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雨中運奴隊
書名: 以貪治明作者名: 狗大狗大本章字數: 2116字更新時間: 2025-06-12 22:04:33
“我你媽?!沒個完了?!”
積慶坊,宛平縣衙內。
一道令所有皂隸都默默捂住耳朵的叫罵聲,從縣衙深處的燕居堂內傳出。
便是連綿不絕的穿林打葉之聲,都蓋不住那道罵聲里所蘊含的悲愴。
今天,是李斌接任宛平知縣的第五天,亦是招募南城游民開啟以工代賑的第四天,更是大雨臨頭的第三天...
衙門政務,前腳才說交給縣丞杜峰代辦,這會自己若要橫加干涉,豈不是讓李老爺朝令夕改?說話像放屁?
可不理政務...
阜成門外的驛道修不了事小,他李老爺的沼氣池也沒法干了。
沼氣池項目進度受阻,就意味著他李老爺的創收大計受阻。
早在干沼氣池項目前,作為戶部屬官的李斌就摸過工部軍器局,還有內府兵杖局的底子:
這軍器局,共有作房(車間)48間,每間作房內有鐵爐3座。每座鐵爐,配備兩班,每班鐵匠3人、助手2人、雜役1人。十二小時兩班倒,主打一個人停火不停。
如此高強度的運轉,導致軍器局的鐵匠爐單爐日消耗木炭量,就高達120斤。若是冬季,這一消耗量還需上浮10%-15%。
但冬季,李斌估計自己的沼氣池是沒法正常發酵,穩定供氣的。
那便只算春夏秋三季,甚至考慮到京師地處北方,較為嚴寒的關系,李斌再將自己那沼氣工程的可供氣時間段下調兩個月。
就當它一年只有7個月能夠較為穩定的供氣,這便意味著他李老爺的沼氣區,能頂替三百六十二萬八千八百斤木炭。
而當今木炭的市價為,三錢五分一斤...
哪怕是以官方采購價二錢八分一斤算,單一個軍器局的燃料供應,便是一百零一萬六千兩的龐大市場。
至于兵杖局,它的規模比軍器局還要大上三分之二...
李斌的心不大,他不奢望自己那建在滂臭的糞場邊的“工業區”能一口吃下軍器局或者兵杖局,七個月內的所有燃料供應訂單。但即便只有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
對他宛平縣的財政來說,都是一波極致的“大補”。
關鍵是,李斌這沼氣,原料完全不要錢!
除了付出一些維護工人的人工費、更換桐油等損耗件的維護工料費,以及修筑符合標準的沼氣池的成本外,這個生意完全不需要其他任何投入。
常言道,利令智昏。
如此龐大的預期收益擺在“缺衣少食”的宛平縣面前,李斌當真是眼睛不紅都沒道理。
而更加刺激李斌眼睛發紅的,還有那一千二百多號人的人工費。
一邊是巨大的預期收益遲遲無法落袋為安,另一邊則是每天一睜眼就沒了的20兩支出。
這一來一回間,李斌說自己每日凈虧50兩,不過分吧?!
向來只有他李老爺賺人家錢,如今卻被這賊老天足足賺了三天,賺走了他李老爺150兩!150兩啊!!
躺在燕居堂床上,李斌的心都在滴血。
偏偏他還沒法不想這些破事...
INTP嘛...
仰望銀河組的成員之一,凡是有這一性格的人,那腦子簡直就是一個完全停不下來的永動機。
有事做的時候還好,但凡閑下來,腦海里是必定會想東想西的。
“艸!想個屁!”
“雨落窗沿時,勾欄聽曲日!”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片刻后,李斌猛然坐起,大呼:“來人,備轎黃華坊!”
“誒!傳大老爺憲令,備轎黃華坊!”
守在門外,備受折磨的皂隸黃三難得聽見一個不一樣的動靜。
為了使自己的耳朵不再被折磨,黃三連忙拔腿,跑向前院的皂班。一邊跑,一邊大聲傳遞著李斌的命令。
而隨著黃三的腳步,“大老爺憲令,備轎黃華坊”的聲音,很快傳遍整個宛平縣衙。
正在退思堂內忙活公務的縣丞杜峰,和他左近的劉主簿默默對視一眼后,兩人十分默契地選擇了視而不見。
罷了罷了,這知縣...
反正也沒指望他能干什么好事不是?
與其逼著那家伙留在縣衙里鬼哭狼嚎的,擾人清凈,倒不如放他出去,愛干啥干啥...
而另一邊,享受著皂隸撐傘待遇的李斌,絲毫沒有早退的覺悟。
大搖大擺地穿過縣衙游廊,走向外間的青幔小轎。
一聲嘹亮的“起轎”聲后,李斌搖搖晃晃地出了縣衙。
連續三天的大雨,讓縣衙門前的大市街早已沒了往日的喧鬧。
一家家店鋪雖然照常門洞大開,然其門內,俱是門可羅雀的凄慘景象。
在李斌挑開的罩簾間,更能看到不少掌柜,已經佛系地在店鋪門口擺上了搖椅,手邊再沏上一壺清茶。伴著店外雨景,品茗看書。
見到由一眾蓑衣衙役護送的知縣轎輿從店門前駛過,不少掌柜都向李斌這邊投來疑惑的目光。
似乎是在想,這大雨天的,宛平這奇葩知縣不好好在衙門里呆著,這又是想干啥?
走著走著,李斌忽然聽見街道上傳來一陣蹄子頓地的聲音。
在空曠寂寥的大市街上,無論馬蹄還是驢蹄,踩在青石板路上的聲音,都顯得異常清脆而醒目。
突如其來的蹄聲,吸引了李斌的注意。
坐在轎內,屁股微挪,李斌挑開另一邊的轎簾...
那是一行宛如囚車般的車隊,一個尖嘴猴腮,好似掌柜般的瘦小人影正揮舞著雙臂,驅趕手下將驢車趕到路邊,以避讓知縣轎輿。
板車上的木質囚籠里,則關著一個個麻衣罩身的人影。
雨水糊在他們的臉上,卻沒一人發出動靜。
不知是對前路絕望而不想說話,還是單純被那奴隸販子般的掌柜給馴化了。
明代是有奴隸的,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貧富差距的加劇。合法或者不合法的奴隸,越來越多...
宛平,作為京師西城地面上的縣。或者叫,管著京師“西市”的縣,就在宛平縣的轄區內,每天都會有奴隸買賣的交易在發生著。
李斌作為知縣,縱然不喜歡奴隸買賣,但也不急于改變這一切。
甚至,從某種角度上說,此時大部分奴隸、奴婢的生活,不說有多幸福。卻總比一些貧民、佃農要好得多...
貿然一刀切的禁止奴隸買賣,不僅挑戰世俗倫理,反而還可能讓宛平縣的負擔繼續加重。
然而,李斌此時卻一反常態地命令轎夫,將轎輿停在了那商隊的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