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小說發布后的影響
- 1978:和女兒國國王相親開始
- 稻香米酒
- 2058字
- 2025-06-21 12:03:02
“我是靜秋,我是靜秋……”
龔雪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也早已經泣不成聲。
“唉,老三的死對靜秋打擊太大了,早知道這樣,一開始靜秋沒遇到老三就好了。”
趙紅英道:“要是靜秋沒遇到老三,也就沒有這個故事了啊。”
“那倒也是!”
“龔雪姐姐,你說老三和靜秋的經歷,不會是真人真事吧?或者作者遠方的陳就是‘靜秋’本人?”
龔雪擦了擦眼淚,不是很確定的回了一句:“有可能。”
“要是能見見這個作者就好了。”趙紅英感慨。
龔雪也是這樣想的,因為她現在有不少疑惑。
“或許,我們可以給作者寫封信!”
“唉,這個主意好。”
趙紅英聞言眼前一亮,舉雙手贊成。
未幾,趙紅英寫完信,見龔雪一個字沒寫,又拿起《山楂樹之戀》看了起來,于是問道:
“龔雪姐姐,你說這世上真有老三這樣的男人嗎?”
“有吧。”龔雪回答。
“那為什么我就遇不到呢?”
“因為你不是靜秋!”龔雪開了句玩笑。
“那龔雪姐姐你呢?你長得這么漂亮,一直不找對象,是在等你的‘老三’嗎?”
趙紅英的一句靈魂發問,讓龔雪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
這一天,《山楂樹之戀》不只是賺了龔雪和趙紅英的眼淚,同樣的一幕,在許多發售了這一期《燕京文藝》雜志的城市都在上演。
老三的真誠和他的死,讓他成為了所有讀者心中的痛。
靜秋的溫柔和她的蛻變,也讓她成為了所有讀者心中的白月光。
這個年代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問世,根本不擔心會被埋沒。
因為大把大把的讀者會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樣,不僅自己看,還會積極的分享給周圍人。
也正是因為這種口口相傳,使得《山楂樹之戀》的口碑在社會上不斷發酵,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燕京文藝》收到的訂單越來越多,而庫存則在不停地減少。
北影廠,文學部。
梁曉升今天在廠里食堂吃飯時,聽到有人討論《山楂樹之戀》這部小說,立馬想起了陳遠的劇本,于是也趕緊買了一期《燕京文藝》雜志。
看完后,梁曉升不得不佩服陳遠的才華:“他竟然把電影劇本,改編成小說來發布了,而且把老三和靜秋之間的感情描寫的更加生動形象,美好細膩!”
在梁曉升看來,老三和靜秋的故事真的很適合拍成電影,他有點不死心,于是拿著這一期的《燕京文藝》雜志再次找了組長。
沒想到組長看了后,也只是付之一笑:“電影終究是要追求藝術的,不能只是教人談情說愛。”
梁曉升當然知道這只是借口,有些失望的搖搖頭,又拿著雜志退了出來。
……
何美是《中青報》的一名青年記者。
身為記者,這兩天她也注意到了文學界殺出來了一篇愛情小說。
叫做《山楂樹之戀》。
聽說男女主角的感情非常感人,鮮有讀者看了之后不落淚的。
昨天下班之后,她也買了一期雜志回去看了。
結果就是今天上班的時候,眼睛都還是紅的。
和她同組的攝影師注意到了她的狀態,關心道:“何美,你眼睛怎么腫了,還很紅,要不要去看一下醫生?”
“不用。”何美擺擺手,然后把自己昨晚上通宵看了兩遍的《山楂樹之戀》掏了出來,道:“都是它害的。”
“什么意思?”攝影師看著《燕京文藝》雜志,有些不明所以。
“這上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山楂樹之戀》,寫得很好,我建議你回去看一下。”
不等攝影師說話,何美又繼續道:“至于現在,我去和主任申請一下,看看能不能針對這篇小說的作者做一個專訪。”
“采訪小說作者?”攝影師有些沒太跟上何美的思路,但是他知道能夠被報社采訪的小說作者也不多,于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這個小說作者很有名嗎?”
“沒名。”何美道:“但我有預感,很快他就會在文壇出名。”
“因為這部《山楂樹之戀》?”攝影師拿起雜志,甚至沒有翻頁,就在封面上看到了小說的名字。
“對。”
……
央視。
一號演播室里。
本來楊秸導演是沒時間看小說的,尤其是還是一部中長篇的小說。
奈何聽說組里很多同志都看哭了。
于是在剛剛忙里偷閑的時候,一時沒忍住,拿起雜志看了一眼。
就這一眼,她就再也沒出來。
“這個哪個背死砍腦殼的作者,怎么這么狠心就把老三給寫死了呢。”
她這話聲音不小,頓時就引起了已經看過小說的同志們的集體附和。
“楊導說的沒錯,老三多好的一個人啊,怎么就不能好人有好報啊。”
“活著的人也不好受,接下來靜秋一輩子都會活在思念當中,而且再也難以有第二個男人能夠走進她的心里了。”
“小說的前面都是很溫馨的,我還一邊看一邊笑,沒想到后面會這么虐,昨晚上我看的時候,可把我哭慘了。”
“誰不是呢,也不知道這個叫遠方的陳的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真想找他理論理論。”
“朱霖,我記得昨天是你最先向我們推薦這篇小說的,你認不認識作者?”
朱霖看了貓在角落里不說話的陳遠一眼,見他朝自己使眼色,搖頭,也只能撒謊道:“我怎么會認識呢。”
就在這時,門衛老秦出現在了門口。
“陳遠同志在不在這里?”
說完,他就看見了角落里的陳遠,朝他喊道:“門口來了位記者,說是要采訪你。”
“老秦,記者為什么要采訪小陳?”楊秸導演替眾人問出了疑惑。
而她這個問題讓陳遠感覺要遭。
但他想阻止也來不及了。
就聽秦援朝道:“說是陳遠同志寫的一篇小說很有潛力,想要替讀者采訪一下他。”
空氣忽然安靜了下來。
陳遠迎著一雙雙詫異、震驚、疑惑、審判的目光,臉上擠出一抹稍稍有些尷尬的笑容,道:
“那個,好巧啊,你們剛才討論的小說,其實是我寫的。”
朱霖:我真不認識他!
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