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建設家鄉

在曬谷場的報恩儀式結束后,劉東站在老槐樹下斑駁的陰影里,望著遠處塵土飛揚的土路和破舊的房屋,眼神堅定而熾熱。

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與歪斜的土坯房輪廓重疊在一起,仿佛勾勒出一幅亟待重繪的舊畫卷。

第二天清晨,露水還掛在草尖,晶瑩剔透的水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暈,他便站在村委會門前那臺掉了漆的老喇叭前,清了清嗓子,宣布成立“思源鄉村振興專項基金”,首批注資就高達 5000萬元,誓要徹底改變家鄉的面貌。

村委會的公告欄前,瞬間擠滿了踮腳張望紅頭文件的村民,老花鏡滑到鼻尖的老會計,顫巍巍地用算盤噼啪撥弄著數字,嘴里念叨著“這得修多少路喲”,身旁幾個年輕小伙伸長脖子,眼睛緊緊盯著文件上的數字,臉上滿是驚訝與期待。

劉東先是聘請了國內頂尖的城鄉規劃團隊,二十多位專家帶著無人機、測繪儀等先進設備進駐村莊。

無人機旋翼卷起陣陣草屑,在村莊上空盤旋,發出“嗡嗡”的聲響,驚飛了樹梢正在梳理羽毛的麻雀。

專家們背著專業儀器,深一腳淺一腳地穿梭在齊腰高的玉米地里,玉米葉子劃過他們的臉龐,留下一道道紅痕,褲腿沾滿蒼耳和草籽。

有位年輕技術員的測繪儀不慎陷入泥沼,黑色的泥漿迅速漫過儀器底座,是三個村民二話不說跳進爛泥里,他們挽起褲腳,露出布滿老繭的腿,用肩膀扛著儀器底座,咬牙將其解救出來,上岸時身上沾滿了腥臭的泥漿,卻笑著說“這儀器可比咱金貴”。

白天,他們額頭掛著豆大的汗珠,在烈日下仔細測量每一寸土地,記錄每一處地形地貌,筆記本上的字跡被汗水暈染得模糊不清;晚上,臨時搭建的簡易工棚里,電腦屏幕的冷光映照著他們熬紅的雙眼,激烈的討論聲混著泡面香氣飄出窗外,燈光常常亮到北斗星西斜。

最終,一張印著燙金標題的詳細鄉村藍圖呈現在眾人眼前,圖上不僅標注了道路、廣場的規劃,還規劃了產業園區、住宅區等區域,甚至連村口老井的修繕方案都畫著醒目的紅圈,圖紙邊緣還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專家們的批注。

道路修建工程率先啟動。

大型挖掘機的鐵臂如同巨蟒破土,“轟隆”的轟鳴聲震落了房檐的積塵,塵土飛揚中,原本坑坑洼洼、泥濘不堪的土路被一點點鏟平。

劉東每天清晨六點準時出現在施工現場,頭戴的安全帽上還沾著昨夜的露水,腳踩的皮鞋早已被泥土包裹得看不出原本的顏色,鞋底沾滿的泥土讓他走起路來格外沉重。

他蹲在滾燙的瀝青旁,與施工人員交流工程進度,粗糙的圖紙在他手中被汗水浸出褶皺,手指也被圖紙邊緣劃破,滲出的血珠滴在圖紙上,暈開一個個小紅點。

遇到山體滑坡阻斷施工的難題時,他和工程師們圍坐在篝火旁,就著月光研究圖紙,餓了就啃兩口冷饅頭,干硬的饅頭難以下咽,卻顧不上喝口水,常常錯過飯點。

三個月后,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如同黑色的絲帶,蜿蜒穿過村莊,連接起每一個角落。

道路兩旁安裝的太陽能路燈,白天像列隊的哨兵吸收陽光,夜晚亮起時,溫暖的橘色燈光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照亮了村莊的夜空,幾個孩童追著路燈的光影奔跑,笑聲驚醒了沉睡的蟋蟀,路邊草叢里的螢火蟲也被驚動,紛紛亮起小燈,與路燈相互輝映。

文化廣場的建設更是給村莊帶來了新氣象。

施工隊運來的大理石每一塊都裹著防震棉,鋼材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工人們戴著草帽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在背后留下一片片深色的汗漬。

劉東親自參與設計,他蹲在堆滿砂石的工地上,用樹枝在泥地里反復勾勒草圖,袖口沾滿水泥漿,指甲縫里也塞滿了泥土。

他希望這個廣場既能體現現代氣息,又能保留鄉村特色。

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大的青銅雕塑,造型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工匠們在鑄造時特意融入了村里老藝人編織的竹篾紋理,象征著村莊的涅槃重生;

