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看出了問題,卻不敢說。
而那不明所以的人,看到的畫面自然就成了“新知縣威壓豪富劣商,不懼強權為民請命”的傳統青天劇本。
這類劇情在大明,頗似后世的春晚小品。甭管過程怎么著,反正最后肯定是合家歡的“包餃子”結局。
縱然這類劇情經常被人吐槽“轉折過于生硬”、“故事過于俗套”,可它卻能經久不衰的常年占據市場主流地位。這便是“包餃子”的威力。
“青天為民請命”的劇本亦是同樣的道理。
戲劇中看得多了,聽得多了,現實里卻從未見到過如此理想化過程和結局的百姓們,平時掛在嘴邊的話也多是“蒜鳥蒜鳥,民不與官斗,你搞不贏他滴”...
可說歸說,看歸看。
在見到那陳管事吩咐下人,將錢袋交給代表著宛平縣衙的捕快之手時。樸素的情感,還是促使不少人在心中暗暗為李斌叫好。
與此同時,陳管事的動作,也給了李斌一個臺階。順著這個臺階下來后,李斌的態度稍有緩和,并在陳管事的再次邀請中,緊隨對方走入陳林行內。
在沒了無關人等圍觀后,令李元芳大跌眼鏡的一幕出現了。
“哎喲,漢陽老弟啊,你說你如今這整得是哪一出啊?!我家老爺今早正吃飯呢,聽到下人來報,那白花花的精米都噴了一地...”
背靠著當朝國丈,兼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陳管事不僅沒有一點“仗勢欺人”的動作,反倒是一邊給李斌倒茶,一邊宛如老友相見一般,吐槽著李斌剛剛的行為。
那模樣,別說生氣,反倒像是在抱怨自家子侄,頑劣胡來。
“那要不我現在就將辭呈遞到通政司去?”
更讓李元芳沒想到的是,面對陳管事那可謂親近的話語。李斌反手就是一個“辭職威脅”...
本就不明所以的李元芳,此時更是想破了頭皮都沒理解,這李斌辭不辭職,和人陳萬言有什么關系?
“要我說,你家老爺這事辦的真不地道。當初交契的時候咋說的?是不是說好了,萬一后面有什么亂子,你家陳老爺得出面替我美言兩句?”
李斌橫著眼睛,態度非常得不客氣:“結果你家老爺就是這么美言的?!”
“我好端端的戶部主事被整沒了不說,現在還得被皇上逼著接這燙手山芋...”
“噢,合著有錢你們賺,有鍋全我背啊?”
“消消氣!消消氣!漢陽老弟,李老爺!”
“這事誤會,誤會了呀!”
“自打昨兒詔令下來,我家老爺便命人去了貴府,可不巧,您這不是昨晚沒回嘛...”
陳管事陪著笑臉,態度諂媚之極:“我家老爺說了,而今圣上明詔已下,朝令不能夕改。”
“即便我家老爺乃當朝國丈,亦沒有根腳去勸服圣上,收回成命啊。不過呢,我家老爺又說了,此事辦成這樣,是讓李老爺受了委屈,這委屈肯定也不能讓您白受...”
“一千兩白銀,現在就在李老爺您家里放著呢!”
“昨兒就是我親自送去的,那屋子都堆滿了。趕明李老爺也得趕緊換換宅子了,不然的話,人都沒個地兒落腳...”
“唉,罷了,事已至此,我還能怎么說呢?”
聽到一千兩銀子已經送到,李斌的態度軟化了許多,終于不再是此前那一副橫挑眉毛豎挑眼的模樣了。
“還是想想如何解決這南城之亂吧,這差事要是辦不好,我怕這銀子,我是有命拿,沒命花呀!”
“嗨喲,這點小事能難倒李老爺嘛?李老爺您就說想怎么做,我陳府絕對配合。”
陳管事的話,只說了一半,另一半是:只要不動我陳府的利益,絕對配合。
“交點門攤到宛平縣吧,放心,不全交,意思意思就行。”
完全明白這陳萬言在想什么的李斌,也不客氣:
“如今對那些游民,剿是不能剿的,一旦來硬的,只會嚇得那些游民全都不敢進城。而這撫呢,又太花錢...本官思來想去,覺得而今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愿聞其詳!”
“先壯我宛平縣衙的聲勢,然后由我宛平縣衙出面,溫言安撫,予那游民好好營生之希望。單我宛平縣衙去游說,那些人自是不信。可若是坊間百姓大多信我的話,有他們從旁吹風,這亂子便不會太大...”
“而今游民生亂,你我都明白,只是暫時的。待到京師眾人習慣如此后,局勢便會慢慢平復。”
“正所謂一動不如一靜,這會動作太大,恐生差池;可要是一點動作都沒有,陛下那里又交代不了。所以,陳老爺多少還得拿點出來,配合我把場面上的功夫做足,這樣我也好有點動作,把這事拖下去。”
“不知李老爺所要幾何?”
涉及到利益,陳管事不敢疏忽。
“每家店鋪,每年抽個三兩、五兩的,你們看著辦吧。左右不過是做給那些百姓看的,意思到了就行。”
李斌表現得很隨意,好像壓根不在意門攤的多少一般。
而李斌這隨意的態度,結合他報出來的數字,也令陳管事悄悄松了口氣,同時放下了剛提起的一絲戒心。
他陳府的店鋪并不多,左右不過三間。一年加起來,這門攤稅亦不過十兩,與其每月都能有數百兩的營業額比,這點錢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李斌這邊要得不多,他們還可以把這部分損失,做到商品售價里。只要商品漲價不會漲的客戶買不起、受不了,那即便是給宛平縣衙交了這個稅,他們的利潤也不會減少。
“好了,這邊的事談妥,我就不久留了。還得去國公爺那邊談談呢,皇親這邊,就拜托陳老爺替我出面,找諸公磋商吧。有什么問題,你再差人尋我。”
在看出陳管事這邊已經意動,且八成不會出什么岔子以后,李斌也就沒了多待的興趣。
帶著仍在驚愕中的李元芳,走出陳林行后,一邊走,李斌一邊又給李元芳布置起了任務:
“老知縣,不知你與那南城兵馬司的指揮,可算熟絡?”
“你又要做甚?!”
打從今日踏出縣衙開始,這李斌的所有作為,幾乎就沒有一件是按常理在出牌。
此時忽然聽見李斌找自己打聽南城兵馬司的指揮,李元芳下意識地提起了警惕。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這幾日夜里,我宛平縣或有差役行于禁夜,望他們行個方便...”