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堵車時的艾草香。
- 麥麩與冠冕
- 舞云汐
- 665字
- 2025-05-01 16:28:41
午后三點,車流在柏油路上凝成橘色的河。我歪在滴滴車布座上,聞著半舊皮革與空調濾塵網的氣息——反倒是比平日安心,反正催不得,這曬暖的車廂竟成了“待避軒”。
司機敲著方向盤如急雨,我卻不覺得煩擾,只是去盯著他腕間翡翠扣,撞出的清響,似一道道可感知的音符。車窗凝著薄汗,街景洇成水彩畫,忽見“中藥足浴”的招牌,便恍然想起出行的目的,腦海中一下子冒出來裊裊艾草青煙。
那艾灸館藏在巷尾,其招牌相較周圍的店鋪并無特別,但隱隱透出的一股清香,卻給人一種大隱于市的感覺。館主陳師傅總穿對襟布衫,指甲縫沾著艾絨淡黃,按穴時掌心溫如暖玉。
《本草綱目》有言艾是草木君子,果然不錯。
去年深冬在館里,他邊灸肩井邊笑道:“古人騎馬坐車,哪有這些肩頸病。”艾條火星在陶瓷碗里明滅,隱隱感覺有些許艾灰落背上,倒像場無聲的雪。
慢慢悠悠地,終于是拐進巷口,一下車,頓覺斜陽染青墻如蜜色。銅鈴輕響,陳師傅布衫沾著艾絨迎出來。巷尾風挾槐花香,吹散久坐于車上的空調冷硬,倒似《東京夢華錄》里的“巷陌飄香”,只是這香,是新艾清苦混著陳絨醇厚,像自家案上盤了數年的手抄的線裝的《孟子》。
館內青磚地泛著涼意,脫鞋踩上蒲團,草香混著艾煙漫上來。隔壁傳來艾條點燃的“滋”聲,陳師傅的話浸著茶湯般的溫厚:“肩井穴多灸半炷,現代人對著屏幕,淤堵最頑固?!?
鴿哨掠過晴空,驚落一地梧桐雨。這被堵車拉長的午后,倒成了偷來的半日清閑。周作人說“必需之外要有無用享樂”,此刻坐在躺椅上,感受著艾條的清香,傾聽著艾絨的簌簌聲,便是最熨帖的光陰饋贈——原來保養從不是趕赴終點,是在等待里與疲憊溫柔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