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封
致托馬斯·彭南特先生

前面一封信偶然提過這個地方的毛石,這里我再詳細介紹一番。

毛石經常用來砌爐底石和爐床,用量很大。它也是砌石灰窯內襯的好材料。砌的時候,工匠不用灰泥漿,而用沙粘土。高溫下,沙粘土里的沙子融化成流動的液體[1],再冷卻形成堅固的玻璃狀涂層,覆蓋爐窯的整個表面。有了這種保護層,石灰巖可以免受天氣的侵蝕,使用壽命可達三、四十年之久。表面鑿磨平整的毛石可以用來修砌房子正墻,看上去極為雅致。毛石的顏色和紋理可以媲美巴斯石,比巴斯石更佳的是,毛石不會因為年代久遠而脫落。比起波特蘭石,毛石紋理更緊致、細密,可以用來砌造美觀的壁爐、鋪設屋子的地面。當用在這些方面,石質太軟則使其美中不足。毛石也稱為自由石,可以從各個方向切割。但是也有些石頭是水平紋路,不能隨意沿石頭邊緣斜放,只能按照在采石場的生長原態擺放[2]。這種石頭不能用來鋪設屋外的人行道,估計是含鹽分的緣故,雨水會把石板撕裂成碎片[3]。雖然這種石頭極難被醋腐蝕,但是白色或青色板巖部分,還是會和礦物質的酸性物質發生劇烈反應。盡管白色毛石不能受潮,但在采石場,每挖到一定深度就會出現一層薄薄的、能經受雨水和霜露侵蝕的青板巖。這種板巖很適合用來鋪設馬房、道路、庭院地面或是干燥的堤墻。堤墻屬于大有益處的一類圍墻,村子里隨處可見。當然,這種板巖也可用作修補路面。盡管表面粗糙、石質堅硬,不易削磨平整,但卻非常耐用。不過,板巖層很薄,而且埋得很深,要想大量開采,費用很大。板巖層之間有一些帶有黃色或鐵銹色斑點的塊狀物,這些顏色幾乎與青色一樣持久。塊狀物之間不時夾雜易碎材質形成的球狀物,顏色近似鐵銹色,村民稱為銹球。

在沃爾默皇家林場,我只見過一種石頭,工人們叫作沙石或者林石。這種石頭通常呈鐵銹色,好像可以用作鐵礦石。它質地堅硬、比重大、紋路密實,由圓而透明的小沙礫構成。小沙礫之間由含鐵的褐色粘土粘連,切斷很費勁,用鐵錘敲也難起火星。通常找到的這類石頭又大又平,不會在霜天或者雨天打滑,是鋪建屋周圍路面的上好材料。它不僅是砌墻的好材料,有時也可用在建筑物上。這種石頭就散落在荒地裸露的地面上。在森林東邊威弗岡的大山處,它們被埋在地下,需要開采,那里巖層薄,礦坑淺。這種石頭不易受腐蝕。

為了把墻面裝飾得更顯美觀,工匠們把石頭削成釘子頭般大小的小塊,再沿著毛石墻面的接縫處,把這些小塊嵌入濕灰泥里。這種做法讓墻面看起來很奇怪,偶爾會有外鄉人打趣地詢問:我們這里的墻面是不是都用釘子釘起來的?


[1]也許這里所注意到的事實并不能說明,所謂的玻璃化堡壘可能由傳遞信號時燃火所致,這里提到的熱導致沙子流動的例子也是如此。燒成石灰的白堊本身很可能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沙子,因為幾乎沒有不含雜質的白堊。

[2]在第28封信中,牛津郡的普勞特博士:“把石頭沿石頭邊緣斜放,是指石頭擺放的姿勢和在采石場的生長原態相反。”盡管他說這樣最適宜用于泰頓石,但在我們的干墻上或者烤爐里卻無法這樣放置。

[3]“自由石富含鹽,無硫;紋路密實,無間隙;鹽的耐火性獨一無二;鹽巖暴露在潮濕和霜凍中則會腐爛?!薄镀談谔氐膯T工》p1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昌县| 西盟| 锡林浩特市| 开化县| 高清| 垣曲县| 海原县| 桂平市| 元氏县| 涟源市| 滁州市| 兴化市| 永定县| 彭山县| 隆回县| 浦北县| 拉萨市| 墨玉县| 自贡市| 鹿邑县| 涡阳县| 淮北市| 紫金县| 新乡县| 蒙阴县| 隆尧县| 乌审旗| 梓潼县| 定西市| 攀枝花市| 巴马| 游戏| 龙里县| 永寿县| 绥阳县| 玉树县| 天柱县| 江源县| 潢川县| 中宁县|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