是打了胡奇那個王八蛋,有什么不一樣?”
“小公爺,你帶頭置換寶鈔,擾亂市場,皇上沒有將你押送刑場,已是格外開恩。”
李景隆瞪大雙眼:“這么嚴重?”
“你在獄中還不知曉外面情況,如今外面寶鈔一日不如一日,皇上龍顏大怒,已有大臣上奏,要將上千名違反寶鈔政策的罪犯斬首示眾。”
“這是哪個狗日的出的餿主意?”李景隆氣得大罵。
“胡參知政事。”
李景隆咬牙:“老子就知道是這個狗賊。”
“小公爺,你別罵了,第一批犯人明日就要發往刑場,皇上命全城百姓目睹觀看,若是能穩住寶鈔,你可能就會沒事。”
“要是穩不住?”李景隆小心翼翼問道。
張勇長嘆一聲:“穩不住的話的,恐怕還會死更多人,到時候小公爺你……”
“我爹他就沒有向皇上求情?”
李景隆慌了,他以為來這次下獄跟以前一樣只是走走過場,沒想到事態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張勇沮喪道:“你犯的是國法,公爺求情也沒用,公爺還讓我給你帶句話。”
“我爹讓你說什么?”
“公爺讓我問你,你想吃什么?還有什么心愿未了?”
李景隆:“……”
就連陳正也很無語,以殺戮這樣的雷霆手段抑制寶鈔貶值,這手段很朱元璋。
但是靠殺戮也不管用。
李景隆抓住陳正的手,道:“父子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我爹肯定是靠不住了,老陳,你肯定會救我的。”
陳正本來不想插手寶鈔的事,但現在關乎到李景隆的生死,他不得不想法子。
陳正:“我出去之后,會想辦法救你。”
李景隆欣慰道:“你比我爹靠譜,以后你就是我爹。”
陳正:“……”
曹國公府來人也無奈地看著李景隆:“小公爺,你怎么能認陳公子作父?”
李景隆道:“老陳若是救了我,他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認他當爹有何不可。”
張勇:“……”
陳正出了監獄后,對張勇說道:“勞請轉告曹國公,就說我有辦法抑制寶鈔貶值。”
張勇:“陳公子放心,我一定轉告曹國公。”
如今是已是深秋,應天府內多了幾分涼意,街道兩邊堆積了不少枯葉。
原本最繁華的應天府少了以往的人氣,顯得非常蕭條。
最直觀的就是商鋪紛紛關門閉戶。
陳正想吃些的早餐都尋不到攤位。
好不容易看到一群人,卻是排在米鋪前面買米,很快米鋪那邊傳來喧嘩聲。
“往日一貫錢能購買一石米,現在一石米為何要六貫錢,今日不把事情說清楚,我等立刻報官嚴懲你這奸商。”
商販:“以前是銀錢交易一貫錢自然能買一石米,現在使用寶鈔,就得六貫錢一石米。”
“可朝廷禁止使用銀錢……使用銀錢就是犯法,若使用寶鈔又買不到米,這是要餓死我們。”
商販無奈:“并非我一家如此,全城米鋪都是這個價,不僅是米價、柴價,油價、布價也在漲……”
現場百姓頓時繃不住了,一位百姓舉臂高呼:“朝廷是不讓老百姓活了!”
“定是朝中出了奸臣!”
“有誰愿意與我去敲登聞鼓告御狀,請皇上除奸臣!”
“我去!”
“我也去!”
……
一時間百姓紛紛響應,成群結隊向著皇宮方向走去。
應天府收到消息,劉仁直接嚇尿。
這么多百姓去敲登聞鼓,這是要出大事,皇上若是怪罪下來,他這個應天府尹的小命不保。
“快去將那些百姓攔下。”劉仁對著衙役道。
然而衙役對他的命令置若未聞。
劉仁大怒:“你們聾了,沒聽到本大人的命令?”
班頭苦澀道:“大人,不是兄弟們不聽號令,而是兄弟們也有苦衷。”
劉仁怒道:“爾等有什么苦衷,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這是爾等的本職。”
班頭:“兄弟們一個月就一兩多銀子,以前發放的足銀足錢還能養家糊口,如今朝廷禁用銀錢,改用寶鈔,一貫寶鈔連二十斤米都買不到。二十斤米,我一家老小在此,你讓兄弟們全家喝西北風?”
其他衙役也紛紛訴苦。
以前靠著俸祿和下面一些好處,衙役的日子還算舒坦,現在改用寶鈔,百姓們沒了生計他們也撈不到好處。關鍵是俸祿也變成寶鈔,一個月的俸祿只夠買二十斤米,而且這個價格還在變動,再過幾天恐怕連二十斤都買不到。
這簡直要他們小命,一個月二十斤米不到,拼什么命?
沒聽百姓們說朝中出了奸臣。
還不如任由百姓們去告御狀,說不定還能除掉奸臣。
劉仁見衙役們不為所動,而外面百姓的隊伍越來越大,劉仁也沒轍,只能兩眼發黑。
一時間,整個應天府的雞飛狗跳。
錦衣衛見狀迅速入宮,將消息傳至宮內。
此時皇宮內,朱元璋正在召見李善長等重臣。
朱元璋心情不好,開口道:“諸位都是國之重臣,現在寶鈔一日不如一日,諸位有什么辦法,盡管暢所欲言。
胡惟庸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皇上,依臣之見,亂世用重典,將那些不法分子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朱元璋臉色陰沉:“這些不法分子也包括李景隆?”
胡惟庸朗聲道:“沒錯,現在全城百姓都在觀望,只有殺了李景隆,百姓們才能看到皇上推行寶鈔的決心,才能穩住寶鈔跌勢。”
朱元璋臉色越發難看,從內心中而言,他是不想殺李景隆的。
但是跟國家大事情相比,李景隆的生死就顯得不足為道。
“李相也是這樣認為的?”朱元璋看向李善長。
李善長連忙道:“老臣昏聵。”
胡惟庸開口,扯動昨日的傷口,表情有些猙獰:“皇上,李景隆不死,天下不安,皇上不能因為他是皇親國戚就網開一面,俗話說王子犯法……”
胡惟庸正說著,外面有宦官匆匆趕來,神色慌張道:“陛下……”
朱元璋心情本來就不好,此時臉色更加難看,問道:“何事如此慌張?”
“陛下,出大事了,數千百姓動蕩,相約前往登聞鼓處,高喊除奸臣……”
此話一出,殿內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