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仙手段,天下皆驚
- 大明從拯救馬皇后開始
- 和我一起擺爛
- 2009字
- 2025-05-21 23:56:00
這可不好!
李安有些揣揣不安地看著朱元璋,可打量著朱元璋有些期待的身姿,他又不敢在這個時候觸他的霉頭。
只能是打破牙齒往肚子里咽——
認了。
不然還能怎么辦?
可他還想活著。
李安一路向前走,離皇后娘娘的寢宮已是越來越近。
走進坤寧宮,就聽到了馬皇后痛苦的咳嗽聲。
李安心中天人交戰(zhàn)許久,終于是下定決心——
“陛下,且聽奴才一言!”
明朝太監(jiān)很少有自稱奴才的,他這么一說,朱元璋自然是明白了他要說些大逆不道的話了。
“說罷。”
“陛下,此藥前所未見,藥性尚且不明朗,竊以為萬不能讓皇后娘娘以此嘗試。”
“且每個人病程不同,病理不同,天曉得能治療宮女的藥,對皇后娘娘來說,是不是另一種毒藥?還請陛下三思!”
他終于是忍不住說出了口。
朱元璋看著攔在他身前的李安,一言不發(fā)。
馬皇后的咳嗽聲清晰可見,咳嗽聲越來越頻繁,聲音卻是越來越無力。
“拖出去吧,杖斃。”
他的聲音異常冰冷,他揮手示意,坤寧宮外候久了的侍衛(wèi)們旋即撲了上來。
李安一愣,旋即慌張說道:“陛下!陛下!奴才一片赤膽忠心啊!”
沒有人搭理他。
戴思恭身為太醫(yī)院使,平常最惡心的就是無憑無據(jù)就質(zhì)疑他的人。
“算了吧,李安也是一片好心。”就在此刻,床榻上的馬皇后突然發(fā)話了,“罷了。”
朱元璋忙不迭大步流星走了過去,“妹子,妹子?”
“你怎么樣了妹子?”
“還好,還好。”
馬皇后輕輕咳嗽兩聲,說道:“不要問責了。”
“李安再怎么說,也是一片忠心。”
她的聲音,氣息都還非常穩(wěn)。
可是朱元璋和她相處這許多年,自然是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來——
她其實是恐懼的。
她其實是怕死的。
這個世界上哪有不怕死的人呢?
可是,她卻含情脈脈地看著朱元璋,笑著抓住了他地一只手:
“好啦,不要再去民間尋求良醫(yī)了。”馬皇后笑著說道,“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y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yī)乎?”
“沒有必要的。”
“前些日子,那些民間來的赤腳醫(yī)生都被你殺了吧?”
“妹子,我沒有……”朱元璋正欲解釋,卻聽馬皇后說道:“好了,不用說什么了。”
“妾已經(jīng)認啦,人哪有不死的呢?”
說罷,她又笑了起來,這次笑的,卻充滿著苦澀。
朱元璋看的心疼不已,說道:
“朕這里,還有一點藥。”
“這是從民間尋訪來的藥,已經(jīng)治好了春花。”
“妹子,你信不信我?”朱元璋的聲音終于沒有那么暴戾,他顫聲說道:“妹子,這個藥,是最后一次了。”
“你試一試吧。”
“這藥雖然形狀怪異,但藥效卻是經(jīng)過檢驗的……”
他把藥粉交給馬皇后,馬皇后默默地服下,閉上眼睛。
他吞下了藥粉之后,又猛烈地咳嗽了兩聲。
朱元璋急看向戴思恭,眼神中充滿了殷切的希望:“這是不是你們剛才說的,治好的前兆?只是下藥過猛?”
不,陛下,這只是吃的太急被藥粉嗆到了……戴思恭心中腹誹,卻是早已打好了腹稿:
“陛下,是粉塵狀的藥物容易引起咳嗽。”
李安就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馬皇后。
他的心已經(jīng)提到了嗓子眼。
時間仿佛變得格外漫長起來。
度日如年。
度時辰如年。
度秒如年。
和剛才一樣!
馬皇后,也是劇烈地咳嗽起來!
李安忙遞上痰盂,她猛烈咳嗽之后——
竟是面色同樣紅潤起來!
李安怔住了:
真能治好?
他大喜過望!
戴思恭在一旁一邊為馬皇后診脈,一邊說道:
“神仙手段……神仙手段。”
“果然是,神仙手段。”
朱元璋急問道:“怎么回事?”
“別光顧著感慨!”
戴思恭笑道:“陛下,皇后殿下,已經(jīng)是性命無虞!”
朱元璋眼神中滿是狂喜!
他趕緊用手摸了摸馬皇后的頭,卻發(fā)現(xiàn)——
竟然沒有以前那么燙了!
“重八,重八,我有點……有點熱。”
“快,李安,把宮內(nèi)那些制熱的東西都搬出去!”
“是!”
李安忙上前。
他知道,自己的性命,保住了!
可是他到現(xiàn)在,都還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御醫(yī)束手無策的病癥,竟然被一個囚徒,就這么治好了?
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御醫(yī)無法把人從鬼門關(guān)拉回來,但是一個囚徒居然可以做到?
他覺得不可思議啊!
他不敢相信地再打量了一眼馬皇后,低聲驚嘆道:
“生死人,肉白骨……生死人,肉白骨。”
“戴愛卿,我們走!”朱元璋看著戴思恭,“你是不是想把那豎子收入太醫(yī)院了?”
“朕準了。”
戴思恭狂喜,道:“謝過陛下!”
……
坤寧宮外。
趙青祿站在朝堂外,輕輕地看著里面的動靜。
身旁,時不時傳來些喝罵聲:
“大膽豎子!還不快快謝過劉寺卿救命之恩?”
“你這狡詐惡徒,竟敢誆騙朝廷命官之子,還妄圖以此謀生!”
“你難道是要把我們所有人都害了不成?還不快快伏誅認罪?”
“……”
來開小朝會的朝廷命官們高聲罵著趙青祿,既是展示自己的忠心,也是表達對他的怨恨——
他們的官位其實都不太高,但是因為每一次小朝會,都必須要有負責處理雜事的小官輪流,所以他們才會在這里。
反倒是那些高官卻沒有作聲。
這馬皇后,如今定然是救不回來了。
……
注1:馬皇后病前言論來自于《明實錄》記載,廣為流傳。
注2:明代太監(jiān)的自稱眾說紛紜,這里采用最適合劇情的叫法。
注3:明代幾乎所有機構(gòu)都存在賬目混亂的問題,但因為太醫(yī)院機構(gòu)不大卻利潤頗豐,內(nèi)有許多奇珍異寶,故而太醫(yī)院的賬目混亂問題有些嚴重,回扣現(xiàn)象自然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