雕塑表面還雕刻著村里的老故事,每一道紋路都訴說著往昔歲月。

四周是錯落有致的綠化帶,種滿了月季、繡球和村民們親手移栽的野菊花,花叢中還隱藏著小音箱,播放著輕柔的音樂。

廣場邊緣設置的健身器材旁,還特意搭建了紫藤花架,下面擺放著石桌石凳。

當廣場竣工那天,村委會敲鑼打鼓,村民們自發擺起長桌宴,桌上擺滿了臘肉、燉雞等美食,香味飄滿整個村莊。

孩子們在廣場上嬉笑奔跑,將彩色氣球放飛到藍天;

老人們坐在長椅上曬太陽、拉家常,王阿婆摸著鳳凰雕塑的尾羽,渾濁的眼淚滴在“思源”二字上,嘴里喃喃道“當年給小東子送紅薯的路,如今能跑小汽車了”,一旁的李大爺也紅了眼眶,不住地點頭。

在農業發展方面,劉東引入了現代化農業技術,建造的智能大棚在陽光下如同水晶宮殿,大棚的玻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折射出五彩光芒。

大棚里配備了最先進的溫控、濕控、光照調節系統,還安裝了自動灌溉設備和監測攝像頭,手機 APP上跳動的數據實時更新著棚內的每一絲變化。

技術人員調試設備時,好奇的村民們隔著玻璃張望,手指在霧氣上畫出歪歪扭扭的圖案,有個小孩還在玻璃上哈氣,寫了個大大的“好”字。

劉東邀請的農業專家戴著寬檐帽,褲腳別著防蟲貼,手把手教村民如何查看土壤墑情,他蹲在田地里,抓起一把泥土,仔細講解土壤的濕度和養分。

一開始,村民們對這些新技術充滿疑惑和擔憂,不敢嘗試。

劉東就自己帶頭,承包了幾個大棚,親自參與種植。

他卷起褲腿在水田里插秧,手把手教李嬸如何操作智能滴灌系統,手掌被設備邊緣磨出了血泡,卻只是簡單包扎一下又繼續干活。

漸漸地,村民們看到有機蔬菜的高收益,紛紛加入種植行列。

第一批有機蔬菜成熟后,劉東利用公司的冷鏈物流車,將這些蔬菜銷往全國各地,當村民們在銀行 ATM機前看到賬戶里的數字時,粗糙的手掌緊緊攥著憑條,有的漢子甚至激動地在田埂上翻起跟頭,婦女們則圍在一起,又哭又笑,感嘆日子終于有了盼頭。

對于村里的學校,劉東更是格外關注。

他請來專業的建筑團隊,要求所有建材必須通過兒童安全認證,每一批建材進場,他都要親自檢查質量。

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教室里擺放著符合人體工學的課桌椅,安裝了防藍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靜音空調;

圖書館里,書架上不僅有童話故事,還陳列著村民捐贈的老農具圖鑒,圖鑒里貼著老照片,記錄著村莊的農耕歷史。

操場上,鋪設的塑膠跑道散發著淡淡橡膠味,人造草坪上,幾個孩子正比賽倒立,揚起的校服下擺像綻放的向日葵。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劉東親自前往師范院校招聘,他帶著精心制作的宣傳冊,向畢業生們介紹家鄉的變化和學校的規劃,承諾為教師提供帶獨立小院的周轉房,小院里還能種菜養花。

開學那天,孩子們穿著繡著銀杏葉校徽的嶄新校服,背著印著“勤學樓”字樣的書包,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走進了煥然一新的校園。

看著孩子們在明亮的教室里認真學習,劉東和張天相擁而泣,張天輕輕擦拭丈夫眼角的淚水,卻發現自己的指尖也沾滿了溫熱,他們知道,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隨著各項建設工程的推進,家鄉一天天煥發出勃勃生機。

曾經破舊落后的村莊,如今道路寬敞、環境優美、產業興旺、教育發達。

周末的傍晚,文化廣場的大銀幕開始播放露天電影,村民們自帶板凳,邊吃著自家種的爆米花邊觀影,銀幕上的光影映照著他們幸福的臉龐;

智能大棚的監控畫面里,嫩綠的菜苗在恒溫環境中茁壯成長,葉片上的水珠在陽光下閃爍;

學校的琴房里,傳來孩子們磕磕絆絆的鋼琴聲,雖然曲調還不熟練,但充滿了希望。

劉東和張天漫步在煥然一新的村莊里,感受著清新的空氣,聽著村民們歡快的笑聲,心中滿是溫暖與滿足。

他們明白,回饋故土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幸福,而他們與家鄉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和平区| 凯里市| 河曲县| 靖安县| 江门市| 蓬溪县| 通城县| 封丘县| 溧水县| 凉山| 大化| 赤峰市| 盐城市| 建平县| 福建省| 兴和县| 波密县| 普安县| 花垣县| 二连浩特市| 元氏县| 乌鲁木齐县| 疏勒县| 丁青县| 泾源县| 得荣县| 灌云县| 桃源县| 依安县| 德格县| 连山| 迁安市| 锡林郭勒盟| 阳春市| 台湾省| 黎城县| 绿春县| 隆尧县| 通化县|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